,食前溫服。”此法對產後虛弱,大便秘澀者亦宜。 香蕉 能清熱、潤腸、解毒,適宜熱性便秘和習慣性腸燥便秘之人服食。以香蕉生食,每日2~3次,每次2支。 桑椹 能滋液潤腸,適宜體虛之人腸燥便秘,也適宜慢性血虛便秘者服食。可用新鮮黑桑椹擠汁,每次服15毫升,每日2次。或用鮮桑椹2千克,絞汁,白砂糖500克,將白砂糖放入鋁鍋內,加水少許,小火煎熬,待糖溶化後加入桑椹汁,一同熬成桑椹膏。每日2次,每次15克,開水化服,連服1周。 甘蔗 功在清熱、生津、潤腸,適宜熱性便秘者服食。可用青皮甘蔗汁、蜂蜜各1酒盅,混勻,每日早晚空腹服下。 松子仁 適宜慢性腸燥便秘者食用,有養液、潤肺、滑腸之功。可用松子仁30克,每日早晚同粳米煮稀飯吃。或用海松子仁250~500克,炒熟後搗爛,同白糖500克,再加適量清水,一同用文火熬成膏,冷卻後裝瓶內,每日早晚空腹食用,開水沖飲。 柏子仁 含有豐富的脂肪油,能潤腸通便,適宜腸燥便秘之人服食。古時《世醫得效方》中有潤滑腸道而通便秘的“五仁丸”,就是以柏子仁配合松子仁、桃仁、杏仁、郁李仁為丸。也可用柏子仁、火麻仁各10克,微炒研細,以絹包水煎20分鐘,過濾,加白糖適量,一次頓服,每日1次,便通為度。 胡桃 適宜大便燥結之人服食,古有記載。《醫林纂要》中就說:“胡桃仁,潤大腸,通熱便。”民間常用胡桃仁、黑芝麻各500克,炒後共搗爛研碎,早晚空腹用少許蜂蜜調服,既可補養身體,又治習慣性便秘。也可單用胡桃肉30~50克,同粳米煮粥,早晚食用。 韭菜 可用新鮮韭菜,洗淨,然後搗汁1杯,約30~50毫升,加15~20毫升黃酒,滾開水沖服,適宜便秘者食用。 蘿卜 可用新鮮白蘿卜250克,洗淨後絞取蘿卜汁,然後對入少量蜂蜜,空腹時1次服下,每日1次。《日用本草》雲:“蘿卜寬胸膈、利大小便。”此法尤其適宜氣秘之人,氣秘者欲便不得,甚則腹中脹痛,胸脅痞滿。 苋菜 苋菜能清熱利竅,民間多用苋菜炒食,治大便秘結干燥者。《滇南本草》雲:“苋菜,治大小便不通。”《本草綱目》亦載:“六苋,並利大小腸。”習慣性便秘之人,也宜用苋菜煮粥服食。” 菠菜 慢性便秘者宜常食之,有養血潤燥通便作用。《本經逢原》載:“凡蔬菜皆能疏利腸胃,而菠菜冷滑尤甚。”《隨息居飲食譜》中亦說:“菠菜,開胸膈,通腸胃,潤燥活血,大便澀滯及患痔人宜食之。” 馬鈴薯 適宜習慣性便秘之人食用。早在《中級醫刊》1954年第1期中就有介紹:將馬鈴薯洗淨後切為薄片,放入絞肉機內絞成糊狀,用消毒紗布絞汁,每空腹及午後前各服半玻璃杯。據楊天楹氏報道,用此法曾治療84名長期便秘患者,結果全部痊愈,大部在服用2~4天內有效,個別便秘者服用20天才有效。 芋頭 便秘之人宜食之,它含豐富的澱粉,同時也含維生素bl、維生素b2、維生素c等,是一種鹼性食物,民間多有食用芋頭以防治便秘的經驗。 慈姑 含維生素bl、維生素b2較多,能增強胃腸的蠕動,是預防和治療便秘的理想食品。 海蜇 能清熱、化痰、消積、潤腸,適宜大便燥結者食用。《古方選注)中的“雪羹湯”,以海蜇30克,荸荠4個,煎水服,除可用於慢性咳嗽,吐膿痰之外,對大便干結者亦宜。 蜂蜜 能潤燥清腸,適宜腸燥便秘者食用。《實用經效單方》中曾介紹:“一男子,61歲,左半身不遂,大便秘結,臥床已半年。以蜂蜜180克,黑芝麻30克研爛,調和,蒸熟,1日2次當點心吃。半月後,大便恢復正常,3個月後能起床,半年後,恢復如常。” 豬油 能潤腸燥,通大便。《本草綱目》載有一法:將豬油100克放入搪瓷杯內,加蜂蜜100克,用文火燒沸後,停火晾涼,將豬油與蜂蜜攪拌均勻。每日兩次,每次1湯匙,對腸燥便秘者尤宜。 當歸 既能補血調經,為婦科常用藥,又能潤燥滑腸,適宜大便秘結之人。可用當歸15克,生首烏15克,煎水服用,可養血潤腸,尤其對血虛腸燥便秘者,最為適宜。 肉苁蓉 有補腎、益精、潤燥、滑腸的作用,尤其適宜血枯便秘和陽虛便秘之人服食。《醫學廣筆記》中介紹:“治高年血液枯槁,大便燥結,大肉苁蓉三兩,白酒浸,洗去鱗甲切片,白湯三碗,煎一碗,頓服。” 決明子 能清肝、明目、通便,適宜習慣性便秘者服用。可先將決明子500克,炒黃,每日取10~15克,沸水沖泡當茶飲。 南瓜 性溫,味甘,中醫認為有補中益氣的作用。現代研究南瓜不僅是一種低糖低熱量食品,而且所含豐富的纖維素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凡便秘之人,尤其是中老年體弱便秘者,食之最宜。 豬肉 有補虛、滋陰、養血、潤燥作用,體弱便秘之人,食之尤宜。《隨息居飲食譜》就說它能“利二便”,並介紹“治便秘:豬肉煮湯,吹去油飲。” 便秘食療
便秘是指大便次教減少,經常5~6日,甚至更久才大便一次;或雖然1~2日解一次,但糞質干硬,排出困難;或糞質雖不干硬,也有便意,但排便困難。現代醫學認為當大腸功能紊亂,糞便在腸內滯留過久,水分被過度吸收,大便過於干燥堅硬,就發生便秘。膳食中香料大多,纖維質太多,可致痙攣性便秘;而膳食中纖維質過少,蔬萊和水果缺乏,飲水不足,脂肪量不夠,可致無力性便秘。便秘日久常會引起頭痛頭暈,腹中脹滿,甚則腹痛,食欲減退,睡眠不安,心煩易怒,以及痔瘡、便血、肛裂。便秘也是冠心病發生心梗猝死,高血壓引起腦病出血的重要誘因,中醫臨床將其分為熱秘、氣秘、氣虛、血虛便秘、冷秘。現據不同臨床表現,推薦食療處方,供你選擇。 香蕉粥
[配方與制作〕香蕉200克,粳米50克,將水適量加熱至沸點,把洗淨之粳米倒入鍋內,煮為稀粥,端鍋前10分鐘將香蕉去皮切為薄片放入鍋內,至米花開,湯液粘,端鍋即可食。
[功效與服法]香蕉又名蕉果,牙蕉。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糖分,維生素a、b、c、e等,能清熱潤腸解毒。粳米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核黃素等,能健脾養胃,全方共達清熱潤腸之功效。淡黃稀粥,香氣幽幽,滑利可口,微甜不膩,可為藥膳,又為老人、小兒補養之上品,每日一餐,久服便秘去。[適應症和禁忌症]該藥膳適用於熱秘,臨床表現為: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身熱,心煩,腹脹腹痛,口干口臭,舌紅苔黃,脈滑數,服用該粥,忌同時食用大量高蛋白,如魚、肉、蛋等,以免形成胃石症。
爆炒地瓜葉
[配方與制作]地瓜葉500克,花生油30克,蒜姜、食鹽適量。將地瓜葉洗淨,空一下水,將花生油加熱至七成,放入蒜瓣、姜絲、地瓜葉,翻炒兩下後加入食鹽適量,再翻炒兩分鐘,倒入盤中,即可食。
[功效與服法]地瓜葉含豐富的維生素a原,能養胃通便,行氣,大蒜含大蒜素能解毒消痛,行滯健胃。全方共達順氣行滯、通便之功效。翠綠地瓜葉,點綴幾顆白色蒜瓣,瓜葉油亮,清香可口,可為家常便菜,又為防治便秘之藥膳。[適應症和禁忌症]該藥膳適用於氣秘,臨床表現為,大便秘結,欲解不暢,嗳氣頻作,胸脅痞滿,腹脹納呆,舌苔薄膩,脈弦。本方無明顯禁忌症。
黃芪蜂蜜飲
[配方與制作]黃芪30克,陳皮10克,蜂蜜30克。黃芪、陳皮加水煮20分鐘取汁300毫升,兌入蜂蜜攪勻即可服。
[功效和服法]黃芪補益脾肺,陳皮理氣消滯;蜂蜜含葡萄糖、果糖及多種酶類和維生素,能潤腸通便。全方共達益氣潤腸之功效。藥液淡黃,甜爽可口,每天服1次,可作為早餐之飲料。[適應症和禁忌症]該藥膳適用於氣虛型,臨床表現為:雖有便意,臨廁則努掙乏力,大便並非干硬,便後汗出氣短,面色皎白神怯,舌淡苔薄,脈虛,本方無禁忌症。
大棗五仁泥
[配方與制作]松子仁、麻子仁、柏子仁、黑芝麻、杏仁各100克、大棗500克;大棗煮熟,去皮仁,制成棗泥;以上五仁搗為細碎與棗泥混勻,置一密閉容器內備用。
[功效和服法]大棗含蛋白質、糖類、粘液質等,能補脾和胃,益氣養血;黑芝麻等質潤多脂,滋肝腎、益腸胃,全方共達養血潤燥之功效。藥泥油亮,口感甜香,每日早晚各一小匙,為小兒、老人、產婦補養之佳品。[適應症和禁忌症]該藥膳適用於血虛型,臨床表現為,便秘、目眩、面色無華。頭暈心悸、唇色淡、脈搏細澀。禁用於大便滑痢者。
豬肺煲
[配方與制作]豬肺250克,陳皮10克,杏仁25克,當歸25克,肉桂6克,生姜6片。豬肺洗淨切為薄片,與洗淨之當歸、杏仁等一並放入鍋內,加水適量一起久炖,炖至豬肺爛熟,撈出當歸等加入香萊、麻油、味精、食鹽適量,端鍋即可食用。
[功效和服法]豬肺補肺虛止咳嗽,肉桂補腎溫陽,當歸養血活血,陳皮溫中理氣,杏仁化痰止咳,潤腸通便,生姜和胃除腥。口感不膩,湯色鮮美,全方共達溫陽通便之功效。每天一次,一餐吃不完,下次吃前應加溫,連服10~15天為一療程。
[適應症和禁忌症]該煲適用於冷秘型,臨床表現為,大便艱澀,排出困難,小便清長,面色擾白,腹中冷痛,喜熱畏寒,四肢不溫,舌淡苔白,脈沉遲。本方禁用於口苦口臭,心煩易怒者;月經期婦女慎用。
[一般生活宜忌]首先應保持精神舒暢,每天活動肛部,因排便中樞在腰部,刺激之可促進排便,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飲食上痙攣性便秘者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酒、濃茶、咖啡、辣椒等,少吃生冷瓜果及干菜等含植物纖維素多的食物,慎用蔗糖、蘿卜等易致腹脹的食物。而宜給半流少渣食物;無力性便秘者則宜食青菜、水果、粗糧等多渣食物,以增進腸蠕動;多吃豆腐等富含維生素b1食品;每晨空腹飲l杯淡鹽水,多用麻油、蜂蜜等以潤腸通便。常服瀉藥不及食療,您不妨試試。 香蕉,吃多一點水果 便秘是指糞便停留於結腸的時間超過正常排出時間,使大便於結,導致48小時以上不排便;或主觀感覺排便困難或有解不淨的感覺
的症狀。便秘常影響食欲及腸道營養物質的吸收,使體內有毒物質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延長,而被大量吸收,引起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
急性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
主要表現為腹脹、食欲減退、惡心、口苦、精神萎糜、頭暈乏力、全身酸痛、部分人有貧血、營養不良。
二、便秘的種類:
1、無張力便秘:(弛緩性便秘或無緊張性便秘)因大腸肌肉失去原有敏感性或緊張力,致使推動糞便的蠕動緩慢,使糞便通過大腸時花費了過多的時間,以致水分被吸收掉而大便變硬、變粗,造成排便困難。此型多見於年老體弱、多次妊娠、營養不良、肥胖以及運動過少者;此外,還見於無定時排便習慣者。食物質地過細、纖維索過少及飲食中缺乏糖類、脂肪、水分、b族維生素等也可引起。
2、痙攣性便秘:因腸道神經末梢刺激過度,使大腸以及結腸的腸壁肌肉過度緊張或痙攣收縮,引起大便成為小粒狀或像鉛筆那樣的細條狀(糞便通過痙攣部位時,有疼痛感覺),這種便秘一段時間之後會出現腹瀉,可發生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常見的原因有患胃腸道疾病或某種神經失調,食用過於粗糙的食物,及使用瀉藥過量過久。
3、阻塞性便秘(器質性便秘)因大腸病變引起腸的一部分變細,或因腫瘤壓迫腸道而引起腸道狹窄而阻礙大便的通過。如糞便過度臃塞於直腸、乙狀結腸.可出現左下腹脹和壓痛,並有欲便不暢感。
4、伴隨性便秘是因藥物的副作用(如止痛藥、抑制胃腸運動的藥、止咳藥、麻藥、安眠藥等都可引起便秘)和妊娠產生的下腹部壓迫等原因所伴隨出現的便秘。
三、引發便秘的原因:
(一)原發性因素
1、.飲食因素一些人飲食過少,食品過精過細,食物中的纖維素和水份不足,對腸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腸蠕動緩慢,不能及時將食物殘渣推向直腸,在腸內停留時間延長,水份過多吸收而使糞便干燥。進入直腸後的糞便殘渣因為量少,不能形成足夠的壓力去刺激神經感受細胞產生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