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朋友“一片雲”你好你所說的象鼻蟲不是提問著所描述的那種昆蟲也許你看錯了象鼻蟲是這種如圖
呵。看過這麼多的人與自然還真沒見過這蟲蟲,可能是新出來的品種吧。現在科學家發現了好多種新品種的
象鼻蟲
象鼻蟲(bollweevil)是硝翅目昆蟲中最大的一科,也是昆蟲王國中種類最多的一種,全世界已知的種類已達600多種之多,光我國台灣產的象鼻蟲至少有141種。大多數種類都有翅,體長大致在0.1公分到10公分左右。其中“鼻子”占了身體的一半。看到這類昆蟲令人不由得想起大象的長鼻子,因為它們的口吻很長,所以這類昆蟲被人們稱為象鼻蟲。不過可別把長型的囗吻當成象鼻蟲的鼻子,何況看生於末端的並不是鼻子,而是它們用以嚼食食物的口器。當然除了口吻長外,拐角著生於吻基部也是此蟲的特色之一。 這種只吃棉花的昆蟲,最早是在中美洲發現的。19世紀90年代初,它傳到了美國的布朗斯維爾和德克薩斯。象鼻蟲以一年70英裡(113公裡)的速度向外移動。從1922年開始,落基山脈東部棉區都發現了象鼻蟲。 象鼻蟲是比較著名的經濟植物害蟲,不過並不是所有種類,也有些是不會對經濟植物造成危害的。它吃棉花棵的芽和棉桃,並在棉花上產卵。孵化出來的幼蟲是淺黃色的。幼蟲頭部特別發達,能在植物之莖內或谷物中蛀食。有些種類,甚至在根內穿刺。由於如此,每至風大的時候,作物常從受害部折斷。 在國外,較著名的象鼻蟲害有棉花的棉花象鼻蟲針葉樹的白松象鼻蟲、谷物的谷象鼻蟲。在國內,除谷象、米象之外,較重耍的象鼻蟲類害蟲,有為害香蕉的香蕉假莖象鼻蟲、球莖象鼻蟲,為害甘蔗的蟻象及為害竹筍的台灣大象鼻等。資深的蕉農,對這種害蟲,可能記憶猶新;此蟲曾在台灣中部地區的蕉園內猖獗過,曾經台灣當局在台中收購的象鼻蟲數量兩千七百多公斤來看,不難窺知其為害之烈。 象鼻蟲的雌蟲在產卵前,往往會以吻端之囗器在植物之組織上鑽一管狀洞穴或橫裂,然後再把卵產於組織內,有部份種類能以孤雌生殖方式絮衍後代。它的整個壽命只有三個星期,但成蟲只需活幾個星期就可以不斷地產下4代甚至更多的後代。 在秋天,象鼻蟲開始冬眠,直到春天來臨。幸運得很,大約95%的象鼻蟲死在冬天。 對這類甲蟲可感興趣?它們不會咬人,成蟲具有假死的習性,甚且一些大型的種類還挺好玩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