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偏
補要恰到好處,不可過偏。過偏則反而成害,導致陰陽再次失調,使機體遭受又一次損傷。例如,雖為陰虛,但一味養陰而不注意適度,補陰太過,反而遏傷陽氣,致使人體陰寒凝重,出現陰盛陽衰之候。又比如。雖屬氣虛,但一味大劑補氣而不顧及其他,補之太過,反而導致氣機壅塞,出現胸、腹脹滿,升降失調的症狀。因此補要適度,應適可而止,千萬不可過偏。
●不可盲目進補
補是為了補其不足,即身體缺少什麼營養成分就進補什麼營養物質。因此,對於一位身體健康的人,本來體中不虛,再去進補,就失去了“補”的意義。俗話說:藥症相符,大黃也補;藥不對症,參茸也毒。所以,進補一定要講究對象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通常情況下,病後身體虛弱的人、剛生過小孩正在哺乳的婦女、正在成長發育的兒童和調節機能出現障礙的老人、久病體虛和手術後的病人等才需要進補。另外,進補須對症,進補時最好遵循醫生的建議。該補則補,根據自己屬於哪種虛症而選擇相應的補品,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不可盲目進補。
●慎吃生冷、過膩的食物
在進補時,最好不要吃生冷和過膩的食物,以免妨礙脾胃消化功能,影響補藥補品的吸收。進補期間,如遇感冒、發熱、腹瀉時,應暫時停服各類補品,以防補藥戀邪,恢復健康後可再服。 冬季來臨,許多人都在張羅進補健身,尤其是近些年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文化需要也水漲船高,對於健與美的追求熱度日益升高。但是,有關告誡說,進補是有一定的學問的,不是人人都可進補,也不能隨便服補品、補藥。冬季進補至少要注意以下幾點。 戒亂進補首先,應該了解自己該不該補,屬於何種體質,何髒何腑有虛。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補益脾胃為主,人以補益腎氣為主。但具體到個人,又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氣血陰陽共虛等不同,要對照有關書刊介紹的內容認真分析,最好請有的指導,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補而戒膩對於身體狀態不太好,脾胃消化不良者來說,首先是要恢復脾胃的功能,只有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良好,才能保證成分的吸收,冬令進補不要過重於滋膩厚味,應以易於消化為准則。 補而戒偏中醫認為,氣與血、陰與陽雖然是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但又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有“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等說法。冬令進補時也要注意兼顧氣血陰陽,不可一味偏補,防止過偏反而引發他疾。 外感戒補在患有、咳嗽等外感病症時,不要進補,以免留邪為寂,後患無窮。 戒以貴賤論英雄對於補藥,不要抱著越貴越好、越貴越有效的想法。中醫認為,運用得當,大黃可當補藥;服食失准,人參即為毒鸠。這一點也應引以為鑒。 戒唯補藥而補對於想健身者來說,光靠補藥不是好辦法。否則,古代帝王將相該是個個長命百歲了。還要注意適當的鍛煉、飲食調整、多用大腦(做腦操)、避邪就靜等,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