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理好家庭救急小藥箱?
"在家中准備一個小藥箱,准備一些寶寶常用的藥物和醫療用品,使用起來會非常方便。當寶寶發生輕微不適時,可以自己先處理觀察一下,不必慌慌張張地跑醫院。 那麼,小藥箱裡應該配備些什麼藥呢? 外用藥、內服藥、醫療用品…… 外用藥 碘伏:日常生活中,難免有個磕磕碰碰的。有些人喜歡在家裡儲備一些紅藥水、紫藥水、碘酒之類的消毒制劑。其實,用於皮膚或黏膜消毒,最好選擇碘伏,因為它的刺激性很小。以前我們常使用碘酒消毒,但碘酒塗抹於破潰的傷口,會讓人感覺到一種難以忍受的燒灼感。"
參考文獻: 摘自:mdsin麥森中國區產品服務中心(mdsin#com).
別貪圖方便扔了藥品說明 家庭藥箱經常為了貪圖方便,把藥品的包裝和說明都扔了,只留一只藥瓶,而這正是“儲藥的大忌”。首先,所有儲存的藥品都應該在儲存前詳細看清說明書,一般藥物都會注明儲存在避光、陰涼處,那麼儲存的時候就一定要遵守說明,這是因為藥品在強光、高溫、潮濕條件下都會加速變質。而有些生物制劑則注明需要儲存在冷暗處,那麼就要放在冰箱裡。中成藥要注意包裝和存放,因為大部分中成藥都怕受潮。第二,藥品儲存必須保留說明書,說明書並不是看過就扔的,它上面有較詳細的說明和指導,所以要與藥品放在一起,最好的是連原包裝裝在一塊,不易丟失弄混。第三,看清楚生產日期、有效日期以及用量,過期的藥品不但功效大減,毒副作用也會大大加強,一定要嚴格遵照醫囑和說明上的用量,有的人為了快點好就把藥量翻倍,這是不可取的。而老年人和小孩吃藥時也要注意說明,因為老人免疫力下降,兒童免疫力未發育健全,所以要根據說明減量。
根據時令添置一些新藥 家庭藥箱也應根據時令變換添置一些新藥備用。隨著天氣轉涼,感冒的發生率增高,所以感冒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們常常不分時令、氣候、季節,一感冒就吃同一種藥。其實,如治感冒的中藥就有它特定的適應症和適應季節,不能一成不變地服用。除此,季節變化容易引起的哮喘、皮膚過敏、過敏性鼻炎等都應該預備藥品,天氣干燥帶來的呼吸道疾病和咳嗽也要留意。有的人認為夏天過去了,防暑消炎的藥可以束之高閣了,其實像十滴水、霍香等藥物並不只有炎夏才用得著,平時也應該留著。總之,最關鍵的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准備一些可能發病的藥物。
分門別類存放不易出錯 “普通老百姓對於藥箱總是不講究的,一般不會有分門別類的意思,覺得都放一塊就可以了。病急時就很容易拿錯拿混。”如果家裡人口多,就應該根據年齡結構把大人、兒童和老人的藥進行分別儲存,如果家裡有慢性病患者就應該專藥專櫃。除此之外,最好能把外用藥和內用藥分開,把特殊用藥與常規用藥分開。只有把自備藥保存得井井有條,在需要時才能“信手拈來”,避免急用時拿錯、誤服,發生危險。另外,藥箱最好放在小孩觸摸不到的高處,以免孩子誤服。
經常檢查藥品是否變質 “經常清查藥箱”這種懶不能偷,應核對說明上的有效時間,一有過期藥物就馬上淘汰。除此,也要注意那些尚在有效期的藥品,檢查藥品是否有發霉、粘連、變質、變色、松散、有怪味。比如,酵母片易受潮膨脹崩碎,復方甘草片、肝浸膏片、碘喉片、維生素b1片,以及各種膠丸、膠囊、糖衣片等易受潮粘在一起。阿司匹林也會因受潮而變質,增加對胃的刺激性。碘酒、酒精、十滴水及各種藥酒則易揮發失效。如果藥品過期變質應及時扔掉,並補充新藥。
醫院自制藥物不宜儲備 如果家庭成員中有常患某種疾病者,就應特意儲備防治該病的藥品。比如家中有患冠心病心絞痛的老人,應常備有緩解心絞痛的藥物;有患支氣管哮喘的病人,應常備解痙平喘的藥物。如果家中有小孩,因為兒童容易發生感冒、咳嗽、消化功能紊亂、外傷等情況,所以家中應備有常用的感冒口服液、小兒止咳糖漿、消食片等,以及酒精、止血紗布、創可貼等外傷應急藥品。盡量不選用或少選用供注射用的針劑。另外,不少醫院的自制藥物,密封條件欠佳,因此不宜作為家庭儲備藥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