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雷雨天怎麼避雷?正文

雷雨天怎麼避雷?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總的原則:

一是人體的位置盡量降低,以減少直接雷擊的危險;二是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部分如雙腳要盡量靠近,與地面接觸越小愈好,以減少“跨步電壓”。

1.如果身處樹木、樓房等高大物體旁,就應該馬上離開。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勢,注意雙腳並攏。

2.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巖石下躲避雷雨,因為電流從中通過時產生電弧可以傷人。但深邃的山洞很安全,應盡量往裡面走。

3.遠離鐵欄及其他金屬物體。並非直接的電擊才足以致命。閃電擊中導電體後,電能是在瞬間釋放出來的,向兩旁射出的電弧遠達好幾米。此外,熾熱的電光使四周空氣急劇膨脹,產生沖擊波。這些沖擊波發出的聲音,就是雷聲。若在近處聽到,強大的聲波可能震傷肺部,嚴重時可把人震死。

4.雷雨時如果身在空曠的地方,應該馬上蹲在地上,這樣可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不要用手撐地,這樣會擴大身體與地面接觸的范圍,增加遭雷擊的危險。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頭,因為頭部最易遭雷擊。

5.空曠地帶和山頂上的孤樹和孤立草棚等應該回避,因為它們易遭雷擊。這時如在其中避雨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站在向兩旁伸展很遠的低枝下面。但是,事物是一分為二的,如果野外有片密林,一時又找不到其它避雷場所,那麼也可以利用密林來避雷,因為密林各處遭受雷擊的機會差不多。這時只要不站在樹林邊緣,最好選擇林中空地,雙腳合攏,與四周各樹保持差不多的距離就行了。

6.原則上說,雷電期間應盡量回避未安裝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如高塔、大吊車、開闊地的干草堆和帳篷等,也不要到山頂或山梁等制高點去。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

7.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時,遇上雷雨則要趕快上岸離開。因為水面易遭雷擊,況且在水中若受到雷擊傷害,還增加溺水的危險。另外,盡可能不要呆在沒有避雷設備的船只上,特別是高桅桿的木帆船。

8.如正在駕車,應留在車內。車殼是金屬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閃電擊中汽車,也不會傷人,因此,車廂是躲避雷擊的理想地方。但是雷電期間最好不要騎馬、騎自行車、騎摩托車和開敞篷拖拉機。

9.如在室內,應把電視的戶外天線插頭和電源插頭拔掉。不要靠近窗口,盡可能遠離電燈、電線、電話線等引入線,在沒有裝避雷裝置的建築內則要避開鋼柱、自來水管和暖氣管道,以防雷電電流經它們竄入人體。此外,室內如人員較多,相互間應相隔幾米為好。

 
總的原則:一是人
體的位置盡量降低,以減少直接雷擊的危險;二是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部分如雙腳要盡量靠近,與地面接觸越小愈好,以減少“跨步電壓”。

1.如果身處樹木、樓房等高大物體旁,就應該馬上離開。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勢,注意雙腳並攏。

2.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巖石下躲避雷雨,因為電流從中通過時產生電弧可以傷人。但深邃的山洞很安全,應盡量往裡面走。

3.遠離鐵欄及其他金屬物體。並非直接的電擊才足以致命。閃電擊中導電體後,電能是在瞬間釋放出來的,向兩旁射出的電弧遠達好幾米。此外,熾熱的電光使四周空氣急劇膨脹,產生沖擊波。這些沖擊波發出的聲音,就是雷聲。若在近處聽到,強大的聲波可能震傷肺部,嚴重時可把人震死。

4.雷雨時如果身在空曠的地方,應該馬上蹲在地上,這樣可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不要用手撐地,這樣會擴大身體與地面接觸的范圍,增加遭雷擊的危險。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頭,因為頭部最易遭雷擊。

5.空曠地帶和山頂上的孤樹和孤立草棚等應該回避,因為它們易遭雷擊。這時如在其中避雨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站在向兩旁伸展很遠的低枝下面。但是,事物是一分為二的,如果野外有片密林,一時又找不到其它避雷場所,那麼也可以利用密林來避雷,因為密林各處遭受雷擊的機會差不多。這時只要不站在樹林邊緣,最好選擇林中空地,雙腳合攏,與四周各樹保持差不多的距離就行了。

6.原則上說,雷電期間應盡量回避未安裝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如高塔、大吊車、開闊地的干草堆和帳篷等,也不要到山頂或山梁等制高點去。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

7.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時,遇上雷雨則要趕快上岸離開。因為水面易遭雷擊,況且在水中若受到雷擊傷害,還增加溺水的危險。另外,盡可能不要呆在沒有避雷設備的船只上,特別是高桅桿的木帆船。

8.如正在駕車,應留在車內。車殼是金屬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閃電擊中汽車,也不會傷人,因此,車廂是躲避雷擊的理想地方。但是雷電期間最好不要騎馬、騎自行車、騎摩托車和開敞篷拖拉機。

9.如在室內,應把電視的戶外天線插頭和電源插頭拔掉。不要靠近窗口,盡可能遠離電燈、電線、電話線等引入線,在沒有裝避雷裝置的建築內則要避開鋼柱、自來水管和暖氣管道,以防雷電電流經它們竄入人體。此外,室內如人員較多,相互間應相隔幾米為好。
 

 
雷雨天防雷擊須知:①在打雷下雨時,嚴禁在山頂或者高丘地帶停留,更要切忌繼續蹬往高處觀賞雨景,不能在大樹下、電線桿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曠的田野裡,應盡快躲在低窪處,或盡可能找房層或干燥的洞穴躲避。②雷雨天氣時,不要用金屬柄雨傘,摘下金屬架眼鏡、手表、褲帶,若是騎車旅游要盡快離開自行車,亦應遠離其它金屬制物體,以免產生導電而被雷電擊中。③在雷雨天氣,不要去江、河、湖邊游泳、劃船、垂釣等。④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之時,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應立即關掉室內的電視機、收錄機、音響、空調機等電器,以避免產生導電。打雷時,在房間的正中央較為安全,切忌停留在電燈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牆壁邊、門窗邊,以避免在打雷時產生感應電而致意外。當發生雷擊時,旅伴應立即將病人送往醫院。如果當時呼吸、心跳已經停止,應立即就地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髒按摩,積極進行現場搶救。千萬不可因急著運送去醫院而不作搶救,否則會贻誤病機而致病死亡。有時候,還應在送往醫院的途中繼續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髒按摩。此外,要注意給病人保溫。若有狂躁不安、痙攣抽搐等精神神志症狀時,還要為其作頭部冷敷。對電灼傷的局部,在急救條件下,只需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雷雨天氣發生時,即使在安裝了避雷針的情況下,也應該迅速拔掉室內電視、電冰箱以及天線電源的插頭,防止空間電磁波干擾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此外,從電閃雷鳴的形成和發生過程來看,空曠場地上、建築物頂上、高大樹木下、靠近河湖池沼以及潮濕地區是雷擊事故多發區。全國建築物電氣裝置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王宏民:在室外,要考慮到雷電活動區域,看雷電活動遠近,一般是聽雷聲就能判斷出遠近,不要躲到避雷針和大樹下面。在空曠的地方不要打雨傘,因為雨傘有針尖,電場強度要集中些。不要在空曠地方打手機。要蹲下來,兩腳並攏。專家最後強調,如遇雷雨天氣,市民最好躲入一棟裝有金屬門窗或設有避雷針的建築物內。一輛金屬車身的汽車也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這些建築物或汽車被雷擊中,它們的金屬構架或避雷裝置或金屬本身會將閃電電流導入地下。
文章來源:
http://www.xingyundao.com

原文鏈接:
http://www.xingyundao.com/index.php/index/show/id/68612495

 

戶外避雷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

4、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並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

5、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干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並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室內防雷

1、應該留在室內,緊閉門窗,防止側擊雷和球雷侵入,在室外工作的人員應躲入建築物內。

2、不宜使用未加防雷設施的電器設備,雷雨來臨前,最好把線路斷開,並拔下電源插頭,人不要站立在電燈下。

3、雷雨天氣,盡量不要撥打、接聽手機和座機。

4、切勿接觸天線、金屬門窗、建築物外牆,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5、不宜使用淋浴器。



牙不白怎樣用小辦法讓牙齒更潔白?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