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
普陀山位於浙江東北,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島嶼,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91.3米)。海景變幻,島上有千步沙、潮音洞、梵音洞、南天門等風景點20余處。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游勝地。普陀山即普陀島,位於浙江省東北部海中,全島面積12、5平方公裡,在佛教界有“銀普陀”之譽。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是全國著名的觀音道場,其宗教活動可溯於秦。自唐建立觀音道場以來,經歷代興革,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篷,4000余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
峨眉山
峨眉山位於四川峨眉縣西南,海拔3099米,一山勢逶迤,形如"螓首峨嵋,細而長,美而艷"故名。先全山主要廟宇及風景區有報國寺、萬年寺、伏虎寺、清音閣、洗象池等十余處,金頂是觀日出、雲海、佛光之地。峨眉山在佛教界被稱為光明山,位於四川省峨眉縣西南,有山峰相對如峨眉,故名。峨眉山由花崗巖、變質巖構成,包括大、二、三、四峨眉,海拔3000米左右,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山上寺宇始建於東漢,起初流行道教,唐朝開始佛教日興,至明清有寺廟近百座,在佛教界有“銅峨眉”之譽。後來,寺廟多遭摧毀,建國後曾大規模修建過。現主要有報國寺、萬年寺、伏虎寺、雷音寺、洪椿寺、仙峰寺、洗象池、接引殿、臥雲庵等。雲海、日出、寶光為山頂三大奇觀。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譽。峨眉山為普賢菩薩的道場。相傳佛教於公元1世紀即傳入峨眉山。近2000年的佛教發展歷程,給峨眉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造就了許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影響甚深的佛教聖地。寺廟中的佛教造像,有泥塑、木雕、玉刻、銅鐵鑄、瓷制、脫紗等,造型生動,工藝精湛。如萬年寺的銅鑄“普賢騎象”,堪稱山中一絕,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阿彌陀佛銅像、三身佛銅像,報國寺內的脫紗七佛等,均為珍貴的佛教造像。
五台山
五台山位於山西五台東北,海拔3058米。五台山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名五台。廟宇最著名的是南禅寺和佛光寺,是我國現存寺廟中歷史最悠久的唐代木結構建築。五台山,中國佛教第一聖地。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北部的五台縣境內。呈東北至西南走向。長百余公裡,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最高峰北台頂海拔3058米。五台分別為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繡峰,北台葉斗峰,中台翠巖峰。五台之中北台葉斗峰最高,海拔3058米,素稱“華北屋脊”。,在佛教界有“金五台”之譽。五台山因氣候涼爽,又名清涼山。山上多佛寺,主要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等,還有唐代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東漢初起即建寺廟,後經歷代擴建,最多達200多處,現存40余處,多集中在五台山中心台懷鎮。五台山被國內外佛教公認為文殊菩薩的應化道場。五台山位居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自東漢明帝以來,即成為佛教聖地,經歷代修建,塔幢林立,佛剎棋布,五峰內外佛寺最多時達360所,僧尼達萬人之眾,堪稱為我國最大的寺廟建築群。
九華山
九華山位於安徽青陽縣境內。據《太平御覽》載: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奇狀,舊名九子山。因山有九峰,形似蓮花,故名。唐大詩人李白"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繡出九芙蓉"詩,從此更名九華山。九華山山體由花崗巖組成。主峰天台峰海拔1342米。奇峰羅列,巖壁峥嵘,巨瀑深潭,幽谷密林,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在佛教界有“鐵九華”之譽。山上古剎眾多,多始建於東晉,至明清鼎盛期寺廟達300余座,現存肉身寶殿、化城寺、祗國寺、百歲官、地藏禅林等數十座。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歷代高僧輩出,從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尊肉身菩薩,現可供觀瞻的有5尊,其中明代無瑕和尚真身被崇祯皇帝敕封為應身菩薩;1999年1月發現的仁義大師肉身是世界上惟一的比丘尼肉身。在氣候常年濕潤的自然條件下,肉身不腐已成為生命科學之謎,引起廣泛關注,更為九華名山增添了一分莊嚴神秘的色彩。
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
五台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於山西省五台縣,南距山西省太原市230公裡,北距五台山火車站48公裡。
五台山由東西南北中五峰組成,環基250公裡。寺院分為青廟和黃廟兩種,青廟住和尚,黃廟(藏傳佛教寺院)住喇嘛。五台山過去有360座寺廟,到1956年時還有124處,其中青廟99處,黃廟有25處,菩薩頂寺是傳說中的文殊菩薩居住處,為五台山黃廟之首。現存寺廟四十余處。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台懷鎮是寺廟最集中的地方,寺院一個挨著一個,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和羅侯寺並稱為五台山五大禅林。
--------------------------------------------------------------------------------
2回復:我國四大佛教名山 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
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游勝地。如此美麗,又有如此眾多文物古跡的小島,在我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普陀山位於浙江省杭州灣以東約100海裡,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裡,呈狹長形,南北最長處為8.6裡,東西最寬外3.5公裡。最高處佛頂山,海拔約300米。
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不論在哪一個景區、景點,都使人感到海闊天空。雖有海風怒號,濁浪排空,卻並不使人有驚濤駭浪之感,只覺得這些異景廳觀使人振奮。
普陀山作為佛教勝地,最盛時有82座寺庵,128處茅篷,僧尼達4000余人。來此旅游的人,在島上的小徑間漫步,經常可以遇到身穿袈裟的僧人。美麗的自然風景和濃郁的佛都氣氛,使它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而這種色彩,也正是它對游人有較強吸引力的所在。
普陀山既以海天壯闊取勝,又以山林深邃見長。登山攬勝,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島浮在海面上,點點白帆行駛其間,景色極為動人。前人對普陀山作了這樣高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把普陀與人間天堂西湖相比,應該說,這個評語是客觀的。
普陀山的風景名勝、游覽點很多,主要有: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這是現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濟禅寺始建於宋,為山中供奉觀音的主剎,建築總面積約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禅寺始建於明,依山憑險,層層疊建,周圍古木參天,極為幽靜。慧濟禅寺建於佛頂山上,又名佛頂山寺。
奇巖怪石。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龜聽法石、海天佛國石等二十余處。在山海相接之處有許多石洞勝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沙灘。島的四周有許多沙灘,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是一個弧形沙灘,長約3裡,沙細坡緩,沙面寬坦柔軟,是一個優良的海水浴場。夏天去游覽,可帶上游泳衣在這裡暢游。樹木島上樹木蔥郁,林幽壑美,有樟樹、羅漢松、銀杏、合歡等樹。大樟樹沿有1000余株。其中有一千年古樟,樹圍達6米,蔭數畝。還有一株“鵝耳枥”,是我國少見的珍貴樹種,列為國家二等保護植物。
普陀山流傳著許多有關佛教的民間故事。
--------------------------------------------------------------------------------
3我國四大佛教名山 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
峨眉山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峨眉境內,距成都約一百六十公裡,在峨眉山市西南七公裡處。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在我國的游覽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說是最高的一個,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山體南北方向延伸,綿延23公裡,面積115平方公裡。長久以來,峨眉山以其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神話般的佛教勝跡而聞名於世。她古雅神奇,巍峨媚麗。其山脈綿亘曲折、千巖萬壑、瀑布溪流、奇秀清雅,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稱。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峨眉山像一道巨大的翠屏,聳立在成都平原西南,遙望彎曲柔美的山體輪廓,猶如少女的面容和修眉,於是人們很早便稱它為“峨眉”。縱橫200余公裡的峨眉山,與“亞洲脊梁”昆侖山的支脈邛峽山相連。峨眉全山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山組成,一般游人所到,主要是奇峰攢聚、名勝荟萃的大峨山,這就是今日人們通常所說的“峨眉山”。
峨眉山平疇突起,巍峨、秀麗、古老、神奇。它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而著稱於世。被人們稱之為“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明代詩人周洪谟贊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當代文豪郭沫若題書峨眉山為“天下名山”。古往今來,峨眉山就是人們禮佛朝拜、游覽觀光、科學考察和休閒療養的勝地。峨眉山千百年來香火旺盛、游人不絕,永葆魅力。
峨眉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相傳是釋迦牟尼身旁的普賢大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它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道場。峨眉山原為佛道兩教並存的宗教重地,東漢之初,山間便有了第一座以藥農捨宅為寺廟的“初殿”。後來歷經晉、唐、宋續建和明、清兩代發展,連綿百裡的山巒,先後興建佛寺200多處,僧眾達數千人。隨著佛教興盛和道教的衰微與絕跡,峨眉山遂成為以“菩薩信仰”為中心的佛教聖地。由於歷史變遷,現在峨眉山景區內尚存十余處古寺,如報國寺、萬年寺、仙峰寺、洗象池、金頂等,寺院內的佛教徒依然保持著正常的宗教生活。
峨眉山動植物資源豐富,由於山上山下氣溫懸殊較大,從山下到山頂氣溫相差約15°c。這種自然環境為各種植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景區內生長著5000多種植物,數目遠遠超過了歐洲大陸的所有植物種屬。其中被譽為“花中西施”的杜鵑花就有29個品種。還有古老的觀賞樹種“中國鴿子樹”--珙桐;景區內野生動物達2300余種,象枯葉蝶、小熊貓、蜂鷹、牛羚、白娴鳥等,尤其山林中頑皮的猴群,常常向游人乞食或嬉戲,惹人注目。1981年,當英、美、法、德、日等十個國家的學者組成的英國國際樹木學會專家團,在峨眉山考察後,以植物學家湯姆.塞蒂為團長的專家們異口同聲地贊美:峨眉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國家公園,是難得的植物寶庫和世界植物愛好者的樂園。隨著季節的變化和山勢的不同,加上古木參天,流泉飛瀑,以及陰、晴、風、雨、雲、霧、霜、雪的喧染,使峨眉山的景色更加清幽,風景獨秀。
--------------------------------------------------------------------------------
4我國四大佛教名山 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華山
九華山寺宇林立,香煙缭繞,是善男信女朝拜的聖地;九華山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勝境。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九華山獨領風騷,以“香火甲天下”、“東南第一山”的雙重桂冠而聞名於海內外。
九華山位於安徽西部青陽縣城西南,方圓約百公裡,號稱九十九峰、十八景,鼎盛時期,寺庵一百五、僧尼三四千。九華山群峰爭峙,卻玲珑秀麗。佛教興起遲於洛陽白馬寺六百多年,之所以成名,除了它得天獨厚的優美環境外,應歸功於詩仙李白和高僧金喬覺。李白應邀游山,遠眺九峰如天賜九蓮,觸景生情,詩贊“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引來了歷代文人雅士,於是“九華名遂聞於天下”。稍後,朝鮮半島新羅國高僧金喬覺,渡海來九華修行,傳說他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普度眾生量,“遠近焚香者,“日以千計”。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是有一定[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