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短期內(幾個月)貯存少量茶葉,可使用茶葉、錫瓶、深色玻璃瓶或陶瓷容器,最好使用長頸錫瓶或雙層蓋的鐵制茶聽。裝茶葉時要裝實裝滿,避免進入空氣。
(2)將茶葉用薄牛紙所好,捆緊,分層裝入干燥無味的、完整無破損的壇子或無銹、無異味的鐵桶內,在茶葉的包與包之間放上一袋或幾袋沒經過風化的石灰,上面再放上一層茶葉包,並將桶蓋蓋好。如果用壇子貯存,要把壇用牛皮紙塞塞好,上面蓋上些草或棉花,放置於干燥處,壇內的生石灰要隔1~2月換一次。還可把硅膠干燥劑直接放入盛茶葉的容器內,但當干劑的顆粒由藍色變成半透明的粉紅色時,可將其取出放在陽光下直曬或用火烘烤,到恢復到原來的顏色,便可再次使用。
(3)使用保溫性能較好的熱水瓶裝茶葉,瓶口用木塞塞緊再封上白蠟,用膠布裹上,也呆使茶葉貯存較長時間。
愛喝茶的人都知道,茶葉如果沒保持好往往容易受潮。問題是茶葉受潮後,我們該怎麼辦呢?扔掉?那是下下策。葉如保管不善,吸水受潮,輕者失香,重者霉變。此時,如把受潮茶葉放在陽光下曝曬,陽光中的紫外線會破壞茶葉中的各種成分,影響茶葉的外形和色、香、味。正確的方法是,把受潮的茶葉放在干淨的鐵鍋或烘箱中用微火低溫烘烤邊烤邊翻動茶葉,直至茶葉干燥發出香味,便已妙手回春。
茶葉是一種干品,極易吸濕受潮而產生質變,它對水分、異味的吸附很強,而香氣又極易揮發。當茶葉保管不當時,在水分、溫濕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會引起不良的生化反應和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導致茶葉質量的變化,故存放時,用什麼盛器,用什麼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
1、一般貯存法
家庭少量用茶,一般習慣鐵制彩色茶罐、錫瓶、有色玻璃瓶及陶瓷器等貯存。其中以選用有雙層蓋的鐵制彩色茶罐和長頸錫瓶為佳,用陶瓷器貯存茶葉,則以口小腹大者為宜。在用這些容器裝茶葉時應檢查一下容器是否密閉,而且應將茶葉裝實裝滿,盡量減少容器內的空氣。這樣貯藏方法雖簡單易行,使用起來也很方便,但只宜於短時期貯藏。
2、用生石灰貯存法
使用干燥劑可使茶葉的保存時間延期長到一年左右。在石灰是一種干燥劑,用生石灰保存茶葉時,可先將茶葉用薄質牛皮紙包好,捆牢,分層堆放於干燥而無異味完好的壇子或無銹、無味的小口鐵桶四周,在壇和桶的中間放一袋或數袋半風化的生石灰,上面再放茶葉數包,然後用牛皮紙堵塞壇口,上面加蓋,置於干燥處,一般1~2月換一次石灰,此法因茶葉不易受潮濕,故保存時間較長,只要按時換石灰,茶質也不易發生變化。
3、用食品袋貯存法
用兩只新的無味、無孔的塑料食品袋,將干燥的茶葉用防潮濕紙包好後,裝入其中一只袋內,輕輕擠壓,將袋內的空氣擠出,然後用繩子扎緊袋口,再將另一只袋反向套在第一只袋的外面,待袋內空氣擠出後,再用繩子扎緊袋口,最後放入干燥、無味、密閉的鐵桶內貯存
參考文獻: http://www.cntea001.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