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鐵觀音茶安溪式泡法是怎麼樣的_正文

鐵觀音茶安溪式泡法是怎麼樣的_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鐵觀音茶安溪式泡法是怎麼樣的,好像昨天看了一個節目,裡面的人在表演功夫茶道的,我想問下沖泡這個真的需要什麼步驟嗎?
 
沖泡步驟:
備具:茶壺的要求與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為先,另外准備聞香杯。
溫壺、溫杯:溫壺時與潮州無異,置茶仍以手抓,唯溫杯時裡外皆燙。
烘茶:與潮州式相比,時間較短,因高級茶一般保存都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沖水:沖水後大約十五秒中即倒茶。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聞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舊,第三泡倒滿.
聞香:將品茗杯及聞香杯一齊放置在客人面前。
抖壺:每泡之間,以布包壺,用力搖三次.
應該是有講究的,不過那種沖泡的方式可能也比較地道的,我是這麼認為的,不過我平常在家裡沖泡雅韻閣的鐵觀音,一般都是水溫,水質方面比較注意,其他的都比較隨意,不過沖泡出來的口感好像也沒什麼影響,覺得味道還是比較甘甜的,喝了後覺得比較爽滑,可能因為他家的茶葉是安溪那裡的緣故吧,品質比較好,所以沖泡出來的口感也香醇的。

 

 
下列文字轉貼自
http://zone.it.sohu.com/forums/thread-3931783-1-1.html(發帖人:走單騎)

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純.茶湯九泡為限,每三泡為一階段.第一階段聞其香氣是否高,第二階段嘗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階段看其顏色是不有變化.所以有口訣曰:

一二三香氣高。
四五六甘漸增。
七八九品茶純。

鐵觀音茶的泡飲方法別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須嚴把用水,茶具,沖泡三道關,“水以石泉為佳,爐以炭火為妙,茶具以小為上”,沖泡按其程序可分為八道:
白鶴沐浴(洗杯):用開水洗淨茶具;
觀音入宮(落茶):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約占茶具容量的五分;
懸壺高沖(沖茶):把滾開的水提高沖入茶壺或蓋瓯,使茶葉轉動;
春風拂面(刮泡沫):用壺蓋或瓯蓋輕輕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潔淨;
關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鐘後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並列的茶杯裡;
韓信點兵(點茶):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茶杯裡;
鑒嘗湯色(看茶):觀嘗杯中茶水的顏色;
品啜甘霖(喝茶):乘熱細綴,先嗅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嗅,淺斟細飲。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喉底回甘,心曠神怡,別有情趣。


2、沖泡步驟:
·備具:茶壺的要求與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為先,另外准備聞香杯。
溫壺、溫杯:溫壺時與潮州無異,置茶仍以手抓,唯溫杯時裡外皆燙。
·烘茶:與潮州式相比,時間較短,因高級茶一般保存都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沖水:沖水後大約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這時間將溫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聞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舊,第三泡倒滿.
聞香:將品茗杯及聞香杯一齊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聞香杯在右)
抖壺:每泡之間,以布包壺,用力搖三次.(抖壺是使內外溫度,開水沖入後不搖是為使其浸出物增多.這與潮州式在搖壺意義恰恰相反,因為所用的茶品質不同.
注:安溪在福建省南安縣西,產茶自古聞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鐵觀音,武夷茶之類的輕火茶.

備注: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宋代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為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反之,是為“三不點”。

另:中國古人曾認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朝盧仝的《七碗茶歌》也對茶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農夫山泉的桶裝水好嗎?家是吉林這邊的,他的水源地在哪啊?_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