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研制成功無縫的人造血管,並開始臨床應用。對人造血管的要求是:物理和化學性能穩定;網孔度適宜;具有一定的強度;作移入手術時易縫性好;血管接通放血時不滲血或滲血少且能即刻停止;移入人體後組織反應輕微,人體組織能迅速形成新生的內外膜。制造人造血管的原料有尼龍、滌綸、塔氟綸和天然桑蠶絲。織造的方法有針織、編織和機織。織成管狀織物後,經後處理加工成為螺旋狀的人造血管,可隨意彎曲而不致吸癟。60年代出現以高分子聚四氟乙烯為原料經注塑而成的直型人造血管,商品名稱為考爾坦克斯(core-tex),已廣泛應用於臨床。以滌綸或塔氟綸為原料織制的人造血管有茸毛狀的管壁。中國普遍采用桑蠶絲或滌綸絲織制的人造血管,效果良好。人造血管的類型有直型,分叉的丫型和多支型等,口徑3~24毫米。口徑小於4毫米的通暢率過低極少應用於臨床。直型的人造血管常應用於四肢、胸腔或腹腔,丫型大多作腹主動脈移植,多支型的主要用作心髒的主動脈弓的調換。 ascularprosthesis一種修復和替代生物血管的假體。由於與血液直接接觸使用,必須滿足血液相容性的要求,即有抗凝血性和不影響血液的組成和性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