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以上,都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稱為輻射。
輻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它是“對等的”。不論物體(氣體)溫度高低都向外輻射,甲物體可以向乙物體輻射,同時乙也可向甲輻射。這一點不同於傳導,傳導是單向進行的。
我們的生活環境中輻射無處不在,幾乎任何的電器都會產生電磁輻射,如微波爐、電視機、電腦、手機等:
目前輻射污染已成為繼水、空氣、噪聲之後的第四大環境污染源。
電磁輻射危害人體的機理主要是熱效應、非熱效應和累積效應等。
1、熱效應:人體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電磁波輻射後相互摩擦,引起機體升溫,從而影響到體內器官的正常工作。
2、非熱效應:人體的器官和組織都存在微弱的電磁場,它們是穩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電磁場的干擾,處於平衡狀態的微弱電磁場即將遭到破壞,人體也會遭受損傷。
3、累積效應:熱效應和非熱效應作用於人體後,對人體的傷害尚未來得及自我修復之前(通常所說的人體承受力---內抗力),再次受到電磁波輻射的話,其傷害程度就會發生累積,久之會成為永久性病態,危及生命。對於長期接觸電磁波輻射的群體,即使功率很小,頻率很低,也可能會誘發想不到的病變,應引起警惕。多種頻率電磁波特別是高頻波和較強的電磁場作用人體的直接後果是在不知不覺中導致人的精力和體力減退,容易產生白內障、白血病、腦腫瘤,心血管疾病、大腦機能障礙以及婦女流產和不孕等,甚至導致人類免疫機能的低下,從而引起癌症等病變。權威統計數字表明:經常在顯示器前工作的人群中,上述疾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普通人群。電磁輻射是主要原因之一。
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列出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五大影響: 一、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二、電磁輻射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造成傷害;三、電磁輻射是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四、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兒童的發育、骨骼發育,導致視力下降、視網膜脫落、肝髒造血功能下降;五、電磁輻射雖然可使生理功能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但很多媒體把“磁污染”與正常生存的“磁效應”混為一談,應辨明的是:這些危害人體的問題源自於電磁過量的“污染”,適當應用電磁屏蔽材料的產品不會有這方面問題。 計算機各組成部分的輻射量分別是: 鍵盤1000v/m; 鼠標450v,4n; 屏幕218v,fia; 主機170v,4no。 比較一下輻射量,你會發現鍵盤的輻射量是最大的。目前,國內對電子產品的輻射有了嚴格的規定,如強制執行的3c認證就是其中之一,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要在電腦設計中完全杜絕輻射並不現實。因此作為用戶,我們可以購買通過tco認證的顯示器、選擇大品牌廠商的機箱或應用特殊的專業防輻射材料的產品避免電磁輻射問題。盡管電磁輻射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但只要掌握足夠的輻射知識和計算機的正確使用方法,我們完全不用為計算機的電磁輻射感到恐慌。專家研究發現,其實凡是用電的日常家用設備都會產生電磁輻射,對人體有無危害,最重要的是要看輻射能量的大小。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協會和國際勞工組織的規定,電磁場的安全強度是0.2-0.4微特拉(這是24小時接觸計算機時的電磁場安全限),低於此強度對人體沒有危害。一些專門研究機構測試過計算機的電磁場強度,結果發現,緊貼熒光屏處電磁場強度為0.9,但離開熒屏約5厘米處,強度不到0.1,再遠一點至30厘米處(這是計算機操作者的身體與熒屏之間的習慣距離),其強度幾乎無法測出。此外,空間中的電磁波確實是無處不在的,但是在一般情況下,這種電磁輻射的強度很小,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我國頒布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規定了電磁輻射污染的設備和對人員影響的標准限值,只有當電磁波達到一定強度的時候,才需要重點保護。
據不完全統計,常用電腦的人中有83%感到眼睛疲勞,64%經常感到肩酸腰痛,另外,不少人出現流淚、食欲不振、咽喉痛、咳嗽、胸悶等症狀,甚至行動遲緩,記憶力衰退。網專家建議,抵御電腦輻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每天上午喝2至3杯的綠茶,吃一個橘子。茶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它被人體吸收後,能迅速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不但能合成視紫紅質,還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東西更清楚,因此,綠茶不但能消除電腦輻射的危害,還能保護和提高視力。如果不習慣喝綠茶,菊花茶同樣也能起著抵抗電腦輻射和調節身體功能的作用。 電腦輻射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減少。專家還建議,首先應盡可能購買新款的電腦,一般不要使用舊電腦,舊電腦的輻射一般較厲害,在同距離、同類機型的條件下,一般是新電腦的1-2倍。操作電腦時最好在顯示屏上安一塊電腦專用濾色板以減輕輻射的危害,室內不要放置閒雜金屬物品,以免形成電磁波的再次發射。使用電腦時,要調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來說,屏幕亮度越大,電磁輻射越強,反之越小。不過,也不能調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響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勞。還要注意與屏幕保持適當距離。離屏幕越近,人體所受的電磁輻射越大,因此較好的是距屏幕半米以外。電腦使用後,臉上會吸附不少電磁輻射的顆粒,要及時用清水洗臉,這樣將使所受輻射減輕70%以上。仙人掌除了可以攻擊壞人,還有一項好處喔!據說在計算機桌前放置一仙人掌有助於減少輻射。常用電腦的人會感到眼睛不適,視力下降,易有疲勞的感覺。常用電腦的人在飲食上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吃一些對眼睛有益的食品,如雞蛋、魚類、魚肝油、胡蘿卜、菠菜、地瓜、南瓜、枸杞子、菊花、芝麻、蘿卜、動物肝髒等。多吃含鈣質高的食品,如豆制品、骨頭湯、雞蛋、牛奶、瘦肉、蝦等。注意維生素的補充:多吃含有維生素的新鮮水果、蔬菜等。注意增強抵抗力:多吃一些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食物,如香菇、蜂蜜、木耳、海帶、柑桔、大棗等。吃一些抗輻射的食品:電腦雖然對人體健康影響較小,但也應預防。飲茶能降低輻射的危害,茶葉中的脂多糖有抗輻射的作用。螺旋藻、沙棘油也具有抗輻射的作用。 另外,用完電腦應洗臉,平時應注意鍛煉身體。
電腦輻射的危害
電腦所散發出的輻射電波往往為人們所忽視。依國際mprⅱ防輻射安全規定:在50cm距離內必須小於等於25v/m的輻射暴露量。
但是您知道計算機的輻射量是多少嗎?計算機的輻射量:1、鍵盤1000v/m2、鼠標450v/m3、屏幕218v/m4、主機170v/m5、notebook2500v/m
此外,輻射電磁波對人體有八大傷害:
1、細胞癌化促進作用
2、荷爾蒙不正常
3、鈣離子激烈流失
4、癡呆症的引發
5、異常妊娠異常生產
6、高血壓心髒病
7、電磁波過敏症
8、自殺者的增加
http://www.sxrb.com/mag6/20050407/ca260240.htm
當您在計算機旁緊張地工作、當您在網上盡情地聊天、當您玩游戲正覺得激烈刺激時,您也許不會想到,這些電子設備在使用中都會不同程度地產生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無色無味,穿透力強,成為一種新的污染源。 據眼科專家介紹,電磁波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已被醫學界廣泛證實,人們操作電腦、玩游戲機時間過長,電磁輻射會使眼睛受到損害,輕者眼球晶狀體水腫,眼球脹痛,重者會造成晶體狀混濁,甚至導致白內障。科學研究表明,經常處在電磁波污染環境中,人的眼疾發生率是未受電腦磁輻射者的2倍。有關專家甚至擔心,目前青少年學生近視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和電磁波輻射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所以,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中,不可忽視電磁波污染,在操作電腦、上網聊天時距離不可太近,時間不宜過長,兒童玩游戲機次數不宜過頻,時間不宜過長。另外,選戴一副抗輻射眼鏡可以抵抗來自電腦、游戲機等電器設備發出的電磁輻射。如目前市場上的電腦抗輻射樹脂加膜鏡片,樹脂雙膜鏡片,老人戴的漸近多焦點鏡片以及各種偏光鏡片,都有較強的抗輻射能力,並可濾除有害紫外線和部分藍光。 電腦輻射的預防與隔絕: 1、眼睛與屏幕的距離應在40~50厘米,使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熒光屏,這樣可使頸部肌肉輕松,並使眼球暴露於空氣中的面積減小到最低。避免長時間連續操作電腦,連續操作電腦1小時後應該休息10分鐘左右。如果出現眼睛干澀、發紅、有灼熱或異物感,眼皮沉重,看東西模糊,甚至出現眼球脹痛或頭痛,那就需要到醫院看眼科醫生了。 2、安裝防護裝置,削弱電磁輻射的強度。新時代眼鏡銷售一種抗輻射鏡片,特殊鍍膜工藝,依照電磁波干擾屏蔽原理,在鏡片表面將低屏輻射及微波進行反射和吸收,不僅可以有效隔絕電磁輻射,並且還隔絕紫外線。 3、注意補充營養。電腦操作者在熒光屏前工作時間過長,視網膜上的視紫紅質會被消耗掉,而視紫紅質主要由維生素a合成。因此,電腦操作者應多吃些胡蘿卜、白菜、豆芽、豆腐、紅棗、橘子以及牛奶、雞蛋、動物肝髒、瘦肉等食物,以補充人體內維生素a和蛋白質。 4、喝茶也能防止電磁輻射。專家建議經常在電腦前工作的人,看電視時間長的人要多喝些綠茶。茶葉中含有防輻射物質,對人體的造血機能有顯著的保護作用,能減少電腦輻射的危害。由於茶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它被人體吸收後,能迅速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不但能合成視紫紅質,還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東西更清楚,可預防夜盲症與干眼病。
說說我個人,自己天天在電腦面前,經常覺得頭暈,回家後很早就犯困。眼睛也很沉重。
有影響,電腦不能放床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