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烏龍茶沖泡有分幾種_正文

烏龍茶沖泡有分幾種_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烏龍茶沖泡有分幾種?我知道有很多地方的沖泡方式,我想學學福建本地沖泡烏龍茶是什麼樣的。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花色品種豐富,主要有武夷巖茶、鐵觀音、水仙、肉桂、色種、黃金桂等。品嘗烏龍茶有一套獨特的茶具,講究沖泡法,故被人稱為“工夫茶”。如果細分起來可有近20道流程,主要有傾茶入則、鑒賞侍茗、孟臣淋霖、烏龍入宮、懸壺高沖、推泡抽眉、春風拂面、重洗仙顏、若琛出浴、玉液回壺、游山玩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三龍護鼎、細品佳茗等。我自己都是喝雅韻閣的烏龍茶,可能因為那家的烏龍茶是安溪那裡的吧,感覺品質比較正宗的,而且喝著口感也覺得很不錯,比較適合來細細品飲,感覺比較有韻味。沖泡烏龍茶宜用沸開之水,煮至“水面若孔珠,其聲若松濤,此正湯也”。按茶水1:30的量投茶。接著,將沸水沖入,滿壺為止,然後用壺蓋刮去泡沫。蓋好後,用開水澆淋茶壺,喻為“孟臣沐霖”,既提高壺溫,又洗淨壺的外表。經過兩分鐘,均勻巡回斟茶,喻為“關公巡城”。茶水剩少許後,則各杯點斟,喻為“韓信點兵”,以免淡濃不一。沖水要高,讓壺中茶葉流動促進出味,低斟則防止茶香散發,這叫“高沖低斟”。端茶杯時,宜用拇指和食指扶住杯身,中指托住杯底,喻為“三龍護鼎”。品飲烏龍,味以“香、清、甘、活”者為上,講究“喉韻”,宜小口細啜。初品者體會是一杯苦,二杯甜,三杯味無窮,嗜茶客更有“兩腋清風起,飄然欲成仙”之感。品嘗烏龍時,可備茶點,一般以鹹味為佳,不會掩蓋茶味。
 

 
一般情況下,烏龍茶、綠茶易出現鉛、銅等化學元素過量的問題,而茉莉花茶則易出現農藥殘留量超標的現象,所以要飲用之前要先洗茶.

沖泡茶葉要提倡用天然水或純淨水。專家曾作過一項實驗,分別用自來水和純淨水沖泡茶葉,結果表明鉛和農殘等物質在中性水中的溶解度較低,而在酸性或鹼性水中茶葉鉛溶解量有所增加,故泡茶應以天然水或純淨水為好。

一般烏龍茶應用工夫茶傳統泡飲法:壺杯法、蓋杯法

1、壺杯法:首先選好茶具,其用具極其講究,有“品茶四寶”及附茶盤一個,茶洗一個,茶托若干。品飲過程:先洗淨茶具,用風爐以榄核蔗渣或硬炭為燃料,用煨炖水,水開先燙壺,繼茶以壺容量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加入,再以開水淋外,起加溫作用,將握於手心壺輕輕搖動數次,開蓋可聞茶二香,此時便有誘人的鍋炒之香,開壺蓋以開水高沖之,滿壺略溢,將壺蓋輕輕括去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沬,並以開水沖洗蓋後加壺口,在壺外澆淋開水,起到潔淨和加溫的作用,將茶洗注入開水,上杯放入,並一一旋轉燙熱取置於盤,約45秒左右,此時壺中茶湯可均勻巡回倒入小杯中,也可先將壺中茶湯倒入茶盅中再分注小杯,品評者以母指持杯,中指頂杯,先移至鼻前聞香,稍後再聞,沁入心脾的茶香,清爽怡人,而後可徐試其味。

2、蓋杯法:洗淨茶具後用開水燙蓋杯和品飲杯,投入蓋杯五分之二或五分之三巖茶,高沖水並拂去表面泡沬,將蓋沖洗後稍傾斜放好。一分鐘後可用母、中指拿凹形杯蓋聞香(以辯香氣、可高低、長短,反復數次,再將蓋放回原處,用母指,食指拿杯沿,食指壓蓋頂,提杯,傾斜,將茶湯勻入小杯,速度要快,巡回往復,每泡茶應傾盡,(可持續沖泡數次),即可品茶湯,先聞香,後試味,每增加一次沖泡,延長五秒種,以便茶中可溶物浸出。
 
烏龍茶屬半發酵茶。主要產區是福建和廣東。其中潮汕功夫茶和閩南閩北的功夫茶十分出名。烏龍茶一半都是采用功夫茶泡法。
功夫茶茶具有的小巧玲珑首先就足以讓人歎為驚絕了。全用精細的白瓷燒成,薄得幾乎透明,像白璧般純淨潤澤,堪稱藝術品。不光茶具“功夫”,沖茶的茶葉也不一般。福建人較偏愛“鐵觀音”,因其清香,口感好,耐品味,頂級些的甚至價值千元。茶葉通常藏於密封的罐中,要喝時用小匙舀出,切不可拿手撮,以免玷污了茶香。
功夫茶沖茶極講“功夫”,大約只有日本人的茶道可以媲美。沖功夫茶最好用天然的山泉水,井、河水次之,用自來水則只能算是將就了。水質和水溫都會影響到茶葉的出味。像舊時要小炭爐慢慢煮滾的水沖茶才地道,現在為求方便往往就用電熱壺煮了。沖茶前,要先用滾水燙杯,然後才下茶葉。頭道茶湯叫“洗茶”,倒掉不喝,二、三道是精華,漸漸淡而無味就成茶渣了。沖功夫茶的手勢也頗考人功夫的,先一溜斟過去,每杯六、七分滿,稱“關公巡城”;再將殘余在壺內的茶汁依次均勻滴在每杯中,叫“韓信點兵”,這樣杯杯都濃淡相宜。這時賓主間就會互相客套一番,在一片“呷茶呷茶”聲中,小心地端起茶杯,喝前先使勁吸氣,瞇上雙眼好好地讓袅袅茶香沁入心脾,再一點一點地細抿,剛入口略有些澀苦,隨即就甘甜甘甜的,咽下喉許久仍齒頰留香,回味無窮,陶陶然妙不可言。不過初飲功夫茶的人可能不慣那茶湯的濃酽,覺得如飲中藥,所以沒點“功夫”還真喝不了功夫茶哩。
在閩南、閩北地區,待客定少不了奉上功夫茶,主人一邊寒暄一邊就煮水沖茶。茶一巡一巡地斟,話一搭一搭地唠,可以講世情可以談風月,可俗或雅可嗔可喜,都是掏心掏肺的體己話,沒絲毫的矯飾和遮掩,乍聽似那茶香般清淡,細品卻意味深長,只言片語裡飽含多少為人處世的道理方法,蘊蓄著多少平俗生活的喜怒悲憂,說的人動情,聽的人動心,茶葉加了又加,一如友情從不會變淡。

求下列車標的品牌?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