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書上的知識,人人都可以學到。把智能和知識理論混為一談是三錯。 在此三錯中最大的錯誤是把佛的智慧和第八識混為一談。如果“種智=第八識”的話,又有三過: 假若佛的種智就是第八識心王的話,因八識心王眾生皆有,就等於把佛降低到了未出三界,未破二障的眾生的地位,這是一過。 假若“種智”就是八識心王的話,眾生皆具八識心王,因此豬狗牛羊,毒蛇猛獸在內的一切眾生都有了“種智”,成了佛,等於把眾生提高到了佛的地位,這是二過。 既然一切眾生都具“種智”,一切眾生都是“佛”,那麼佛陀出世,說法度眾,眾生歸信佛法,學修三乘,變成了毫無意義的事情,但這一切並非毫無意義,這是三過。 再更細一層分析,這句話的錯誤還不止這些,說“種智”是“八識心王的一切法”,那麼,八識心王的“一切法”是什麼呢?第八識為“藏識”,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相,它象一座珍寶和垃圾兼容並包的大倉庫,裡面裝滿了善惡業種子。種子是所藏,阿賴耶是能藏,它又被第七識妄執為“我”,故是執藏。 法護等論師認為阿賴耶中有無始時來無漏種子,這是成佛之因,稱真如心,但在凡俗地充滿妄心,真如不現,入地後逐步修治妄心,在七地斷我執,失去阿賴耶名,從八地到十地末金剛智為稱異熟識,成佛時有漏已斷,只剩無漏淨識,轉識成為佛地大圓鏡智。 因此,第八識雖有無漏種子,但被稱作阿賴耶識時,以妄心為主,其中因有無漏真如心種,第八識就像一塊含金的礦石,但金礦石不等於純金,故不能把佛地的無漏智——一切種智和第八識心王混為一體。蕭平實時常稱“第八識如來藏”,正是犯了垢淨不分的過錯。 佛教理論是建立在嚴密的邏輯思辯基礎上的哲學理論。理解這種理論,首先必須具備哲學家的精細邏輯思辨能力,否則就像豬八戒掉入盤絲洞,會處處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蕭平實口若懸河,高談闊論的時候,忘記了佛教教義的邏輯思辨的特點,而使自己一次次陷入尴尬的困境。他的許多觀點,也許他自己認為十分精當而得意洋洋,但沒有一條能經得起邏輯思辨“放大鏡下”的觀察。這也是他低估了我藏傳佛教學術實力造成的錯誤。 蕭平實說:“以種種虛妄不實之言詞廣告,欲與顯密諸宗爭佛教正統,而教界普知彼等諸人於佛法之極度無知,難以理喻。”這一段話是蕭平實對密教的評論。但這段評論,我們將一字不差地回贈給蕭道長,做他自己的“墓志銘”。沒有比這更恰當的了。
“附佛外道”就是--除了自己和信仰自己的人,連自己的老師都是錯的,並極盡誣蔑曲解之能事,如蕭平實一流。
除了他們自己,蕭及蕭的弟子們,何嘗認為哪一個人不是外道?所以,他們恰恰是真正的外道。
承認了蕭和蕭的弟子們是正道,必然要把近千年來一切高僧大德判為外道,君不見蕭連自己的老師都不承認?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