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金無足赤。電腦,作為一種現代高科技的產物和電器設備,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高效與歡樂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有害於人類健康的不利因素。 電腦對人類健康的隱患,從輻射類型來看,主要包括電腦在工作時產生和發出的電磁輻射(各種電磁射線和電磁波等)、聲(噪音)、光(紫外線、紅外線輻射以及可見光等)等多種輻射“污染”。 [編輯本段]防電腦輻射誤區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由射線防護品生產廠商們炒作的電磁輻射危害人類生存的浪潮愈演愈烈,引誘了很多日用品的生產者跟風,向消費者不斷推銷號稱“世界領先科技”的防護用品,如:防電腦輻射的眼鏡、手套、面罩、上衣、褲子、甚至孕婦專用的套裝等等千奇百怪,自然化妝品的商家也不會放過如此良機,各種“防電腦輻射化妝品”被帶上高科技的花冠粉飾登場。讓我們從科學基礎知識的原理出發,探究這些“霧中花”的真實面容。 綜上所述,我們真正認清了電腦電磁輻射的實質,不被誇大的宣傳而扭曲真相。戳穿了所謂“防電腦輻射化妝品”的謊言,找到了電腦皮膚問題的對症美容康復之路。 電腦產生的“磁輻射”是什麼? 基礎物理學告訴每位中學生:當電流在導體中流動時,在其外部空間一定產生磁場,帶有一定能量的磁力線不停地從一個磁極流向另一個磁極,我們人類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天然的和人造的大磁場之中。如果磁場過強,就會對人體產生“磁污染”。 曾有文獻報道: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列出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五大影響: 一、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 二、電磁輻射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免疫系統造成傷害; 三、電磁輻射是孕婦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 四、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兒童的發育、骨骼發育,導致視力下降、視網膜脫落、肝髒造血功能下降; 五、電磁輻射雖然可使生理功能下降,女性內分泌紊亂,月經失調,但很多媒體把“磁污染”與正常生存的“磁效應”混為一談,應辨明的是:這些危害人體的問題源自於電磁過量的“污染”,適當應用電磁屏蔽材料的產品不會有這方面問題從很多環保資料提供的數據看:電腦在運行時,由機箱主體及顯示器發出的電磁波,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污染,不利於健康。 目前,國內對電子產品的輻射有了嚴格的規定,如強制執行的3c認證就是其中之一,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要在電腦設計中完全杜絕輻射並不現實。因此作為用戶,我們可以購買通過tco認證的顯示器、選擇大品牌廠商的機箱或應用特殊的專業防輻射材料的產品來避免電磁輻射問題。盡管電磁輻射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但只要掌握足夠的輻射知識和計算機的正確使用方法,我們完全不用為計算機的電磁輻射感到恐慌。 專家研究發現,其實凡是用電的日常家用設備都會產生電磁輻射,對人體有無危害,最重要的是要看輻射能量的大小。根據國際輻射防護協會和國際勞工組織的規定,電磁場的安全強度是0.2-0.4微特拉(這是24小時接觸計算機時的電磁場安全限),低於此強度對人體沒有危害。一些專門研究機構測試過計算機的電磁場強度,結果發現,緊貼熒光屏處電磁場強度為0.9,但離開熒屏約5厘米處,強度不到0.1,再遠一點至30厘米處(這是計算機操作者的身體與熒屏之間的習慣距離),其強度幾乎無法測出。此外,空間中的電磁波確實是無處不在的,但是在一般情況下,這種電磁輻射的強度很小,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我國頒布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規定了電磁輻射污染的設備和對人員影響的標准限值,只有當電磁波達到一定強度的時候,才需要重點保護。 [編輯本段]電腦輻射影響 因為電腦有一定的輻射源,[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