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順產,但產後65天仍惡露不淨, 42天產後檢查時是子宮體上下徑:52mm,子宮體左右徑: 51mm,子宮體前後徑:42mm,子宮內臘厚:6mm, 形態尚規則,輪廓光整,肌層內部回聲尚均勻,內膜線居中清晰. 子宮直腸窩未見明顯游離液性暗區. 左側卵巢左右徑:26mm,前後徑:20mm,右側卵巢左右徑: 24mm,前後徑:19mm,雙側附件區未見明顯異常回聲. 產後55天時到醫院看,吃了消炎和止血的藥,可仍不見好轉, 請問有什麼解決的辦法?該如何冶療?
您好,胎兒娩出後,自產婦陰道出的分泌物,內含血液、 壞死的蛻膜組織及宮頸粘液等,稱惡露。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不臭。 惡露可分為三種。一是血性惡露。這是產後第1~ 4天內排出的分泌物,量多,色鮮紅,含血液、蛻膜組織及粘液, 與月經相似,或稍多於月經量,有時還帶血塊。二是漿液性惡露。 這是產後第4~6天左右排出的,色淡紅,含少量血液、 粘液和較多的陰道分泌物,並有細菌。三是白色惡露。 這是在產後一周以後排出的較白或淡黃色的惡露,含大量白細胞、 蛻膜細胞及細菌,狀如白帶,但較平時的白帶為多。 每個產婦雖然都有惡露,但各人排出的量不盡相同, 平均總量約為500~1000毫升。 各產婦持續排惡露的時間也不相同,正常產婦約3周左右干淨, 如果產後2個月以上惡露仍淋漓不淨,則屬於惡露不淨。 常見的原因有子宮腔感染、子宮腔內有妊娠物如胎盤、 蛻膜等組織遺留、子宮復原不全。如果分娩一個月後惡露不淨, 同時伴有臭穢味或腐臭味,或伴有腹痛、發熱,則可能是陰道、 子宮、輸卵管、卵巢有感染;如果排出惡露量日漸增多, 顏色逐日變紅變深,或出現瘀塊,或有子宮出血、陰道創傷, 或有感染發生等,以致惡露持續不淨時,都要引起足夠重視, 並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以確保母體產後的健康。祝健康!
您好,胎兒娩出後,自產婦陰道出的分泌物,內含血液、 壞死的蛻膜組織及宮頸粘液等,稱惡露。正常惡露有血腥味,不臭。 惡露可分為三種。一是血性惡露。這是產後第1~ 4天內排出的分泌物,量多,色鮮紅,含血液、蛻膜組織及粘液, 與月經相似,或稍多於月經量,有時還帶血塊。二是漿液性惡露。 這是產後第4~6天左右排出的,色淡紅,含少量血液、 粘液和較多的陰道分泌物,並有細菌。三是白色惡露。 這是在產後一周以後排出的較白或淡黃色的惡露,含大量白細胞、 蛻膜細胞及細菌,狀如白帶,但較平時的白帶為多。 每個產婦雖然都有惡露,但各人排出的量不盡相同, 平均總量約為500~1000毫升。 各產婦持續排惡露的時間也不相同,正常產婦約3周左右干淨, 如果產後2個月以上惡露仍淋漓不淨,則屬於惡露不淨。 常見的原因有子宮腔感染、子宮腔內有妊娠物如胎盤、 蛻膜等組織遺留、子宮復原不全。如果分娩一個月後惡露不淨, 同時伴有臭穢味或腐臭味,或伴有腹痛、發熱,則可能是陰道、 子宮、輸卵管、卵巢有感染;如果排出惡露量日漸增多, 顏色逐日變紅變深,或出現瘀塊,或有子宮出血、陰道創傷, 或有感染發生等,以致惡露持續不淨時,都要引起足夠重視, 並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以確保母體產後的健康。祝健康
產後惡露不絕 分娩後,隨著子宮內膜、特別是胎盤附著處內膜的脫落和修復,含有血液、壞死脫膜組織等物經陰道排出,稱為惡露。最開始為含有大量血液及壞死的脫膜組織、量多、色鮮紅為紅色惡露,多在產後持續一周左右。以後顏色淡紅,含有少量血液,有較多壞死蛻膜、宮頸粘液、陰道排液稱為漿性惡露。以後顏色變白,含有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組織及細菌,稱為白惡露。如產後已三周,仍有血性惡露,稱為產後惡露不絕。多因產後子宮復原不佳,宮腔內有胎盤、胎膜殘留或有宮腔感染所致。 一、症狀 1.產後三周,陰道仍有紅色惡露排出。 2.如惡露有臭味,或伴有低熱、下腹疼痛、子宮復歸不良、或子宮有觸痛,則有宮腔感染。 3.b超檢查子宮復歸不良,宮腔內有組織時,為胎盤或胎盤殘留。 二、預防及預後 (一)、產後惡露不絕的預防 1.分娩前積極治療各種妊娠病,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貧血、陰道炎等。 2.對胎膜早破、產程長者或剖腹產後,給予抗菌素預防感染。 3.分娩後仔細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全,如有殘留者及時處理。 4.堅持哺乳,有利於子宮收縮和惡露的排出。 (二)、預後 如治療及時會很快痊愈,惡露干淨。如治療不及時,或身體抵抗力差,有可能會發生產褥期嚴重感染或遺留慢性盆腔炎。
產後惡露不絕 驗方一 組成:柴胡18克泡參2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炮姜5克益母草25克生姜10克甘草5克赤芍12克大棗12克 功用:理氣散寒,調和沖任,活血化瘀,溫宮止血。 主治:惡露不絕。症見惡露淋漓澀滯不暢,時來時止,挾塊色黯,小腹微脹痛。舌質兩邊瘀暗,苔白滑,脈沉弦。 驗方二 組成:黃芪黨參白芍白術鹿銜草升麻阿膠珠川斷遠志炙甘草?スτ茫?益氣養血,固守胞絡。 主治:流產後淋紅不斷,氣血兩虛型。症見流產(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後,淋紅淋漓量少,或多色淡,綿綿不斷,淨後數天復見少許,似淨非淨,無腹痛,面色蒼白,精神疲憊,頭暈腰酸,氣短,脈虛細,苔薄質淡。 驗方三 組成:生地12克熟地12克白芍12克麥冬15克山藥20克連翹12克制香附10克台烏10克木香6克女貞子20克旱蓮草24克烏賊骨15克茜草根12克冬瓜仁20克砂仁3克?? 功用:養陰清熱,理氣調沖止血。 主治:血熱氣滯,沖任虧損所致的產後惡露不絕。症見小腹脹,惡露淋漓不止,小便色黃,口干,舌質紅,無苔,脈弦數。
產後“惡露不淨”的處置方法 少數產婦,即使在正常情況下,惡露也可以延續到產後1—2個月,大部分產婦惡露在1個月時可停止。如果產後3個月惡露仍淋漓不淨,屬於惡露不淨,肯定有病理因素存在。常見的原因有子宮腔感染、子宮復原不良,最嚴重的並發症是絨毛膜癌。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病理現象,因而,如遇到產後惡露持續不淨時,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如果在1個月後,惡露不淨,同時伴有臭穢氣味或腐臭氣味,或伴有腹痛、發熱、也可能是子宮、附件(輸卵管、卵巢)、陰道有感染;如果排除惡露量逐日增多,顏色逐日變紅變深,或出現淤塊,都屬於異常現象,或有子宮出血,或有宮頸、陰道創傷,或有感染發生。這些情況應及時引起注意,並到醫院檢查治療。 《現代家庭急救指南》
惡露不絕的中醫療法 惡露是指分娩後子宮內殘余的血液和濁液。正常惡露一般3-4周應完全排盡,若過期仍淋漓不斷,即稱為惡露不絕。其辨證分型及藥膳調治如下: 一、氣虛型:惡露色淡紅,質稀無臭,時覺下腹下墜,神疲倦怠,少氣懶言,頭暈目眩,舌質淡紅,脈緩弱。治宜補益中氣,升陽固攝。 1.黃芪粥:黃芪30克,水煎3次,去渣合計,同粳米100克共煮粥,待熟加陳皮末3克,稍煮,入紅糖適量調食。每日1劑,連用5-7天。 2.參術芪米粥:黨參9克,白術18克,黃芪15克,水煎2次,去渣合汁,入粳米60克,煮粥食用。每日1劑,連服5-7天。 3.參芪歸棗膏:黨參50克,黃芪100克,當歸30克,大棗20枚,水煎2次,去渣合汁,加紅糖100克收膏。每次服20毫升,每日2次。 二、血瘀型:惡露量少,色紫黑,腹痛拒按,舌質紫黯,邊有瘀點,脈弦實有力。治宜活血化瘀。 1.益母草紅糖湯:益母草60克,煎湯200毫升,加紅糖50克,熱服。每日1劑,連服5-7天。 2.山楂紅糖茶:山楂50克,水煎去渣,取汁50毫升,加紅糖20克,飲服。每日1劑,連服5-7天。 3.紅花草糖水;紅花3克,益母草15克,水煎去渣,取汁50毫升,加紅糖20克,飲服。每日1劑,連用5-7天。 三、血熱型:惡露量多,色鮮紅或深紅,質稠而臭,面赤口干,舌紅脈數。治宜清熱解毒,養陰止血。 1.冬瓜皮赤豆茶:赤小豆、冬瓜皮各適量,水煎代茶頻飲,連服數天。 2.二冬膏:天冬、麥冬各250克,水煎3次,去渣合汁,加川貝母粉60克,煉蜜收膏。每服10毫升,每日3次。 3.蓮草茅根炖肉:旱蓮草、白茅根各30克,水煎去渣取汁,加瘦豬肉少許,用水3碗,煎至一半,日分3次服用。(作者:徐井芳)
產後惡露應何時干淨2002-03-2716:04:07 產後從陰道內排出的液體稱為惡露,也叫產露。惡露的成分有血液、粘液、壞死的蛻膜組織及細菌等,有腥味。根據產:後時間的不同,惡露的量和成分也隨之發生變化。一般在產後3~7天內為血性惡露,量多,色鮮紅,含有大量血液,粘液及壞死的蛻膜組織,有血腥味,以後隨著子宮內膜的修復,出血量逐漸減少,變為漿液性惡露,量減少,其色較淡,內含血液減少,宮頸粘液相對增多,且含壞死蛻膜組織及陰道分泌物和細菌。2~4周左右變為白色或淡黃色,形成白色惡露,量更少,不再有血液,一般持續3周左右停止。通過觀察惡露的性質、氣味、量及持續時間,可以了解子宮復原情況及其有無感染存在。如果血性惡露持續2周以上,量多,常提示胎盅附著處復原不良或有胎盤胎膜殘留,如果惡露持續時間長且為膿性.或有臭味,表示有宮腔內感染。如果伴有大量出血,子宮大而軟,常提示子宮復歸不良。
人流後惡露不淨的三種情況 有些女性在人工流產後會出現惡露不淨的情況,一般地講,人流後兩三天惡露就會干淨,很少超過10天,像20多天仍不淨者屬於不正常現象。 惡露不淨常見於三種情況: 是組織物殘留,可因妊娠月分較大,或子宮畸形、子宮肌瘤等原因,也可因手術操作者技術不熟練,致使妊娠組織物未完全清除,導致部分組織物殘留於宮腔內。此時除了惡露不淨,還有出血量時多時少,內夾血塊,並伴有陣陣腹痛。 是宮腔感染,可因人流後洗盆浴,或衛生巾不潔,或人流後不久即行房事,也可因手術操作者消毒不嚴密等原因致使宮腔感染。此時惡露有臭味,腹部有壓痛,並伴有發熱,查血象可見白細胞總數升高。 是宮縮乏力,可因人流後未能很好休息,或平素身體虛弱多病,或手術時間過長,耗傷氣血,致使宮縮乏力,惡露不絕。 由於症狀表現不一,治療也不盡相同,故應及時去醫院請醫生查找惡露不淨的病因,並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惡露是指分娩後由陰道排出的分泌物,它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組織及粘液等。 產後最初數天,惡露量多、色鮮紅,稱紅色惡露。1周後,惡露顏色變淡,稱漿性惡露;約2周後惡露呈淡黃色,稱白色惡露,持續2-3周。總之產後滿月時,惡露應當停止。當子宮復舊不良,或宮腔內有殘留胎盤、胎膜或感染時,惡露量增多,持續時間延長,並混有臭味。 產後惡露持續二十天以上仍淋漓不斷者,稱為“惡露不絕”。又稱“惡露不盡”或“惡露不止”。首見於《金匾要略·婦人產後病脈證並治》。隋《請病源候論》有“產後崩中惡露不盡候”,指出本病可由“虛損”或“內有瘀血”所致。對有瘀血患者,“不可斷之,斷之終不止”。《胎產心法》對本病的病因病機有了較全面的論述:“產後惡露不止,…··由於產時傷其經血,虛損不足,不能收攝,或惡血不盡,則好血難安,相並而下,日久不止。”又雲:“火動病熱,下血日久不止,此產後間有之實證。”《傅青主女科》立加減生化場為治。這些寶貴經驗,至今仍為臨床的重要參考。
【病因病機】 本病發生的機理,主要是沖任為病,氣血運行失常所致。因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惡露為血所化,而血源於髒腑,注於沖任。若髒腑受病,沖任不固;則可導致惡露不絕。其病因有氣虛、血熱、血瘀等。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