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風炝機是什麼正文

風炝機是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風炝機是什麼
 
為什麼十多年以來抽油煙機就是抽不干淨
因為傳統抽油煙機都是吊頂設計,為了炒菜的操作方便,其安裝高度一般均在700毫米左右。而風機的有效作用半徑一般在400毫米左右,這樣油煙在鍋面一產生,很大一部份就會四處漫延,進而污染櫥房環境,侵害家人健康,若要提高其抽吸效果,只有大大降低其安裝高度,但這顯然就無法炒菜了。所以傳統抽油煙機的安裝高度不能降下來。
十多年的使用效果也證明了沒有一款產品能把油煙抽干淨,以至在消費者的頭腦裡已經形成了油煙機抽不干淨是正常的,抽的干淨反而怪了的觀念。
為什麼一台新的油煙機使用半年左右抽吸效果就明顯降低,噪音也越來越大?

傳統油煙機在油煙過濾方面,均多是采用濾油網方式。有一層、二層或多層,另外還加裝了導油柱,濾孔有方形、菱形、圓形等,目的是寄希望於靠濾網把油煙擋住,但從這麼多年的使用情況來看,這種解決方案的效果非常差,有一著名品牌宣傳資料就坦誠告之;濾網即便小到0.01立方厘米時,仍有37%的油煙擋不住,而現在市面多數煙機的濾網孔均在0.04立方厘米左右,因而幾乎就是直接排放了,其結果就是污染煙機內壁,造成風機葉輪大量不均勻積油,風機轉動失去動平衡,故而抽吸效果自然就越來越差,其機械噪音也就越來越大。總之沒有有效的淨化功能是傳統煙機功效快速下降直至成為擺設的根本原因。

格林格抽油煙機的各項指標是什麼部門檢測的?

格林格旋流抽油煙機采用專利的雙曲面旋渦分離及風洞整流、上、下獨立分離等核心技術,將抽油煙機的整體性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經國家日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地址:廣州新港路226號,廣州日用電器檢測所)依據gb/t17713—1999標准對格林格吸油煙機的輸入功率、全壓功率、氣味降低度及油脂分離度進行了抽樣檢測。
各項指標分別如下:實測值備注

油脂分離度(油煙淨化率)90.5%即過濾器能把90.5%的油煙擋住
氣味降低度(油煙吸盡率)99%即能把鍋面產生的99%的油煙抽走
全壓效率24.5%能效比高
輸入功率176.2w(含兩個裝飾燈)弱檔80w。強檔160w


格林格抽油煙機99%的抽吸率及90.5%的淨化率是怎麼實現的?

格林格的油煙機采用時尚的弧形外觀設計,側面進風,靠牆安裝,緊貼鍋面,風機的有效作用半徑把鍋面完全覆蓋,並且通過專利的風洞整流技術,保證進風口離鍋面5厘米時,火苗卻不受一點影響,進而自然實現了將鍋面產生的99%的油煙抽走的效果。

煙機啟動後,經整流後的氣流按照先慢後快(進風口風速將近3米/秒)的規律進入過濾器後,經兩次雙曲面旋流分離,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使其90.5%的油煙吸附在分離器管壁上,進而自然隨管壁流到下面的油杯裡。只有不到10%的油煙進入機器內壁及風機。然後風機再進行第三次分離,這樣排到戶外的基本上就是比較潔淨的空氣了。
為此格林格在2005年8月5日獲得了國家環保總局授權中環聯合(北京)認證中心有限公司頒發的《中國環保產品認證證書,(編號:no090-04-448-0017-q0)及中國節能產品認證證書(no:sd10-0017-2005)

格林格抽油煙機的排風量只有每分鐘16.6個立方,但為什麼市面上很多排風量在每分鐘20個立方左右的油煙機的抽吸效果都遠不及格林格呢?

排風量是風機的指標,而油煙機的抽吸效果除與排風量有關外,更與其同鍋面的安裝高度有關。傳統煙機無論中式還是歐式大都采用吊頂式安裝,鍋面離煙機的進風口較遠(炒菜的操作需要),機器一經起動,首先進入風口的是位於鍋面上方左、右、前三個方向根本不需抽走的空氣,然後才是處於最下方的油煙,因而其真正用於抽油煙的有效排風量不及原標准值的三分之一。按市面上所標出的最大每分鐘23個立方的機器來看,其有效排風量不到每分鐘10個立方,而格林格煙機采用專利的風洞整流技術,側面進風,緊靠鍋面。每分鐘16.6個立方的排風量幾乎全部用於抽油煙,而火苗卻不受一點影響。從而實現了小排量高效率的抽吸效果。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側面進風的煙機產品,但它們仍然采用了高掛方式。遠離鍋面。其根本原因就是解決不了高度降低後抽吸效果好了,但火苗卻給人家弄滅了的難題。

為什麼格林格抽油煙機的噪音感覺上較大?

首先講煙機的噪音國家標准是按分貝計量,小於72分貝即可達標。我們是65-68分貝,而市面上有些品牌的噪音指標是按聲壓值來計量而非分貝,而用分貝標注本來就比用聲壓值大。
傳統煙機由於沒有有效的過濾手段,風機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因此其噪音隨使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並且其噪音主要是機械噪音,影響煙機的使用效果,而格林格采用專利的雙曲面及旋渦分離器將90.5%油煙有效擋住,故而風機得到有效保護,噪音的構成主要是風高速通過濾器時產生的風噪聲,對煙機的性能不會產生影響,並且不會隨使用時間的增加而增大。

格林格煙機是怎麼清洗的,方便嗎?

由於采用了專利的雙曲面油煙分離器。有效地使90.5%的油煙被阻擋住,因而機身內壁及風機幾乎不積油,上、下分離器可方便地取下來用普通洗潔精想怎麼洗就怎麼洗,普通家庭成員均能輕松勝任,無須花費請專業人士清洗,風機真正免拆洗。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
格林格是愛美女士和愛家女士的首選,再也不用為做完一餐飯後殘留在身上的油煙味道而煩惱了,也不會為清潔頑固的廚房油垢而頭疼了,炎熱夏天做完飯後滿身大汗的問題也不會再有了。從此可以輕松自如的享受家庭廚房的烹調情趣了。
 
實用的烹饪秘訣種種 

1.“炖”的方法和竅門
炖有兩種方法:
一、不隔水的炖:不隔水炖法是將原料在開水內燙去血污和腥膻氣味,再放人陶制的器皿內,加蔥、姜、酒等調味品和水(加水量一般可掌握比原料的稍多一些,如一斤原料可加一斤半到二斤水),加蓋,直接放在火上烹制。烹制時,先用旺火煮沸,撇去泡沫,再移微火上炖至酥爛。炖煮的時間,可根據原料的性質而定,一般約二、三小時左右。
二、隔水炖法:隔水炖法是將原料在沸水內燙去腥污後,放入瓷制、陶制的缽內,加蔥、姜、酒等調味品與湯汁,用紙封口,將缽放人水鍋內(鍋內的水需低於缽口,以滾沸水不浸人為度),蓋緊鍋蓋,不使漏氣。以旺火燒。使鍋內的永不斷滾沸,大約三小時左右即可炖好。這種炖法可使原料的鮮香味不易散失,制成的菜肴香鮮味足,湯汁清澄。也有的把裝好的原料的密封缽放在沸滾的蒸籠上蒸炖的,其效果與不隔水炖基本相同,但因蒸炖的溫度校高,必須掌握好蒸的時間。蒸的時間不足,會使原料不熟和少香鮮味道;蒸的時間過長,也會使原料過於熟爛和散失香鮮滋味。

2.炒菜保持鮮綠的心得
蔬菜在烹制時往往變成黃色,怎樣讓它保持鮮綠色呢?
1)蓋鍋要適時,如果一開始把鍋蓋得嚴嚴的,就會褪色發黃,據說這是因為蔬菜的葉綠素中含有鎂,這種物質在做菜時會被蔬菜的另一種物質——有機酸(內含氫離子)替代出來,生成一種黃綠色的物質。如果先炒或煮一下,讓這種物質受熱先發揮出來,再蓋好鍋蓋,就不會使葉綠素受酸的作用而變黃了。
2)若為了美觀,可在烹調時稍加些小蘇打或鹼面,能使蔬菜的顏色更加鮮艷透明,切不影響菜的營養價值。

3."炒"的學問:生炒、熟炒、軟炒、干炒的方法及要點
“炒”是最廣泛使用的一種烹調方法。適用於炒的原料,多系經刀工處理的小型丁、絲、條、球等。炒用小油鍋,油量多少視原料而定。操作時,切記一定要先將鍋燒熱,再下油。一般用旺火熱油,但火力的大小和油溫的高低要根據原料而定。操作時,依次下料,用手勺和鏟翻拌,動作要敏捷,關鍵的原則是斷生即好。它的特點是脆、嫩、滑。具體方法可分生炒、熟炒、軟炒、干炒等四種。
(一)生炒。也叫做火邊炒,以不掛糊的原料為主。先將主料放入沸油鍋中,炒至五、六成熟,再放人配料,配料易熟的可遲放,不易熟的與主料一齊放入,然後加入調味,迅速顛翻幾下,斷生即好。這種炒法,湯汁很少,原料鮮嫩。如果原料的塊形較大,可在烹制時兌人少量湯汁,翻炒幾下,使原料炒透,即行出鍋。
要點:放湯汁時,需在原料的本身水分炒干後再放,才能入味。
(二)熟炒。熟炒一般先將大塊的原料加工成半熟或全熟(煮、燒、蒸或炸熟等),然後改刀戌片、塊等,放入沸油鍋內略炒,再依次加入輔料、調味品和少許湯汁,翻炒幾下即成。熟炒菜的特點是略帶鹵汁、酥脆人味。
要點:熟炒的原料大都不掛糊,起鍋時一般用濕團粉勾成薄熒,也有用豆瓣醬、甜面醬等調料烹制而不再勾熒的。
(三)軟炒(又稱滑炒)。先將主料出骨,經調味品拌脆,再用蛋清團粉上漿,放入五、六戍熱的溫油鍋中,邊炒邊使油溫增加,炒到油約九成熱時出鍋,再炒配料,待配料快熟時,投入主料同炒幾下,加些鹵汁,勾薄熒起鍋。軟炒菜肴非常嫩滑,但應注意在主料下鍋後,必須使主料散開,以防止主料掛糊粘連成塊。
要點:主料要邊炒邊使油溫增加,炒到油約九成熱時出鍋,單獨再另炒配料,待配料快熟時,投入主料同炒……
(四)干炒(又稱干煽)。干炒是將不掛糊的小形原料,經調味品拌腌後,放入八成熱的油鍋中迅速翻炒,炒到外面焦黃時,再加配料及調味品(大多包括帶有辣味的豆瓣醬、花椒粉、胡椒粉等)同炒幾下,待全部鹵汁被主料吸收後,即可出鍋。於炒菜肴的一般特點是干香、酥脆、略帶麻辣。
要點:炒菜時菜的全部鹵汁被主料吸收後,才可出鍋。

4.電爐、平底鍋炒肉片的訣竅
如果肉片炒得老,是因為肉中的水份都淅出來了,為了盡量保持水份,肉事先必須用澱粉和勻,最好不加鹽,可加點醬油,而且要在下鍋前一刻加,一定要加點酒,因為外國豬不知吃什麼長大的,肉特別臊,酒可去味,再加點油,避免肉片互相沾連。
在國內炒菜用的是煤氣,炒鍋是兜底的,鍋壁受熱均勻,因而采用旺火、熱油肉下鍋後迅速翻炒的辦法,而北美有好多地方用電爐,炒鍋是平底的,平底鍋熱量全集中在底部,如按照老經驗的話,肉一下鍋就糊的糊、生的生,等生的都熟了,肉就老了,所以,用平鍋時不能讓油太熱,肉下鍋後用筷子散開、攤平,再用鏟子翻面,就像老外煎豬派一樣,等兩面都變色後盛起待用,其他菜該怎麼炒就怎麼炒,最後肉片入鍋,充份混合後即完成操作。
我剛做飯的時候,無論菜怎麼炒其中的肉片都老得像柴禾,後來采取這個辦法後,肉片再也不會老了,不信你試試。

5.調味料的使用規律
(一)液體味料
醬油:可使菜肴入味,更能增加食物的色澤。適合紅燒及制作鹵味。
蚝油:蚝油本身很鹹,可以糖稍微中和其鹹度。
沙拉油:常見的烹調用油,亦可用於烹制糕點。
麻油(香油):菜肴起鍋前淋上,可增香味。腌制食物時,亦可加入以增添香味。
米酒:烹調魚、肉類時添加少許的酒,可去腥味。
辣椒醬:紅辣椒磨成的醬,呈赤紅色黏稠狀,又稱辣醬。可增添辣味,並增加菜肴色澤。
甜面醬:本身味鹹。用油以小火炒過可去醬酸味。亦可用水調稀,並加少許糖調味,風味更佳。
辣豆瓣醬:以豆瓣醬調味之菜肴,無需加入太多醬油,以免成品過鹹。以油爆過色澤及味道較好。
芝麻醬:本身較干。可以冷水或冷高湯調稀。
蕃茄醬:常用於茄汁、糖醋等菜肴,並可增加菜肴色澤。
醋:烏醋不宜久煮,於起鍋前加入即可,以免香味散去。白醋略煮可使酸味較淡。
鮑魚醬:采用天然鮑魚精濃縮制造而成,適用於:煎、煮、炒、炸、鹵……等等
xo醬:大部份主要是由諸多海鮮精華濃縮而成,適用於各項海鮮料理。
(二)固體味料
鹽(低鈉鹽):烹調時最重要的味料。其滲透力強,適合腌制食物,但需注意腌制時間與量。
糖:紅燒及鹵菜中加入少許糖,可增添菜肴風味及色澤。
味精:可增添食物之鮮味。尤其加入湯類共煮最適合。
發粉:加入面糊中,可增加成品之膨脹感

[1] [2] [3] 下一页

高3.5厘米的葫蘆售價是多少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