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克(7.2克拉)以作卵形混合式切磨 電氣石-碧玺tourmaline化學組成:na(li,al)3al6(bo)3si6o18(oh)4晶系三方晶系硬度7.5比重3.06折射率1.62-1.64產地巴西、斯裡蘭卡、馬達加斯加碧玺又稱為電氣石,英文名稱tourmaline,是從古僧伽羅(錫蘭)語turmali一詞衍生而來的,意思為「混合寶石」。傳說碧玺的來歷是在西元1703年,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有幾個小孩玩著荷蘭航海者帶回的石頭,並且發現這些石頭除了在陽光底下出現的奇異色彩外,更驚訝這些石頭有一種能吸引或排斥輕物體如灰塵或草屑的力量,因此,荷蘭人把他叫做吸灰石。一直到西元1768年,瑞典著名科學家林內斯發現了碧玺還具有壓電性和熱電性,這就是電氣石名稱的由來。一直到現在,碧玺還常在科學上被用於發光強度與壓力變化的測定,在二次大戰當初,是唯一可以判定核爆壓力的物質,現在,則被廣泛運用於光學產業。而在中國碧玺這個名詞最早出現於清代典籍「石雅」之中:「碧亞麼之名,中國載籍,未詳所自出。清會典圖雲:妃嫔頂用碧亞麼。滇海虞衡志稱:碧霞碧一曰碧霞玭,一曰碧洗;玉紀又做碧霞希。今世人但稱碧亞,或作璧碧,然已無問其名之所由來者,惟為異域方言,則無疑耳。」而在之後的歷史文獻中也可找到稱為「砒硒」、「碧玺」、「碧霞希」、「碎邪金」等之稱呼。而我們現在稱呼的碧玺是我們珠寶行業慣用的名稱。傳說碧玺也是慈禧太後的最愛。據歷史記載,清朝慈禧太後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蓮花,重量為36兩8錢(約5092g)以及西瓜碧玺做成的枕頭,當時的價值為75萬兩白銀。另外在日本,某些日本機構研究由於碧玺具有熱電性(指在溫度變化下,將會在兩極產生電荷)及壓電性(對碧玺的c軸方向加壓,會在兩極的部位產生電荷),因此可以產生神奇的療效,提高自然治愈力,所以碧玺在日本也相當的受歡迎。對寶石而言,碧玺是族群的名稱,但若以gia(gemologicalinstituteofamerican)的分類下,碧玺可分為:紅色碧玺(rubellite)、綠色碧玺(verdelite)、蔚藍碧玺(indicolite)、黑碧玺(schorl)、紫碧玺(siberite)、無色碧玺(achroite)、雙色碧玺(bi-colored)、西瓜碧玺(watermelon)、貓眼碧玺(cat’seye)、鈉鎂碧玺(dravite)、亞歷山大變色碧玺(color-change)、鈣锂碧玺(liddicoatite)、含鉻碧玺(chrome)和帕拉依巴碧玺(paraiba)等十四種。而具有寶石級價值的碧玺幾乎都產自偉晶花崗巖,碧玺的產地分布很廣,但現在市面上的碧玺大多來自巴西,其他還有坦桑尼亞、肯尼亞、馬達加斯加、莫三鼻克、納米比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斯裡蘭卡、意大利、美國加州與緬甸,甚至中國大陸的新疆與雲南也有。1768年,瑞典著名科學家林內斯發現了碧玺具有壓電性和熱電性,所以碧玺又稱為電氣石。而在中國歷史文獻中也可找到稱為「碧霞希」、「碎邪金」等之稱呼,同時碧玺也是清朝慈禧太後的最愛。碧玺的強勁自由能量,能提高處事能力及自信心,並且其特殊的吸收性能量,可吸引愛情及友情的優質頻率。 據說碧玺晶體的顏色多達15種復色之多,顏色以無色、玫瑰紅色、粉紅色、紅色、藍色、綠色、黃色、褐色和黑色為主。其中更以通透光澤的蔚藍色、鮮玫瑰紅色及粉紅色加綠色的復色為上品。碧玺由於顏色鮮艷、多變而且透明度又高,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碧玺目前是僅次於鑽石、紅寶、藍寶、祖母綠的有色寶石之一。碧玺的品相跟其他水晶相同(其實也跟所有寶石珠寶相同^^),都是以顏色光澤、透明度、內含物、缺陷與否及重量作為評價與選購的依據。但由於碧玺具有易脆性,所以在佩戴的時候應注意避免撞擊。目前碧玺中以帕拉依巴碧玺價位最高,此特殊霓紅藍綠色調寶石首度在1989年於巴西paraiba州之小村落saojosedebatalha發現,由於其挖掘不易,晶體不大,加上近年來礦權不清,糾紛不斷,價位一直居高不下,尤其在日本極受歡迎,高級碧玺零售價可達每克拉美金2萬元。最近在巴西距舊礦約40公裡的北裡奧格蘭德之parelhas發現新的帕拉依巴碧玺礦,因此在市場爭相搶購下,價格再次飚升。至於在台灣的碧玺市場仍以紅色和綠色(俗稱的西瓜碧玺)最為暢銷。其中尼日利亞出產的紅碧玺為市場上的熱賣貨品;而坦桑尼亞的含鉻綠碧玺,其鮮艷可比擬祖母綠,也頗受歡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