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對橡子脫澀 橡子澱粉的脫澀增白試驗李萱,宋揚(合肥三中,安徽省生物研究所)橡子是山毛榉科多種植物的堅果的俗稱,橡子中澱粉...小木蟲不對該文獻的全文內容負責,歡迎協助我們監督管理,如果您對該內容有異議,請立即發郵件聯系通知管理員, 啤酒的營養價值
夏季是飲用啤酒的季節,但有些人擔心飲用啤酒是否有礙健康。其實,啤酒是以麥芽、大米、酒花、啤酒酵母和釀造水為原料,在不銹鋼設備中經過數周釀造而成的產品,不添加人工化學制劑、色素和防腐劑。因此,啤酒是上等的液體食品,適量飲用有益健康。 具體講,啤酒具有七個方面的功效:一是衛生。啤酒是由天然原料制成,並在絕對符合衛生標准的條件下產生的,是可靠的純天然食品。二是解渴。啤酒能刺激味覺分泌唾液而達到解渴的目的,另外,啤酒具有較高的水含量(90%以上),喝起來清火潤喉,夏日一杯啤酒,恰似清涼爽心頭,其感覺美不勝收。三是提神。啤酒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具有清新、提神的作用。適量飲用可減少過度興奮和緊張情緒,並能促進肌肉松弛。四是助消化。生產啤酒用的主要原料是大麥、醇類、酒花成分和多酚物質,能增進胃液分泌,興奮胃功能,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另外,它還可以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促進糖代謝,對糖尿病患者有利。五是利尿。啤酒中低含量的鈉、酒精、核酸能增加大腦血液的供給,擴張冠狀動脈,並通過提供的血液對腎髒的剌激而加快人體的代謝活動。六是減肥。在各種減肥方法中,啤酒能起到很好的減肥效果。這是因為它含有非常少的鈉、蛋白質和鈣,不含脂肪和膽固醇。對抑制體形的過快增長非常有效。七是防病。啤酒含大量維生素b族,特別是維生素b12維生素b2(核黃素)。維生素b12對抗貧血和調節大腦中樞神經代謝機制有一定好處。維生素b2對保護視力、抗治口唇炎、催乳有重要作用。 縱使啤酒有諸多好處,過量飲用仍會適得其反,如果無節制地濫飲,體內累積的酒精就會損壞肝功能,增加腎髒的負擔,心肌組織也會出現脂肪細胞浸潤,使心肌功能減弱,引起心跳過速;加上過量液體使血循環量增多而增加心髒負擔,致使心肌肥厚、心室體積擴大、心髒增大,形成“啤酒心”。長此以往可致心力衰竭、心律紊亂等。且過度飲用啤酒會引起酒精中毒,造成肝髒疾病。醫學家還發現嗜飲啤酒的人易患胰腺癌。因此,醫學營養學家建議:每人每天飲啤酒應不超過1.5升。喝啤酒時還要注意掌握幾個“最佳”: 最佳溫度:12度左右比較好。第一,在這個溫度調節下,啤酒特有的香氣可以正常地發揮出來;第二,在這個溫度下,酒裡面的二氧化碳會慢慢地作用,泡沫細膩豐富,同時會帶出酒香。溫度高了不行,二氧化碳很快消失,口感不好,溫度太低了也不好,影響香氣的揮發,從而使口感不好。喝啤酒時不要放冰塊,因為啤酒本身就已經很淡了,放冰塊會影響口味。 最佳口感:啤酒至少一口要喝到15毫升以上,就是要大口地喝啤酒,啤酒不宜細飲慢酌。要是喝少了就不能充滿口腔,酒在口中升溫,會加重苦味,感受不到啤酒特有的香味。 最佳環境:有條件的放在冰箱裡,一般儲存在陰涼的地方,避免日曬。切忌不能冰凍,不僅影響口感還會引起爆炸,反復地冷凍解凍對酒本身也不好。 最佳配菜:飲用啤酒時不宜與腌熏食品共餐,因為容易產生有害物質。一般宜同時食用水果及清淡菜肴,花生米是最好的啤酒酒菜。 市場上的啤酒種類繁多,有生啤酒、熟啤酒、干啤酒、無醇啤酒和保健啤酒等等。這些啤酒的成分不同,因為人的體質也有所不同,所以喝啤酒要因人而異。你可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有選擇的飲用,那會對你的身體更加有益。 生啤酒:比較適於瘦人飲用,生啤酒(即鮮啤酒)是沒有經過巴氏殺菌的啤酒。由於酒中的活酵母菌在灌裝後,甚至在人體內仍可以繼續進行生化反應,因而這種啤酒喝了很容易使人發胖。另外生啤酒中的鮮酵母可以促進胃液分解,增進食欲,加強消化,增加營養,對瘦人增強體質、增加體重也是有好處的。 熟啤酒:經過巴氏殺菌後的啤酒就成了熟啤酒,因為酒中的酵母已被加溫殺死,不會繼續發酵,穩定性較好,不會在胃中繼續繁殖,所以胖人飲用較為適宜。 低醇啤酒:低醇啤酒利用特制的工藝令酵母不發酵糖,只產生香氣物質,除了酒精,啤酒的各種特性都具備,滋味、口感都很好。適合於從事特種工作的人飲用,如駕駛員、演員等。這類啤酒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營養成分。人喝了這種啤酒不容易“上頭”,還能滿足“瘾君子”們的酒瘾。 無醇啤酒:普通的啤酒酒精度是3.5%左右,無醇啤酒一般酒精度控制在1%以下,不是說一點酒精含量都沒有。這類啤酒屬於低度啤酒,只是它的糖化麥汁的濃度和酒精度比低醇啤酒還要低,所以很適於婦女、兒童和老弱病殘者飲用。 干啤酒:這種啤酒源於葡萄酒,酒中所含的糖的濃度不同,普通的啤酒還會有一定糖分的殘留,干啤酒使用特殊的酵母使剩余的糖繼續發酵,把糖降到一定的濃度之下,就叫干啤酒。適合怕發胖和有糖尿病的病人飲用。 保健啤酒:這種啤酒除了酒精度低以外,還含有黃芪等多種中藥成分,能大大加快人們在劇烈運動後恢復體能的速度。因此,運動時喝保健啤酒比較適宜,它還適合那些喜歡喝酒但又對健康有顧慮的人。
白酒沒什麼營養成分,絕大絕大部分是能量!
白酒是中國傳統的蒸餾酒,為世界七大蒸餾酒之一。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總量的98%-99%),而溶於其中的酸、酯、醇、醛等種類眾多的微量有機化合物(占總量的1%-2%)作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質,卻決定著白酒的風格(又稱典型性,指酒的香氣與口味協調平衡,具有獨特的香味)和質量。
其中酸、酯、醇、醛等這些並沒有多少有營養的,只是香味而已,如果想有營養,可以喝藥酒哈!
現試驗證明白酒1/3熱量補償肝髒消化能量,2/3的熱量在肝外參加蛋白質、碳水化物等營養素能量代謝。乙醇化學能的70%可被人體利用,1克乙醇供熱能5千卡。飲適量白酒,使循環系統發生興奮效能。有失眠症者睡前飲少量白酒,有利於睡眠,並能刺激胃液分泌與唾液分泌,起到健胃作用。白酒有通風、散寒、舒筋、活血作用,例如紅花酒治療血淤性痛經症,龜肉酒治療多年咳嗽,蛇血酒補養氣血,桔子酒、桃仁酒治療腎虛腰痛等。
------------------------------------------ 順便提醒以下白酒裡的有害成分
在白酒生產中,必然會產生一些有害雜質,有些是原料帶入的,有些是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對於這些有害物質,必須采取措施,降低它們在白酒中的含量。
(一)雜醇油 雜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過高,對人們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強,能使神經系統充血,使人頭痛,其毒性隨分子量增大而加劇。雜醇油在體內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機體內停留時間較長。 雜醇油的主要成分是異戊醇、戊醇、異丁醇、丙醇等,其中以異丁醇、異戊醇的毒性較大。原料中蛋白質含量多時,酒中雜醇油的含量也高。雜醇油的沸點一般高於乙醇(乙醇沸點為78℃,丙醇為97℃,異戊醇為13l℃),在白酒蒸餾時,應掌握溫度,進行掐頭去尾,減少成品酒的雜醇油含量。
(二)醛類 酒中醛類是分子大小相應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低沸點的醛類有甲醛、乙醛等,高沸點的醛類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醛類的毒性大於醇類,其中毒性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種原生質毒物,能使蛋白質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在發生急性中毒時,出現咳嗽、胸痛、灼燒感、頭暈、意識喪失及嘔吐等現象。 糠醛對機體也有毒害,使用谷皮、玉米芯及麸糠做輔料時,蒸餾出的白酒中糠醛及其它醛類含量皆較高。 白酒生產中為了降低醛類含量,應少用谷糠、稻殼,或對輔料預先進行清蒸處理。在蒸酒時,嚴格控制流酒溫度,進行掐頭去尾,以降低酒中總醛的含量。
(三)甲醇 果膠質多的原料來釀制白酒,酒中會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對人體的毒性作用較大,4—10克即可引起嚴重中毒。尤其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於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白酒飲用過多,甲醇在體內有積蓄作用,不易排出體外,它在體內的代謝產物是甲酸和甲醛,所以極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發生急性中毒時,會出現頭痛、惡心、胃部疼痛、視力模糊等症狀,繼續發展可出現呼吸困難,呼吸中樞麻痺,昏迷甚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粘膜刺激症狀、眩暈、昏睡、頭痛、消化障礙、視力模糊和耳鳴等,以致雙目失明。 甲醇產生的數量與制酒原料有密切關系,為了降低白酒的甲醇含量,可采取以下措施: (1)選擇原料過熟的或腐敗的水果、薯類以及野生植物(如橡子),果膠質含量較高,用這些原料來釀酒,甲醇含量會高。應選擇含果膠質少的原料來釀酒,以便降低甲醇的含量。 (2)使用黑曲作糖化劑時,由於黑曲霉所含果膠酶較多,因此成品酒的甲醇含量也高。若使用黃曲作糖化劑,由於它所含果膠酶少,因而成品酒的甲醇含量也低。 (3)利用甲醇在酒精濃度高時易於分離的特點,可通過增加塔板數或提高回流比的方法,提高酒精濃度,把甲醇從酒精中提取出來。精餾時,若控制回流比在1∶10—1∶20,可把甲醇分離出來。例如含有0.18—0.2%甲醇的白酒,只要分餾出3%的酒精,即可把甲醇含量降低到0.12%以下。也可另設甲醇分餾塔除掉甲醇。
(四)鉛 鉛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重金屬,含量0.04克即可引起急性中毒,20克可以致死。鉛通過酒引起急性中毒是比較少的,主要是慢性積蓄中毒。如每人每日攝入10毫克鉛,短時間就能出現中毒,目前規定每24小時內,進入人體的最高鉛量為0.2—0.25毫克。隨著進入人體鉛量的增加,可出現頭痛、頭昏、記憶力減退、睡眠不好、手的握力減弱、貧血、腹脹便秘等。 白酒含的鉛主要是由蒸餾器、冷凝導管、貯酒容器中的鉛經溶蝕而來。以上器具的含鉛量越高,酒的酸度越高,則器具的鉛溶蝕越大。 為了降低白酒的含鉛量,要盡量使用不含鉛品金屬來盛酒或制作器具設備。同時要加強生產管理,避免產酸菌的污染,因為酒的酸度越高,鉛的溶蝕作用愈大。對於含鉛量過高的白酒,可利用生石膏或麸皮進行脫鉛處理,使酒中的鉛鹽[pb(ch3coo)2]凝集而共同析出。在白酒中加入0.2%的生石膏或麸皮,攪拌均勻,靜置1小時後再用多層絨布過濾,能除去酒中的鉛,但這樣處理會使酒的風味受到影響,需再進行調味。
(五)氰化物 白酒中的氰化物主要來自原料,如木薯、野生植物等,在制酒過程中經水解產生氫氰酸。中毒時輕者流涎、嘔吐、腹瀉、氣促。較重時呼吸困難、全身抽搐、昏迷,在數分鐘至兩小時內死亡。 去除方法:應對原料預先處理,可用水充分浸泡,蒸煮時盡量多排汽揮發。也可將原料曬干,使氰化物大部分消失。也可在原料中加入2%左右的黑曲,保持40%左右的水分,在50℃左右攪拌均勻,堆積保溫12小時,然後清蒸45分鐘,排出氫氰酸。原料粉碎得細,排除效果較好。
(六)黃曲霉毒素 麥類、大米、玉米、花生等由於霉爛變質,會污染上黃曲霉,有些黃曲霉菌會代謝產生出有毒物質,人們食用這些原料制成的食品後,會產生致癌物質,對於發酵食品尤其要引起注意。發酵食品中黃曲霉毒素(以黃曲霉毒素b1計)不得超過5微克/公斤。 對原料要采取妥善的管理措施,防止發霉變質,超過黃曲霉毒素允許量的原料不可直接使用。發酵用的菌種應經有關部門鑒定,確認無毒產生,才能使用。
(七)農藥 谷類和薯類在生長過程中,由於過多施用農藥,經吸收後,會殘留在果實或塊根中。在制酒時,這些有毒物質會進入酒體,特別是有機氯和有機磷農藥,更應注意。按衛生部規定,每公[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