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加工魚翅真假識別方法 如何鑒別真假魚翅 據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李主任介紹說,真魚翅干品是魚鳍狀,而人造魚翅干品多盤成粉絲狀,因此從外形上比較好分辨。而泡發後,真正的魚翅絲互相之間沒有膠著感,而人造魚翅的低級品會膠著在一起,比較脆,易斷;仿真程度高的雖然外形上與真品很像,但口感不像真品嫩滑如絲,更重要的是,人造產品是兩頭尖中間細,而真品每條絲都是從根部開始由粗變細的。另外,消費者在外品嘗魚翅一定要選擇有信譽的酒樓。
對於甫魚鳍仿制的魚翅的鑒別方法為:鲨魚翅的形狀,從根部到尖部的兩側和表面都是很光滑的,對著光看,翅針在肉裡是不規則的,根粗而尖細;而甫魚翅的翅針排列得十分整齊,翅針從根部到翅尖一般粗,中間還有十分規則的骨結。最重要的是,鲨魚翅從鲨魚身上割下來的時候,下端十分平整,與翅針形成垂直狀;而甫魚翅是人為加工的,下端一般不平整或成v形,與翅針不垂直,魚翅中間有一道道與針翅交叉的橫紋,交織成網狀。另外,用雙氧水泡過的干魚翅,在用水發時會產生泡沫。
另外,李主任提醒消費者,盡管真魚翅是補品,但食用魚翅也要適量。過量食用會造成營養過剩,引發消化不良、肥胖等症狀。孕婦、兒童處於特殊的生理階段,食用後更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疾病,對健康肯定不利。 在中國,清代時魚翅已列為“八珍”為一,“魚翅席”也列為高檔宴席的第三位了。
吃魚翅的簡史
通常認為吃魚翅始於明代。常被引用的是《本草綱目》(首刊於1590年)上的一句話:
“(鲨魚)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並肥美,南人珍之。”
明代關於魚翅的記載是較多些。如《潛確類書》上亦有這麼一段:
“湖(胡,或慮——引者)鲨青色,背上有沙鳍,泡去外皮,有絲作脍,瑩若銀絲。”
不過,如從以下兩段記述看,似尚有可討論之處。其一是《金瓶梅詞話》第五十五回,蔡京官邸中的管家在招待西門慶時,說了這麼一段話:
“都是珍羞美味,燕窩、魚翅絕好下飯。只是沒有龍肝鳳髓。”
《詞話》成書時間尚不明,但書前有萬歷丁已(1617)年之序,成書當更早,或早於《綱目》首刊之日的。另一事是明熹宗(1621-1627)喜歡吃用魚翅和燕窩、鮮蝦、蛤蜊等十幾種原料同作的“一品鍋”。這些,已證明明代時,魚翅在宮遷、官第已成常備了。
最早在還得算《宋會要》,記載了從海外輸入魚翅,由福建入口的事。
清代關於魚翅記述便更多了。成書於1813年的《調疾飲食辯》上說,“(鲨魚)翅剝去外骨,瑩白如料絲,不受調和,味殊淡”。作者章穆似乎對魚翅風味不大了解。刊行於1765年的《本草綱目拾遺》的作者越學敏則有點行家的樣子。他說:
“今人可為常嗜之品,凡宴會肴馔,必設此物為珍享。其翅干者成片,有大小,率以三為對。蓋脊翅一、劃水翅二也。煮之折(拆)去硬骨,檢取軟刺色如金者,淪以雞湯,佐馔,味最美。漳、泉有煮好剔取純軟刺,作成團,如胭脂餅狀,金色可愛,名沙刺片,更佳。”
現在,魚翅已更為多見了,為各菜系所常用,只是還只用於筵席。
魚翅的烹調應用
魚翅之所以被視為珍品,至少有三個原因:一為產量不多,國僅閩粵沿海有產,量少,還要進口一部分;二為配料必須高檔,因為它自身無顯味,倘玩鮮料,味同嚼蠟;三為烹制工藝復雜,常常成為廚師工藝水平的標志之一。
國各地烹制魚翅工藝不一,大致可分為廣東、潮州、四川、北京、揚州、湖南等六大流派。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魚翅菜式。盡管經過交流、融會,區別仍然有。例如粵菜作魚翅必用荸荠粉勾芡,可使湯汁清滑不膩,用菱粉便無此效果了。而粵東則重清炖,《清稗類鈔》“粵閩人食魚翅”條謂:“粵東筵席之肴,最重者為清炖荷包魚翅,價昂,每碗至十數金。閩人制者亞之。”
至於調味,魚翅適應的味型是廣譜的。它本身對味無挑剔,視配料而選擇。
發制的技法也不一,廚師各有其法,可以羅列出一大串。從略。
舊法之中,有些足資參考,為了利於探討,列舉幾則供研究。一為《隨園食單》的:“魚翅難爛,須煮兩日才能摧剛為柔。用有二法:一用好火腿、好雞湯,加鮮筍、冰糖錢許煨爛,此一法也;一純用雞湯串細蘿卜絲,拆碎鱗翅,攙和其中,飄浮碗面,令食者不能識其為蘿卜絲、為魚翅,此又一法也。用火腿者湯宜少;用蘿卜絲者湯宜多,總以融洽柔膩為主……”
二為《調鼎集》,有兩段:“魚翅拖蛋黃脍。鹿筋燒魚翅。雞冠油燒魚翅。蚌螯燒魚翅。核桃仁襯魚翅……蟹肉炒魚翅加肥肉條。野鴨燒魚翅。米果(北方叫江米條——引者)燒魚翅。魚翅脊切條脍加鴿蛋……魚翅須同配物煨得極爛方入味,每碗用半斤,用醬油、酒。”
“魚翅襯菜:……甲魚、雷菌襯。魚翅絲襯火腿、雞皮、去骨肥鴨……鴨皮、肥肉條煨炒魚翅……面條魚煨魚翅……”
第二段只選了一部分。三為《食品佳味備覽》,其中涉及魚翅的有下列諸條:“發魚翅只要濫(爛),不可發過。如發過即有臭味。”“魚翅以黃肉翅為最好。堆翅系發好的,最不好。”“揚州廚子做魚翅最好;保定府次之;天津又次之。”“燴魚翅必用糖。”
另外,此書所列的“今之八珍”中有魚翅。
四為《飲食須知》的,有兩條:“魚翅治淨,煮。切不可單拆絲,須帶肉為妙,亦不可太小。和頭(即配料——引者)雞、鴨隨用。湯宜清不宜湯濃,宜酒漿不宜醬油。”
“如法治淨,拆絲,同肉、雞絲、酒釀、醬油拌用,佳。”
這些文字都是清代的,可以反映出當時對魚翅的認識與烹饪工藝水平。其中,明顯地可見若干矛盾之處,也可見認識之不一致。
現在,盡管制作方法分有流派,但在制作步驟上大致是相似的。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三部曲,即發制、焖煨賦味、烹制成菜;另一類分兩步,即發制和煨焖成菜。兩類都須賦味,或靠配料之味,或賴湯水之味。烹制成菜交無定法,完全看各個技術水平的發揮了。
魚翅的營養與食療
魚翅作菜,不在其不顯的本味,而取出柔嫩腴滑且軟糯的口感,這種口感,滋潤、舒適而爽口,實在是飲食中後種享受。
這是由於魚翅乃是取自軟骨魚類的鳍中的軟骨。軟骨是一種略帶彈性的堅韌組織,由軟骨細胞、纖維和基質所構成。有機成分主要有多種蛋白如軟骨粘蛋白、膠原和軟骨硬蛋白等。魚翅軟骨含膠原較多,形似筋質,故又稱為翅筋,遇熱後可以膨脹軟化,甚至深化成功物膠。因而發制時要恰當掌握溫度與時間,以至軟硬適度即可,而且此時口感最佳。
這種口感,是人們所欣賞與追求的,將之列為珍品。相類似的許多烹饪原料,如魚皮、魚唇、燕窩、海參、鱿魚、蹄筋、銀耳等等,也具同樣特點,或被列為“八珍”,或視為高檔原料。口感,是肴馔中美馔佳肴的一個重要因素,對人們的食欲起著重要的影響。食欲處在良好狀態,對於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很大。這也許應當作為魚翅一個優點。
至於魚翅的營養價值,雖然干品含蛋白質高達83.5%,但由於缺少色氨酸,屬不完全蛋白質,吃了以後對人體不能發揮作用。因此,如果不取補充色氨酸的措施,營養意義就不大了。烹調應用中最佳的補充措施是選好配料,而魚翅是必須要加配料以賦味的。一般禽畜肉和蝦、蟹等,都含有較多色氨酸,與魚翅配有既賦予鮮美之味,又彌補缺少色氨酸的缺憾。這種配伍早已開始,可見中國烹饪的內在的科學性;也於是,使魚翅的高蛋白營養價值值得一提了。
中醫在應用實踐中,認識了魚翅的食療功效,認為它味甘鹹性平,可以益氣、開胃、補虛。綜合中醫籍的說法,魚翅能滲濕行水,開胃進食,清痰消魚積,補五髒,長腰力,益虛痨。《調鼎集》還說:“魚翅以金針菜、肉絲炖爛常食,和顏色,解憂郁,有益於人。”看來補益作用還真不錯,遺憾的是只能偶一嘗之,哪能經常服用呢。
據現代醫學報道,魚翅含降血脂、抗動脈硬化及搞凝成份。如患有冠心病,每天服魚翅粉1.5—3克,有防護作用。看來它對心血管系統疾患有防治功效,懼是症者,倒是可以常常吃一點的。
砂鍋魚翅 原料 水發魚翅500克火腿25克 水發玉蘭片20克水發香菇20克 油菜心15克雞湯1000克清湯150克 制法 1、火腿、玉蘭片切片,香菇撕小塊。 2、魚翅放涼水中用微火燒開撈入碗中。 3、砂鍋內油8成熱時下蔥絲、姜末,再放雞湯及調料,燒開後倒入盛魚翅的碗中,用旺火蒸至8成爛。 4、用蔥絲、姜末嗆鍋,放清湯、調料和魚翅,燒開後倒入砂鍋,移微火炖20分鐘,放油菜心上即可。 玫瑰花魚翅炒蛋 雞蛋6個,發好的魚翅100克,玫瑰花5朵,黃瓜2根,西紅柿3個,鹽8克,大油20克,白胡椒粉5克,蔥花10克。 、雞蛋打入碗中攪好,玫瑰花洗淨,放入雞蛋中,加入鹽、白胡椒粉。2、魚翅用手撕開,放入雞蛋中用筷子攪勻。3、炒鍋上火加油,燒至八成熟加入雞蛋炒熟即可。 4、黃瓜,西紅柿圍邊即可。 紅花丹參蒸魚翅 配方:紅花6克丹參6克桃仁3克川芎4克魚翅50克菜膽100克火腿肉50克紹酒10克蔥10克姜5克鹽5克 制作:1.把紅花、丹參、桃仁、川芎分別洗淨,裝入蒸杯內,加水50毫升,上籠蒸1小時,取出,去渣,留藥液待用。 2.魚翅發透,撕成絲狀。火腿切片,菜膽洗淨,切4厘米長的段,姜拍松,蔥切段。 3.把藥汁液、魚翅、紹酒、姜、蔥、鹽、菜膽、火腿肉同放蒸杯內,再加入雞湯100毫升。 4.把蒸杯置蒸籠內,用武火大氣蒸30分鐘即成。 食法:每日2次,每次服用1/2,一天服完,佐餐食用或單服 紅燒魚翅 主料:水發魚翅1000克、水發蹄筋200克,水粉芡15克 調料:鹽10克,料酒10克,醬油5克,味精1.5克,大油125克,白湯300克 1、將初步加工好的魚翅撕成批,蹄筋片開,用刀斬透切成佛手狀,分別在開湯中殺一下,瀝去水分。 2、鍋放旺火上,添入大油50克,油熱,添入白湯,放入蹄筋,稍微加入一些鹽水、料酒、醬油、味精和湯燒制。待菜入味,勾入流水芡,盛入碗內。 3、將鍋刷淨,再放旺火上,添入大油75克,油熱,添入白湯,下入魚翅,將下余的鹽水、料酒、醬油、味精和白湯一起加入,湯沸,勾入流水芡,待汁收濃,盛在燒好的蹄筋上。
瑤柱魚翅 原料 水發魚翅300克干貝100克紅、綠櫻桃適量火腿片適量 制法 魚翅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再用雞湯入味,然後取出裝入碗內,上置火腿、豬肘、雞、鴨肉塊,滗出原汁,翻扣在盤中央。 干貝下雞湯氽一下撈出,配上紅綠櫻桃,碼在魚翅周圍,原汁濾去雜質燒開,勾薄欠淋在魚翅上即成。
椰盅炖鮑翅
掌珠竹荪翅
天麻雞煲魚翅
蟹斗魚翅
魚茸魚翅
水晶魚翅 魚翅老雞鍋 主料:老母雞1只,魚翅干150克,豬腳1只,豬皮500克,火腿絲100克。 配料:鹽10克,豉油、麻油各10毫升,雞油100毫升,料酒100毫升,胡椒粉3克,香菜、姜、蔥各15克。 做法:1.魚翅浸發後洗去雜質。在沸水中加入姜、蔥、料酒,魚翅氽過,瀝干後,裝入紗袋並扎緊。2.母雞宰洗干淨,除去內髒、腳爪和尾臊,與豬腳、豬皮一同用沸水飛去血穢。3.用竹品墊鍋底,放下老母雞、豬皮、豬腳、魚翅、生姜、香菜頭段,加入適量沸水,用文火煲5~6個小時,至魚翅熟軟為止。4.將魚翅撈起,除去老母雞、豬腳、豬皮。原汁濾去雜質後,放入魚翅,加入鹽、豉油和雞油,並用澱粉勾芡,使湯汁變濃。5.調入麻油、胡椒粉、火腿絲和香菜,即可進食。
黃焖魚翅 配料: 水發黃魚翅>>1750克鴨子>>750克老母雞>>3000[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