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帶中存在著高效的消除臭味的物質,其消臭的效果是現有口臭抑制物黃酮類化合物的3倍,因此,患有口臭的人,常食海帶有消除口臭作用。此外,飲食清淡,多吃含有豐富的纖維素食物有利於清潔口腔,還應適當食用具有清熱化濕、避穢除臭之食品。如甜瓜子為末,口內含之;茴香作湯飲或生嚼;橘餅常嚼食;用蘇子煮水漱口;烏梅脯含化等,均有祛口臭作用。提高胃腸道中雙歧桿菌,可以治療口臭。大豆低聚糖、異麥芽低聚糖、低聚果糖等雙歧桿菌因子,對於治療口臭效果很好。 小兒口臭的中藥調理 在門診經常遇到口臭的孩子,可檢查口腔都沒有問題,多是消化不良導致的。小孩口臭一般可以用中藥調理,中醫將小兒口臭分為胃經有濕熱和食積兩大類。 胃經有濕熱 孩子表現為舌質紅、舌苔黃,口臭的同時伴有煩躁和睡不安穩等症狀,許多孩子還伴有大便干結。可在中醫師指導下,吃一些清熱燥濕藥。如栀子6克,二花10克,佩蘭6克,藿香6克,大便干者加2克大黃。煎的時候先加水泡20分鐘,煎15分鐘後,倒出藥汁,可加適量白糖服用。這個方子為3歲左右孩子一天的量,早晚分兩次喝。 食積型口臭 多見於1~6歲的城市孩子,與飲食不節、喂養不當有關。這類孩子長期食欲不振,面黃消瘦,但精神正常,用藥以消食和胃為主。3歲左右的孩子可用炒麥芽、神曲、焦山楂各10克,藿香6克,服用方法同上。中成藥可以配合消食化積的保和丸。 小兒口臭的預防 1、培養孩子從小重視口腔衛生的習慣,做到飯後漱口,早晚刷牙。 2、飲食要有規律。多吃蔬菜水果,粗細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 3、防止消化不良。當出現消化不良時,可適當服用一些助消化和胃腸動力藥。 4、注意預防並及時治療齲齒及排列不齊。少吃甜食,特別是睡前不吃甜食。 5、用中藥蘆根、薄荷、藿香煎液,或1%的雙氧水、2%的蘇打水、2%的硼酸水等,選擇其中一種含漱,可減輕或消除口臭。 老年人口臭的防治: 有些老年人口腔中往往有一股很難聞的臭味,口腔內產生臭味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1.口腔中有齲齒、殘冠或殘根等,食物碎屑附著在這些病變部位,經過口腔中細菌作用,食物殘渣發酵後會產生口臭。只要將齲齒、殘冠或殘根治療後,口臭就會消失。 2.口腔中有牙周疾病,特別是慢性牙周病形成盲袋,產生了慢性溢膿而發出臭味。這時應治療牙周病,消除盲袋,才能消除口臭。 3.口腔中發生了急性炎症,如急性牙周膿腫、第三磨牙冠周炎等,口腔中均有一些急性炎性分泌物,也會發生口臭,將這些疾病治愈,炎症消退後口臭也就消失了。 4.老年人牙周組織產生生理性萎縮,牙齒之間產生縫隙。進食後食物碎屑停留在牙齒縫隙中,經過口腔內細菌發酵後則產生臭味。所以要注意口腔衛生,做到早晚(睡前)刷牙飯後漱口,消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就可防止口臭的發生。 5.消化道疾病。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常有消化不良或消化道返流性疾病,可將胃內存留食物所產生的氣味從口中呼出,這也是產生口臭的重要原因。只要將消化道疾病治愈就會消除日臭。提高胃腸道中雙歧桿菌,可以治療口臭。大豆低聚糖、異麥芽低聚糖、低聚果糖等雙歧桿菌因子,對於治療口臭效果很好。 [編輯本段]消除非疾病引起的口臭: 一些金屬(如鉛、汞)和有機物中毒的病人口腔內會有異常的氣味。食用生蔥、生蒜及某些藥物口腔內亦可產生暫時性口臭。吸煙人的口腔中有一種特殊的臭味,煙草中的化學成分通過口腔及肺部吸收至血液中,然後又通過口腔鼻腔排出來,形成難聞的氣味。 口臭雖然不是一種單獨的疾病,但它往往影響社會交往,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過分傷感、自卑和不安。有了口臭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引起口臭的原因,如果是口腔局部因素引起的口臭,就應該刮除牙垢、牙石,治療牙龈炎和牙周炎,充填齲齒,拔除殘冠、殘根,去除不良修復體,將牙面上特別是牙間隙處的食物殘渣及菌斑徹底去除干淨。另外,還要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引起口臭的其他疾病,加強口腔衛生保健,口臭是可以消除的。 提高胃腸道中雙歧桿菌,可以治療口臭。大豆低聚糖、異麥芽低聚糖、低聚果糖等雙歧桿菌因子,對於治療口臭效果很好。 牛奶吃大蒜後的口氣難聞,喝一杯牛奶,大蒜臭味即可消除。 檸檬檸檬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的功效。可在一杯沸水裡加入一些薄荷,同時加上一些新鮮檸檬汁飲用,可去口臭。 金橘金橘對口臭伴胸悶食滯很有效,可取新鮮金橘5~6枚,洗淨嚼服。本方還具有芳香通竅、順氣健脾的功效。 蜂蜜蜂蜜具有潤腸通腑、化消去腐的功效,對便秘引起的口臭頗有效。 山楂山楂性酸,味微甘平,有散瘀消積、清胃、除口酸臭的功效。 茶葉用濃茶漱口或口嚼茶葉可除口臭。進食大蒜、羊肉等食物後口氣難聞,可用茶葉1小撮,分次置於口中,慢嚼,待唾液化解茶葉後徐徐咽下,療效頗佳。 導致口臭病有五大原因 1、肝火亢盛,耗神傷精,火氣上炎所致。 2、胃腸蘊積濕邪熱毒,心火亢盛,而上攻頭、目、口、喉,濁氣下行,邪結腸胃所致。 3、胃陰受損則津液不足,虛火上蒸;肺陰受損則氣逆上沖;精氣血受損則虛火郁熱內結,陰虛津虧所致。 4、脾虛氣滯,寒熱互結,升降失司所致。 5、氣候、精神、飲食因素,造成脾胃失節,而氣滯、食積;心情不舒致肝火犯胃,氣郁不舒所致。 口臭罪魁幽門螺桿菌 如何判斷患口臭肯定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呢?可根據醫療條件及個人經濟情況選擇診斷方法: (一)非創傷法:1、抽血查抗幽門螺桿菌抗體。2、c13—呼吸實驗:准確但價格高。 (二)創傷法:1、胃鏡檢查時行快速尿素酶測定。2、胃鏡時取活檢送病理進行嗜銀染色查幽門螺桿菌。 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方法很多,主要藥物有抑酸藥、抗生素及铋劑等。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療效高、副作用小的方案為宜。 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口臭的發生率較高,可隨抗幽門螺桿菌的有效治療,口臭減輕和消失。所以,您一家人不要過慮,正確治療會恢復健康的。 提高胃腸道中雙歧桿菌,可以治療口臭。大豆低聚糖、異麥芽低聚糖、低聚果糖等雙歧桿菌因子,對於治療口臭效果很好。 單純性口臭防治 因不注意口腔衛生或不良飲食習慣引起的口臭,就是單純性口臭。 防治方法: 1、進餐不宜過飽,尤其是晚餐; 2、少飲酒,過量酒易生胃火; 3、睡前不吃零食; 4、飯後漱口,睡前刷牙; 5、防治便秘,保持大便通暢。 中醫認為口臭是胃火或胃有濕熱的表現,常以中藥治療,效果良好。兒童可用藿香10克,煎成水劑,供一日量漱口用,一周即可。 成人舌紅而苔不膩者,服用瀉黃散:藿香9克,防風9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4克,焦栀子9克,煎服,每天1劑,7天即可。 舌苔膩者可服清胃散:焦栀子10克,生地10克,當歸10克,生甘草4克,谷芽、麥芽各9克,生山楂9克,煎服,每日1劑,7日即可。 [編輯本段]口臭並發症 引發口臭的主要原因是胃熱症、胃陰虛症,其中由胃熱症導致者居多, 口臭常並發牙龈腫痛、便秘、胃痛、消化不良、煩躁等症狀, 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肝炎、肺結核、糖尿病、癌症患者、接受化療者亦會產生強烈口臭。 醫學界認為:口臭的產生源於人體的各種急慢性疾病,如清代《雜病源流悄燭》中說:“虛火郁熱,蘊於胸胃之間則口臭,或勞心味厚之人亦口臭,或肺為火灼口臭。” 1、觀察顯示,重度口臭患者腸道大腸桿菌數量比其他人群高出至少200倍。 2、觀察顯示,重度口臭患者幽門羅桿菌數量比其他人群高出至少150倍。 3、重度口臭患者若不及時治療,胃炎、胃潰瘍、腸炎病情往往會明顯加重。 4、重度口臭患者若不及時治療,口腔菌群的數量將大大提高,牙周炎、牙龈炎、口腔潰瘍頻頻發生。 5、重度口臭患者極易產生便秘、痔瘡等。 6、重度口臭多年不愈,往往是胃癌的前兆。 口味異常須警惕 口味異常是指患者自覺口中的味覺異常,如酸、苦、鹹等感覺,這往往是髒腑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現代醫學認為,口腔出現異常,常常是消化系統的功能紊亂、消化腺分泌過多或過少引起的,病變器官常涉及胃、腸、胰腺、肝、膽等內髒。中醫認為,口腔出現異常,常常是肝、脾、膽、心等髒腑功能失調,如心氣不和、脾氣不運、肝膽濕熱等,因此患者口味異常變化常作為中醫診治疾病的辨證依據之一。口腔異味的常見種類主要有以下幾種: 口苦:口苦多由於情志郁結或五志過極化火,肝膽郁火內蘊,疏洩失職,膽氣上溢所致,表現為口苦心煩、口干欲飲,太息易怒、頭暈頭痛、目赤止眩、兩腹脹痛、小便黃、大便偏干、舌邊尖紅、苔薄或黃膩、脈弦數。宜清熱利濕。 口甜:又稱“口甘”,指患者常自覺口內發甜,飲白水也覺得甘甜,多由於脾胃熱蒸或脾胃氣陰兩虛引起。脾胃熱蒸者表現為口中發甜,口干欲飲,多食善饑,或唇舌生瘡,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而燥,脈數有力等,治宜清胃瀉火。脾胃氣陰兩虛者表現為口甜,不思飲食,口干欲飲不多,神疲乏力,脘腹作脹,便秘,小便黃短,舌質嫩紅少苔,脈細數無力等,宜補脾益氣、養陰生津。 口酸:多為脾虛肝乘所致,表現為口中覺酸,或吐酸嘔苦,或嗳氣太息,納谷不香,食後腹脘痞脹,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苔白,脈細弦或弦緩。宜健脾和胃,兼以平肝。口酸還常見於宿食停滯,納呆惡食,脘腹脹滿,便下不爽,舌苔厚膩,脈滑有力,當消食導滯。 口鹹:口鹹多主腎虛,但有陰虛陽虛之別,其共同症狀是腰酸腿痛、夜尿頻多、全身無力。腎陽虛則表現為畏寒肢冷,舌淡胖有齒印,脈細無力,當補腎壯陽;腎陰虛伴見咽干口燥、頭昏耳鳴、舌紅苔薄、脈沉細而數無力,宜補腎滋陰。 口辣:口辣是指口內常覺辛辣或舌體麻辣,如食辣椒樣感覺,常由肺熱或胃熱引起,肺熱者常見口味辛辣,鼻咽干燥,咳吐粘稠黃痰,煩躁口渴,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滑數等,宜清肺瀉熱。胃熱者常見口辣,口舌干燥,消谷善饑,胃脘灼熱,齒龈腫痛,大便燥結,舌質紅,苔黃厚,脈滑數等,宜清胃瀉火。 口淡:多為脾胃虛弱,表現為食不知味、神疲短氣乏力、脘痞腹脹、便溏、舌淡、脈緩弱。當益氣健脾和胃。 口膩:口膩是指口舌粘膩,滯澀不爽,甚則食不知味,多由寒濕困脾而引起。表現為口中粘膩,口淡不渴,不思飲食,胃脘滿悶,肢困乏力,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舌體淡胖,苔白膩水滑,脈濡緩等,宜健脾燥濕、芳香化濁。 口臭:口臭是指自覺或為他人所聞口中出氣臭穢。中醫認為,引起口臭的病因有三:一是胃熱上蒸口臭,伴見口渴飲冷,口舌生瘡糜爛,或牙龈赤爛腫痛,大便干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脈洪數等,宜清胃瀉熱。二是痰熱壅肺口氣腥臭,伴胸痛胸悶,咳嗽痰黃黏稠,或咳吐膿血,咽干口燥,舌苔黃膩,脈象滑數等,宜清肺化痰。三是腸胃食積口中酸臭,伴脘腹脹滿,嗳氣吞酸,不思飲食,苔厚膩,脈滑等,宜消食和胃。 第一階段:全面分解含硫蛋白:能激活胃部和口腔有益菌,有益菌,能使藥物有效成份直接滲透氣味分泌腺。促使腫脹的腺體萎縮,同時中和腺體分泌出來的二氧化硫氣味,從根源上解決口臭問題。 第二階段:快速清除厭氧菌:厭氧菌在微氧環境下活得最滋潤,甲硝唑片可抑制厭氧菌的存活。 第三階段:排出毒素杜絕復發:全面清除殺滅肺內污濁、毒素,激活肺泡活力,避免了腸胃污濁之氣入侵肺部,以及外部煙濁、粉塵、受污染空氣對肺髒組織的損壞,使人體呼吸之氣不斷吐故納新,長久保持清新、吐氣如蘭,杜絕口臭發生。 口香:多見於重症糖尿病。患者口腔中常感到有一股果味萦繞,必須立即去醫院治療,切不可大意。 【消除口臭十法】 1.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特別是注意剔除殘留在牙縫中的肉屑,這類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最易引起口臭。 2.平時注意保持口腔濕潤、勤喝水。 3.有頑固性口臭的人,應堅持每頓飯後刷牙。 4.積極治療引起口臭的疾病,如牙周炎、肝炎、胃病等。 5.吃飯時不要吃得過飽,飽食易引起口臭。 6.空腹時間不宜過長,長時間空腹易導致口臭。 7.因食用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