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脂肪溶劑,如加入輕汽油等,以提取作物中的油脂,然後再將溶劑蒸餾脫出,進而得到較純的油。浸出法目前在國外使用較多,屬於物理提取法,此法可使產品中無組織殘渣,游離脂肪酸的含量並不會增高。
壓搾法通常用於植物油的搾取,分“熱搾”和“冷搾”兩種。熱搾是將油料作物種子炒焙後搾取,氣味特香、顏色較深,產量較高。產品中存留的殘渣較少,容易保存。而冷搾的種子不加炒焙,所以氣味較差,但色澤好。兩種壓搾法均無溶劑殘留。
壓搾法的缺點是出油率較低,浸出法的缺點是食用植物油中的溶劑不容易完全清除干淨,而所用溶劑多為輕汽油,如果質量不純,會含有毒化合物如苯和多環芳烴等有害物質,消費者長期食用這種油,健康將遭到危害。
喻雨琴認為,區分標明這兩種制造方法的目的是通過嚴格限定標准,使消費者在購買油品時有更加明晰的質量等級參照。另外,使用浸出法生產的食用油其溶劑殘留量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准,新標准規定:浸出油溶劑殘留量限值為≤50mg/kg(三級油、四級油)。
二、新標准對成品油進行分級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油四個等級,從理論上講,這四個等級分別相當於原標准規定的:色拉油、高級烹調油、一級油、二級油。喻雨琴認為,新等級制度的實行,使得消費者能夠直觀地從產品標簽上比照其性價比,進而在選購時少一些盲目。
三、新標准要求標明用於制造油品的原料的原產地(國),如巴西等。另外還要求標明是否是轉基因產品,使用轉基因大豆制造的食用油必須標明“轉基因”。喻雨琴說,關於轉基因原料的問題,目前國際上爭論較多,反對使用轉基因的一方擔心重新組合的基因會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復雜、長遠的不利影響,而許多歐洲國家也借助轉基因作為構築壁壘的借口。新標准要求表明是否轉基因,目的也是為了給消費者一個選擇的參照。
消費新時代是否真切到來
今年5月,“金龍魚”又推出了全新的第二代調和油,以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1∶1∶1的比例打出了食用油健康新概念。而前段時間電視中更是熱播的吳小莉的“金龍油1:1:1”廣告口號,這使得金龍油一時間成為廣大消費者津津樂道的對象,而食用油業界對此也展開了激烈爭論。
良友海獅油脂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唐萍華認為,食用油主要由各種脂肪酸構成,而脂肪酸的不合理攝入,可能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抑郁症、癌症等多種疾病的發生。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曾經提出膳食脂肪酸的建議是,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為1∶1∶1。因為各種食用油脂肪酸比例不一,專家建議應該多種食用油輪換食用,這樣更有利於健康。而實際上金龍油的所謂的1:1:1概念並不是世衛組織所提出的比例,它在成分上是有出入的。談到許多消費者喜歡調和油,唐萍華認為,調和油因為摻入了多種不同成分的油,因此口味比純粹單一的油較香,但實際上它並不比市面上的大豆油、花生油好多少,相反這只是一種從口味角度考慮的做法。國家對於調和油標准的制定工作目前已經進入實質階段,不日也將出台,到時候市場和商家的各種做法將進一步得到規范。
唐萍華認為此次新標准的實施對企業提出了要求,它的作用之一就是進一步壓縮不合格小企業的活動空間,它對於技術雄厚且守法的大企業並沒有什麼影響。而市場油價的高低實際上是受到國際原料市場與國內消費需求的諸多因素的影響,海獅做為國有企業產品必定會在穩定市場方面發揮作用,今後消費者也沒有必要因為什麼風聲進行搶購囤積。新標准的實施,將有助於屏棄各種虛假的廣告口號,進一步幫助、引導消費者養成產品質量意識和健康的消費觀念。
如何選用食用油,如何鑒別食用油的質量呢?
專家說,從維護人體健康出發,選擇食用油,可少吃動物油,提倡吃植物油,尤其多吃茶油、橄榄油、菜籽油。吃油的量一般提倡每人每天不要超過25克(半兩),每月每人不要超過750克為宜。
在偽劣品鑒別方面,老百姓要留心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情況。消費者在購買食用植物油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鑒別:
一看色澤:一般高品位油色淺,低品位油色深(香油除外),油的色澤深淺也因其品種不同而使同品位油色略有差異。
二看透明度:一般高品位油透明度好,無渾濁。
三看有無沉澱物:高品位油無沉澱和懸浮物,黏度小。
四看有無分層現象:若有分層則很可能是摻假的混雜油(芝麻油摻假較多)。
五聞:各品種油有其正常的獨特氣味,而無酸臭異味。
六查:對小包裝油要認真查看其商標,特別要注意保質期和出廠日期,無廠名、無廠址、無質量標准代號的,千萬要特別注意,不要上當。
事實上沒有「最好」的食用油,因為每種油各有優缺點,「營養」與「安全」常無法得兼,應視用途來選油才恰當。
油脂的主要成分有三: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目前民眾多半已熟知,不飽和脂肪酸較益健康,以為油脂愈不飽和就愈好,卻忽略了愈不飽和、油品也愈不穩定的特性。
不飽和脂肪酸有許多不穩定的碳離子,只需80大卡能量,就足以激發其游離狀態,成為「自由基」,導致老化、癌症、心血管疾病發生;所以,不飽和油若經煎、炒、炸等高溫烹調,接觸氧氣或曝曬紫外線,都易產生自由基,變得不安全。
相較下,飽和脂肪酸的碳離子都牢牢結合在一起,不輕易產生自由基,以國人高溫烹調的習慣來說,安全性較不飽和油高;但飽和油的缺點即在,它會轉化成膽固醇,導致血脂過高、引發心血管病變,所以飽和油雖穩定,卻不符營養原則。
既然飽和、不飽和都有缺點,那我們究竟能吃什麼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或許是較折衷的選擇,它的穩定性較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又不像飽和脂肪酸易累積膽固醇,甚至可產生較多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即好膽固醇,有助清除血管壁上的脂質。
最好的用油方式,應視用途選擇油品,例如,涼拌以不飽和油為佳,且宜添加抗氧化物質,以防不穩定、產生自由基;而煎炸等烹調,溫度高達攝氏175~200度,就應選較安全的飽和油,避免油品裂解,出現自由基;若想用一種油應付所有用途,則可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兼顧營養與安全。
沒有那麼麻煩了 超市大把 選名牌的絕對沒錯我還是覺得沒有那麼麻煩,超市裡面什麼樣的食用油都有得賣啊 沒必要管那麼多的,一般的油只是原料上的不同,味道上的差別,食用多了都不好的. 現在新出來的玉米油,對心腦血管有好處,建議購買. 不過最好的要算橄榄油和葡萄籽油,這兩種油高溫做油炸食品時,不會產用致癌物,多食用不會對身體有害,而且營養豐富,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胃病,等很多疾病都有幫助,還可以美容.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太高. 由各種食用香料和許可使用的附加物調合而成,用於使食品增香的食品添加劑。附加物包括載體、溶劑、添加劑。載體有蔗糖、糊精、阿拉伯樹膠等。食用香精的調香創作主要是模仿天然瓜果、食品的香和味,注重於香氣和味覺的仿真性。<br>食用香料在食用香精中所占比例很小,但需進行一定的安全、衛生評價,符合有關衛生法規的要求後方可使用。食用香精品種很多,按劑型分為固體和液體。固體香精有微膠囊香精等。液體香精又可分為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和乳化香精3類。此外,也可按香型和用途分類。<br>微膠囊香精是將香料與包裹劑(如改性澱粉等)通過乳化、噴霧干燥制成,有防止氧化和揮發損失的特點,主要用於固體飲料、調味料等的加香。水溶性香精是用蒸餾水或乙醇等作稀釋劑與食用香料調合而成,主要用於軟飲料等的加香。油溶性香精則是用丙二醇等與食用香料調合所得,主要用於糖果、餅干等的加香。乳化香精是由食用香料、食用油、比重調節劑、抗氧化劑、防腐劑等組成的油相和由乳化劑、著色劑、防腐劑、增稠劑、酸味劑和蒸餾水等組成的水相,經乳化、高壓均質制成,主要用於軟飲料和冷飲品等的加香、增味、著色或使之混濁。<br>食用香料是發展食用香精的基礎,其發展的重點趨向於天然香料和(或)仿同天然香料。近年來國內外相繼合成一大批新的含氮、含硫和含氧雜環類的食用香料,如吡嗪、噻吩和呋喃類化合物等,並進一步配制成不同香精,用於各種方便食品、人造食品如人造牛肉、豬肉、雞肉和海味類食品等,促進了食品工業的發展。<br>食用香精是參照天然食品的香味,采用天然和天然等同香料、合成香料經精心調配而成具有天然風味的各種香型的香精。包括水果類水質和油質、奶類、家禽類、肉類、蔬菜類、堅果類、蜜餞類、乳化類以及酒類等各種香精,適用於飲料、餅干、糕點、冷凍食品、糖果、調味料、乳制品、罐頭、酒等食品中。食用香精的劑型有液體、粉末、微膠囊、漿狀等。<br>1、標准管理體系<br>管理體制----統一管理與分工負責相結合。<br>標准體制----分為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和企業標准四級<br>標准性質----強制性標准和推薦性標准。<br>標准制定程序----分為九個階段:預階段、立項階段、起草階段、征求意見階段、審查階段、批准階段、出版階段、復審階段、廢止階段。<br>標准代號----gb(國家標准)、qb(輕工行業標准)、db(地方標准)、q(企業標准)。<br>技術委員會----我國現有260個專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食用香料香精行業所屬的技術委員會有兩個,分別是:<br>sac/tc257/sci----全國香料香精化妝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香料香精分技術委員會。<br>sac/tc11/sci----全國食品添加劑標准化技術委員會食品香料分委員會。<br>2、食用香料香精標准<br>總數----83個(由sac/tc257/sc和sac/tc11/sci歸口),其中:<br>方法標准39個。<br>產品國家標准24個。<br>產品行業標准20個。<br>另外正待報批產品行業標准3個。(麥牙酚、鹹味食品香精和甲基環戊烯醇酮)。<br>3、我國的食用香料香精標准法規和管理<br>強制性國家標准----gb2760。<br>分類----天然、天然等同和人造香料三大類。<br>形式----肯定表。至2004年已列入gb2760的食用香料共有1293種,只有列入此表的食用香料才允許使用。對於尚未列入者,企業應進行申報。<br>4、申報程序<br>企業提出申請並附相關資料。<br>sac/tc11/sci秘書處負責受理、審核。<br>sac/tc257/sci和sac/tc11/sci年會預審。<br>sac/tc11/sci年會審查。<br>衛生部批准。<br>5、結論<br>食用香精的安全決定於原料,只要對原料的安全把好關,香精的安全就有保證。<br>國際上對食用香料的立法和管理主要依靠行業組織,而非政府。<br>行業自律是食用香料管理的基礎。<br>我國對食用香料的立法工作完全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br>加強標准化工作,多制定一些配套的食用香料產品標准。<br>增強與國際組織的溝通,及時了角和掌握信息。<br>食用香料法規標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