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病蟲害防治:放養後的4-7月每15天在環溝內潑灑一次生石灰,每次2公斤/畝,8-9月每20天潑灑相同數量的生石灰一次,使稻田間水的ph值保持在6.5-8之間。同時根據養殖蟹常發生的纖毛蟲病,細菌性病,抖抖病等不同病害而對症下藥防治。纖毛蟲病:用甲殼寧0.2克/米3或c型魚蟲寧2克/米3稀釋後全環溝內潑灑,發病嚴重時加大1倍劑量使用兩次,每隔7天一次。抖抖病:用2-3克/米3的蟹寧全溝潑灑。同時內服1-2%蟹寧添加量的飼料投喂,連續3-5天即可。 4、巡回檢查:每天早、中、晚各巡回檢查一次,主要看水色、查水溫以及蟹的生長活動,攝食等情況,以決定投餌量及注水量。同時查看田埂、農膜、進出水口等防逃設施是否完好。若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 四、水稻種植 水稻於6月上中旬插秧,種植品種主要是以適宜本地區的“408”、“201”、“203”等優質稻為主。 五、養殖收獲 稻田中華絨螯經過150天左右的養殖,於9月上中旬開始起捕,分2-3次捕獲結束,平均每畝產中華絨螯蟹23.8公斤平均單重130.2克/只,最大單重218克/只。平均畝產優質稻谷452公斤。養殖的中華絨螯蟹主要采取公司+科技+基地+農戶,產供銷一條服務的運作模式,產品在內地中華絨螯蟹未上市之前的中秋和國慶節消費高峰期上市銷售,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http://www.agrisci.com/practicality/200408020164.shtml
http://www.ffrc.cn
http://www.coi.gov.cn/scyz/yzxx/135611.htm
<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 http://www.coi.gov.cn/scyz/yzx 目前,養殖蟹是水產業中很好的一個項目。 淡水中養殖的主要良種蟹是“中華絨螯蟹”,種苗基本解決,養殖技術成熟。建議你到書店去找本資料看看。單靠這裡的回答會有很大的風險。 具體有:池塘要求,水管理,防逃,放養密度,病害防治等一系列知識。 祝你成功。不同的螃蟹食物也是不同的。一般有小的魚蝦,腐物,微生物。
不知道你是養殖還是當寵物?
一、水面的選擇 水質良好無污染、水草豐茂、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周邊治安秩序良好、不易被水淹沒的封閉型湖泊均可。 二、苗種的選擇 螃蟹養得好不好的關鍵是要選擇優質的種苗,才會有良好的效益。建議選購正宗的長江系蟹種,大湖放養蟹種規格為100-200頭/斤為佳。 三、放養方式 1、放養量:每畝只宜投放蟹苗50-100頭。放養量過多會影響成蟹規格,破壞湖泊生態平衡,放養量過少會影響生產效益。 2、放苗時間:最好選擇元月至3月份氣溫較低時放蟹苗。因太早或太晚氣溫較高不利於蟹苗的運輸;同時太早放苗會影響湖區的冬撈和冬撈時影響蟹苗的成活率。如太晚放苗會影響蟹苗的正常生長,因蟹苗放湖後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新的生長環境。 3、暫養:放苗前在大湖裡選擇一塊水底平坦、便於管理的地方用網布插一個圍欄,圍欄的大小視放苗的多少而定(一般畝放2-3萬苗,不宜過多)。蟹苗運到後不直接投入大湖水面,而是將蟹苗投放於圍欄暫養圈中,待到5月份左右,大湖水草已經豐茂時再將暫養圍欄拉開把蟹苗放入大湖(蟹苗放入暫養圍欄後要及時投放餌料喂養)。 四、除野、割菱、鏟蓮 除野:准備養蟹的湖泊在放苗前必須加大野雜魚的清除力度,減少螃蟹敵害。除野同時必須減少草食性魚類的投放,以防破壞湖泊生態平衡。減少爭食性魚類投放達到提高螃蟹的產量、增加效益的目的。如我縣密泉湖,以前水草豐茂、資源豐富,承包者求利心切,在放蟹苗的同時還投放大量草魚種,使原本船都行不動的水草資源不到當年的七月份便一顆草不見,年終螃蟹、魚的規格都不大,減產減收,得不償失。 割菱:菱是一種水生植物,少量生長於湖泊還有利於螃蟹生產,反之則會影響螃蟹、魚的生長。如我縣西溝湖在發展養蟹過程中就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初春湖裡只是零星分布著一點野菱;養殖戶見湖裡的水草不多想留著供螃蟹本息生長。沒想到6、7月份便很快蔓延至全湖,這時再組織人去割除時已經無能為力。8、9月份高溫時期由於其覆蓋全湖,致使湖水缺氧造成大量的魚、蟹死亡,後捕獲的成蟹體色黑、品質下降,拿到市場銷售別人以為是污水塘裡養出的蟹,從而壓級壓價,損失慘重。 鏟蓮:野菱生長速度快,如有3、4月份不及時將其鏟除,將會蔓延至大水面,蓮覆蓋下的水溫不高,螃蟹鑽到蓮下,因積溫不高從而影響螃蟹的正常生長,嚴重的是影響巡湖行蟹和成蟹捕撈。 五、生產管理 1、建好防逃設施:沿湖溝汊有側水流下的必須建好防逃圍網。進出水口更加固加牢防逃設施,設置信息地籠。 2、嚴禁下湖絞草:蟹種下湖後,嚴禁周邊村民下湖絞草;以免影響螃蟹的正常生長蛻殼,或絞草時將蟹苗絞在水草中帶走,造成不必要的人為損失。 3、搞好防逃、防盜:平時應加強湖區巡查,堅持每天檢查1次防逃設施,早晚各收取1次信息地籠,以便了蟹螃蟹逃逸與生長情況,做好記錄。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盡量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下雨時要重點注意檢查,不能有半點馬虎意識。特別是自7月中旬螃蟹即將成熟時,更應增派巡湖人手,搞好防逃、防盜工作。在自己內部加強防范的同時,更應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請求加大盜、搶魚蟹的打擊力度。 4、提高工作效力:如湖面較大,應購置快艇、對講機(手機)、望遠鏡、夜視儀等一些管理工具,以便提高快速應變能力,及時處理有關問題。 六、捕撈與銷售 1、捕撈:螃蟹養殖效益的好壞,捕撈也是生產中一個重要環節,因螃蟹的捕撈是有時間性的,就那麼幾天高峰。近幾年我縣大巖湖、恩姑台等湖都有過此類慘痛的教訓。正宗的長江蟹苗一般在九月的“白露節”開始捕撈,而有些養殖戶認為還有一部分軟殼蟹,有的還在蛻殼生長因而未及時組織捕撈,等全部長硬了再去捕撈,等全部長硬了再去捕撈時已經晚了,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因此捕撈時間不能千篇一律在常規的“白露節”,有可能提前十天半月甚至一個月,也有可能推遲十天半月,當然也就是視螃蟹的成熟度隨機而定。 2、銷售:所有養殖戶都希望自己的豐收果實能賣一個好價錢,然而往往事與願違。有些養殖戶認為自己成蟹品質好,目前上市賣不到好價錢,不劃算,於是就想辦法把撈獲的成蟹暫養起來等價格上揚合適時再出售,但是在暫養過程中有死亡、逃逸、暫養設施投入、投餌、工資等費用開支,到頭來價格不價未漲,反而較剛捕撈時的市價還要低,沒辦法只有咬牙忍痛銷售,不僅沒有賣到好價,反而還增加了費用。總之,望大家在銷售時要及時了解市場行情和信息,在銷售動作中酌情掌握。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