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姜為什麼會產生黃樟素呢? 皮是涼的,姜是熱的 生姜別去皮涼熱正適宜生姜不僅是一種常用的調味品,而且是一味常用中藥,大多數人都知道生姜肉性味辛溫,具有發表散寒、溫胃止嘔、消痰止咳的功效,凡陰虛內熱及癰瘡腫毒者應忌食。但很少有人曉得生姜皮性味辛涼,與生姜肉藥性正好相反。 因此,食用生姜或藥用生姜時,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之說。為了保持生姜藥理作用的涼熱平衡,一般食用生姜可不必去掉姜皮,而藥用時則應對症而選擇。 生姜皮莫丟掉 生姜皮莫丟掉生姜是菜肴中常用的佐料。但有些人食用時往往習慣地把皮刮去,這種吃法是很不科學的。其實,生姜的藥用功能有相當部分集中於姜皮內。據{本草綱目}和{醫林纂要}等古醫書中記載:姜皮性味“辛、涼、無毒。”煎水內服用具有“消浮腫、腹脹,和脾降肺,退虛熱”之功,故此,要食用生姜時不必棄去姜皮,只要洗淨即可。 生姜 --------------------------------------------------------------------------------
http://www.519eat.com 更新時間:來源:519健康飲食 生姜又稱鮮姜,黃姜,有獨特的辛辣芳香,是一種常用的調味品,它能使各種菜肴鮮美可口,味道清香。吃飯不香或飯量減少時吃上幾片姜或者在菜裡放上一點嫩姜,都能改善食欲,增加飯量,所以俗話說:“飯不香,吃生姜”。 營養功效:生姜的辣味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姜酚三種,它們具有一定的揮發性。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幫助消化,有健胃的功能。生姜還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的功效,著涼、感冒時熬些姜湯喝,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生姜可治暈車暈船:生姜一片貼於肚臍,外貼一張傷濕止痛膏,有明顯的緩解作用。生姜也是傳統的治療惡心、嘔吐的中藥,有“嘔家聖藥”之譽。據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生姜還有抗衰老,護心髒、預防膽結石等多種奇效。 食而有道:每次10克左右。食用過多則大量姜辣素在經腎髒排洩過程中會刺激腎髒,產生口干,咽痛、便秘等症狀。生姜有解毒殺菌的作用。吃松花蛋或魚蟹等水產時,應放上一些姜末、姜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年斑”。有內熱者忌食。爛姜、凍姜不要食用,因為姜變質後會產生致癌物。 精選妙藏:優質生姜應完整飽滿,節疏肉厚,無須根,無損傷,無爛頂。無黑心。生姜喜陰濕暖,忌干怕冷。適宜存貯溫度為12~15℃。生姜的妙用 1.治某些皮膚癬。將生姜切成片和力擦患處,每日2~3次。 2.治未破皮的凍瘡。切幾片生姜,放在適量的白酒內煮沸後,把渣去掉,用棉球蘸酒洗患處。 3.胃寒疼痛:生姜少許,加水煮沸片刻,趁熱服。對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的患者,此方也有效。 4.老人慢性咳嗽:生姜搗汁半匙,糖一匙,加沸開水中,稍涼時服。一日2~3次。 5.腹痛:生姜片10克,大蒜10克,砂糖20克,共研細末煮沸,吃姜蒜、飲汁。 6.鎮咳化痰、止嘔:把適量生姜搗爛,加少許蜜糖(或紅糖)煎水服用。 7.胃腸炎:生姜2~5克,蜂蜜2匙,將生姜搗爛,取汁1匙,與蜂蜜混合,再用熱水沖服。每日4~5次。 8.如因低血糖或中暑而突然暈倒,可用姜末或生姜汁加糖飲服,能起解救作用。 9.生姜皮曬干研末,裝瓶內儲存備用。風濕病患者,每次取生姜皮末半勺沖酒飲用,可以緩解症狀。 10.如果意外摔傷,可將生姜汁搗爛外敷;若擦破了皮膚,用紗布浸姜汁塗患處,可預防感染且可加速皮膚愈合。 11.上車船前嘴含一片鮮姜,或喝些生姜汁,暈車船的現象便可顯著減輕或消失。 12.清理污物時常感到惡心欲吐,在工作前含生姜一片即可避免。 13.頭發突然成片脫落,俗稱“鬼剃頭”,醫學上稱“斑禿”,可用生姜一日多次擦患處,約2-3周即可長出新發。 已經霉爛的生姜會產生一種毒素很強的有機物—黃樟素,會誘發癌症,故不宜食 冷凍的生姜與腐爛的生姜不同,腐爛的生姜產生黃樟素是有毒的,冷凍過的生姜從表面看確實比較新鮮,但口味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實在不可取。 偶家保鮮生姜的辦法是,將生姜埋在花盆裡,裡面的沙土保持濕潤,這樣隨吃隨挖,與剛買回來的一樣新鮮,有時吃不了的,居然還會長出小姜芽,越長越多,豈不是更合算啦,哈哈~~~
是冷凍後產生黃樟素?還是腐爛後產生黃樟素?------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冷凍後產生黃樟素,就不會有廠家生產冷凍生姜塊(見光臨智者的回答)。畢竟廠家生產的產品,必定要經過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檢驗,自然比我們要專業的多。 還有,冷凍不等於腐爛,如速凍水餃,速凍馄饨,速凍匹薩餅,速凍芋艿,速凍玉米粒,速凍青豆,速凍胡蘿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