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誰有糞力的bt正文

誰有糞力的bt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誰有糞力的bt
 
這個可以不???


小麥(triticumaestivum)禾本科小麥屬的重要栽培谷物。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莖具4~7節,有效分蘖多少與土肥環境相關。葉片長線形;穗狀花序直立,穗軸延續而不折斷;小穗單生,含3~5(~9)花,上部花不育;穎革質,卵圓形至長圓形,具5~9脈;背部具脊;外稃船形,基部不具基盤,其形狀、色澤、毛茸和芒的長短隨品種而異。穎果大,長圓形,頂端有毛,腹面具深縱溝,不與稃片粘合而易脫落。

小麥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及維生素a等。因品種和環境條件不同,營養成分的差別較大。從蛋白質的含量看,生長在大陸性干旱氣候區的麥粒質硬而透明,含蛋白質較高,達14~20%,面筋強而有彈性,適宜烤面包;生於潮濕條件下的麥粒含蛋白質8~10%,麥粒軟,面筋差,可見地理氣候對產物形成過程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面粉除供人類食用外,僅少量用來生產澱粉、酒精、面筋等,加工後副產品均為牲畜的優質飼料。

小麥屬約25種,主要分布於亞洲西部和歐洲南部。小麥屬通常分3系:①原始的一粒小麥,為2n=14的2倍體植物,具aa組染色體,小穗含1枚谷粒,面粉用來制麥片。②二粒小麥,小穗含2枚谷粒,面粉供制糕點,染色體為aabb組,2n=28的4倍體植物。一粒小麥和二粒小麥的雜交種是不育的。③栽培的普通小麥,小穗含谷粒3~5(~9)枚,生產可制面包的面粉,系由山羊草屬、廣義的冰草屬和小麥屬3個屬的種類雜交形成的,染色體組為aabbdd是2n=42的異源6倍體植物。原產地在亞洲西部幼發拉底河流域,是公元前7000年小麥的主要產地。

小麥是一種溫帶長日照植物,適應范圍較廣,自北緯18°~50°,從平原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如中國西藏)均有栽培。按照小麥穗狀花序的疏密程度,小穗的結構,穎片、外稃和芒以及谷粒的性狀、顏色、毛絨等,種下劃分為極多亞種、變種、變型和品種;根據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分冬小麥和春小麥兩個生理型,不同地區種植不同類型。在中國黑龍江、內蒙古和西北種植春小麥,於春天3~4月播種,7~8月成熟,生育期短,約100天左右;在遼東、華北、新疆南部、陝西、長江流域各省及華南一帶栽種冬小麥,秋季8~12月播種,翌年5~7月成熟,生育期長達300天左右。

小麥的世界產量和種植面積,居於栽培谷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麥種植最廣,占全世界小麥總面積的90%以上;硬粒小麥的播種面積約為總面積的6~7%。生產小麥最多的國家有蘇聯、美國、加拿大和阿根廷等。
為成熟小麥還可入藥治盜汗等。小麥皮治療腳氣病。
二氧化硫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

小葉
一、活動目的
通過本活動,了解采用簡易器材設計實驗並進行研究的方法;了解二氧化硫對植物的生命活動(如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

二、活動設計及原理

二氧化硫是我國當前最主要的大氣污染物之一,排放量估計每年約1500多萬噸。它是各種含硫石油和煤燃燒時的產物之一,有色金屬冶煉廠、石油加工廠、硫酸廠等散發較多的二氧化硫氣體。二氧化硫進入大氣後,一方面造成局部地區大氣中二氧化硫富集,在水凝結過程中溶解於水形成亞硫酸,再經過某些污染物的催化作用(過程比較復雜)生成硫酸,隨雨雪等降落下來成為酸雨雪(ph值小於5.6),危害植物的生命活動;另一方面,二氧化硫能直接溶解浸潤於細胞壁的水分中,成為亞硫酸離子等,傷害植物細胞。

本活動通過在人為“小生鏡”(塑料袋)內利用由溶解在蒸餾水中的偏亞硫酸鈉(na2s2o5)產生二氧化硫氣體來模擬自然環境中的大氣污染,觀察二氧化硫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

三、活動開展方法步驟

(1)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2~4人。

(2)將若干小麥種子用稀鹽酸溶液洗淨,以殺死種子表面的微生物。

(3)在每一塑料袋中放兩個培養皿,其中a培養皿中盛有20毫升蒸餾水;b培養皿中墊襯兩層吸水紙並用5毫升的清水進行濕潤,然後均勻地放布15粒小麥種子。

(4)每小組均分別設置上述塑料袋“小生境”5個,其中1個為對照袋(編號為1號),4個為實驗袋(分別編號為2~5號)。4個實驗袋中的a培養皿中在實驗開始時分別放入偏亞硫酸鈉0.01克、0.04克、0.07克和0.1克,對照袋中不放偏亞硫酸鈉。

(5)每個塑料袋口在放入偏亞硫酸鈉後立即用橡皮筋扎緊(圖20-4),並確信塑料袋完全不漏氣。將這些裝置放在室溫下(適合於小麥種子萌發的溫度)培養一星期。

(6)7天後,各小組統計各“小生境”中小麥種子的萌發數,再將相應數字匯入總表(表20-1),即可了解二氧化硫對小麥種子萌發的影響。

實踐表明,當na2s2o5的量達到或超過0.1克以後,小麥種子將完全不發芽;當它的量為0.01克時,對小麥種子萌發並無明顯影響。
回答者:100dubaichi-魔法師四級3-1723:06

防治作物害蟲的微生物

蘇雲金桿菌殺蟲晶體蛋白是現今最為成功的生物防治昆蟲的方法,科學家開發其它種類的生物性殺蟲劑,可填補殺蟲晶體蛋白的不足,做為作物害蟲防治時,輪替使用的管理策略。目前其它可用的生物性防治昆蟲的工具有:桿狀病毒、蟲生真菌及蟲生線蟲等。蘇力菌殺蟲晶體蛋白的主要標的是昆蟲的幼蟲,對成蟲是沒有作用的。桿狀病毒、蟲生真菌以及蟲生線蟲都能感染昆蟲成蟲,這些生物防治制劑與殺蟲晶體蛋白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桿狀病毒:桿狀病毒對昆蟲的感染有極高的專一性,其它動物不會成為桿狀病毒的標的。雖然如此,病毒對標的昆蟲的致死力卻十分緩慢,故殺蟲效果不佳。為了彌補這個缺點,科學家已利用遺傳工程技術,將其它毒素基因或激素基因選殖進入桿狀病毒內。在病毒感染標的昆蟲的同時,選殖在病毒內的毒素或激素便可在標的昆蟲體內大量合成,因而可加速昆蟲的致死時間。北非毒蠍的神經毒素基因轉殖入桿狀病毒就是一個頗為成功的例子。此外科學家又把昆蟲的變態青春激素基因選殖入桿狀病毒,經感染後,標的昆蟲因受到激素的刺激而開始進行變態作用,導致昆蟲停止進食,因而達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蟲生真菌:由於蟲生真菌對昆蟲有極高的感染專一性,很多對殺蟲晶體蛋白沒有作用的昆蟲,蟲生真菌可對其產生毒害作用,因此是殺蟲晶體蛋白的一種互補性代用品。常用的蟲生真菌及其作用有:黑僵菌——作用於葉蟬;綠僵菌——作用於大尾熊蟬;紫僵菌——作用於蜘蛛;青霉菌——作用於金花蟲;蟲霉菌——作用於蚊蟲;以及冬蟲夏草菌——作用於蠅類昆蟲等。

蟲生線蟲:每一種蟲生線蟲都會與一種屬腸細菌科的細菌共生,利用蟲生線蟲的保護,腸內共生菌可順利進入昆蟲體內,而避免了昆蟲對細菌的抗性作用。進入昆蟲後,腸內共生菌會在昆蟲的血體腔中大量繁殖,致使昆蟲死亡,並分解昆蟲組織,以做為線蟲的食物來源。這樣的共生系統也是一種生物防治昆蟲的好方法。



微生物農藥
今後的蔬菜生產在農藥使用方面要求將更加嚴格,現階段各級政府積極倡導微生物農藥的使用。
微生物農藥是一類發展較快的生物農藥。微生物農藥包括農用抗生素和活體微生物。農用抗生素是由抗生菌發酵產生的、具有農藥功能的代謝產物,例如:井岡霉素、春雷霉素等,可以用來防治真菌病害;農用鏈霉素、土霉素可以用來防治細菌病害;浏陽霉素可以用來治蛾類;最新開發的阿維菌素可以用來殺滅害蟲、畜體內外寄生蟲,用量低、效果好。活體微生物農藥是有害生物的病原微生物活體,即用了這些活的微生物可以使有害生物本身得病而喪失為害能力。例如,白僵菌、綠僵菌是一類真菌殺蟲劑(即本身是真菌,具有殺蟲活性);蘇雲金桿菌(即bt)是一類細菌殺蟲劑;核多角體病毒是一類殺蟲劑;魯保一號是一類真菌除草劑。
微生物農藥是以生物體如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為原料而制成的一類農藥。它的特點是安全可靠,不污染環境,對人畜不產生公害,而且原料易獲得,生產成本低,是當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一種農藥。生產中常見的生物農藥有以下幾種:
bt乳劑:是常用的細菌生物農藥,它的制成品為米黃色乳劑,乳化性能好,殺蟲譜廣,對20多種蔬菜、茶、果、煙等植物的鱗翅目害蟲防治效果為80-90%,主要防治對象有松毛蟲、玉米螟、棉鈴蟲、粘蟲、稻縱卷葉螟、茶毛蟲等。bt乳劑是一種胃毒劑,害蟲食後能產生一種特殊的酶。這種酶可以分解昆蟲腸道當中的一種蛋白質,從而使害蟲腸道穿孔,腸道裡的東西流入體腔,最後死亡。使用時應掌握氣溫在15℃以上,一般以20℃為適宜,施用時間應比施用化學農藥提前2-3天為宜。
青蟲菌和殺螟桿菌:菜青蟲吃了粘有青蟲茵的菜葉,腸壁會很快穿孔,變成團團泥漿死去。殺螟桿菌用於防治稻縱卷葉螟、三化螟,還能防治蒼蠅、蚊子、松毛蟲、白螞蟻、稻苞蟲等害蟲。
白僵菌:是真菌生物農藥,對防治松毛蟲和水稻害蟲黑尾葉蟬有特效。白僵茵液接觸害蟲後,通過體壁進入害蟲體內,很快會萌發菌絲,吸收害蟲的體液,使害蟲變僵發硬而死。
井岡霉素:防治水稻紋枯病有特效。抑制水稻紋枯病病菌菌絲,有效期長達20天,耐雨水沖刷,對人畜安全無毒。
農用抗菌素和植物抗菌素:這兩類農藥是真菌生物農藥。在生產上應用的抗菌素有春雷霉素、慶豐霉素、多抗霉素、土霉素、灰黃霉素、放線菌酮鏈霉素等。如農抗120是一種新型的農用抗生素,對瓜、果、蔬菜、花卉、麥類、煙草的白粉病及水稻、麥類的紋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王銅)
林業害蟲微生物防治進展








□吳钜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保環保所北京10089)

摘要:文章敘述了昆蟲病原真菌、昆蟲病原細菌、昆蟲病毒等昆蟲病原微生物及復合型微生物殺蟲劑。並對使用面積最大的球胞白僵菌殺蟲劑的生產,產品質量標准檢驗、產品包裝及防治對象和應用效果作了較詳細的闡述。此外,還介紹了防治林業主要害蟲具很大活力的昆蟲病原線蟲的應用。

關鍵詞:病原微生物白僵菌復合微生物殺蟲劑線蟲

我國森林害蟲有4000~5000種,易於暴發成災的重要害蟲達幾十種,每年發生面積近600萬公頃,如松毛蟲年發生達150萬公頃,楊樹蛀干害蟲發生近50萬公頃,楊樹食葉害蟲達70萬公頃,大小蠹蟲近30萬公頃等等,每年國家需要投入巨額經費開展防治,以保護綠化的成果和挽回經濟損失。

結構合理、健康的森林(如原始林和次生原始林)屬於k類較穩定的生態,害蟲與天敵處於相互制約的動態平衡,除非有極大的干擾因素(如氣候、人為因子)一般不會破壞這種平衡,不會形成蟲災。僅以松毛蟲為例,我國已知天敵達530種,包括天敵昆蟲314種(寄生蜂類168種,寄生蠅類48種,捕食性昆蟲146種)捕食性動物198種(鳥類117種,蜘蛛69種,其它13種),病原微生物17種(真菌9種,細菌5種,病毒4種)(吳钜文,1979,1990a)。在東北區截止1984年統計亦知松毛蟲天敵達527種(吳钜文,1990b)。但現在森林害蟲成災的多為人工林或遭破壞後的次生林,樹種單純,間伐修枝過度,甚至亂砍濫伐,郁閉度低,植被稀少,加之使用廣譜性化學農藥等等,形不成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不具有生物多樣性能發揮的生態平衡效應,即沒有自控能力的森林,蟲災的發生不可避免。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和我國經濟的發展,對上述林地改造及新造林要考慮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多樹種合理配置,加強保護和管理,貫徹生物防治,促進形成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提高自控作用,實現可持續林業的總目標已是勢在必行。

本文僅就近十年來我國一些實用的微生物防治技術在林業害蟲防治中取得的進展做簡要綜述。

1昆蟲病原真菌

1.1白僵菌

1.1.1菌種株系篩選鑒定:現已能利用rapd-pcr檢

[1] [2] 下一页

人活著為了什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