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資源板塊爆發意味著什麼正文

資源板塊爆發意味著什麼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短短一周內,凡與天然氣掛鉤的個股,漲幅均超過20%,龍頭股長春燃氣更是以一周連續三個漲停的傲然身姿雄視市場。電力板塊雖表現略遜,但總體亦有遠超大盤的沖擊力。
表面看,本周這一板塊的崛起是正在席卷大江南北的寒潮所引發,主力機構自然不能放棄這一大的炒作題材,因此才有巨額資金湧入這一概念,這似乎是前幾周在醫藥、物聯網、消費、農業等熱點板塊輪炒的延續,並無太多出奇之處。
但是,這一次情況好像稍有不同。那就是這一波炒作的鋒芒,隱隱指向了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最堅硬堡壘--資源定價改革。
長期以來,我國生產要素整體價值鏈條處於****狀態。一方面,勞動力等要素雖然也存在行政力量的管控現象,但近期金融市場的充分競爭狀況已經使這一管控程度大為松動,大量企業上市及優質企業面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議價能力不斷提升,即是明證。唯獨資源要素,如水、電、煤、油等,市場缺位幾乎是全方位的。
但是現存資源定價機制已經造成越來越消極的後果:一是企業大范圍的粗放經營得不到扭轉,資源的稀缺性得不到體現,高污染高排放的經濟運營模式缺乏市場經濟規律的制約,二是國內經濟對資源無止境的需求提高了國際市場資源價格,反過來進一步導致資源緊缺,三是國內公共部門很難提高運營效率、消除臃腫體量的壓力,使資源生產成本無從下降;四是價格被壓制使資源生產部門缺乏提高供應水平的沖動。
所以,上述深層次的矛盾已經使國內資源定價改革早已如箭在弦,時不我待了,只是2008年年中前的通脹形勢和年中後的全球金融危機使決策層投鼠忌器,避免過於激烈的動作加劇經濟運行的震蕩。
而如今,經濟開始全面復蘇,而物價指數尚處於低位,使資源定價改革的"黃金時間窗口"終於迎來開啟的時機。寒流只不過再一次以一種自然力量的形式展示了這一改革的迫切性。雖然資源定價改革的核心和關鍵在於消除壟斷,而這一過程在可以預見的時間裡尚看不到破冰的前景。但市場卻明白,只要首先理順價格形成機制,那麼,從中產生的巨大利潤缺口會"倒逼"決策層放松公共品供應的進入障礙,基本以市場化手段來配置資源的目標就會出現雛形。
市場力量確實是最先知先覺的。正是隱約之中感覺到了這一點,本周發韌的資源板塊爆發才可能具備持續性而不僅僅如某些概念炒作一般昙花一現。我們預測,長期股性呆滯的水、電、燃氣等板塊很可能因此開始走上一條價值回歸之路。
上世紀八十年代,英國保守黨政府對運營效率低下的鐵路、電信、郵政等公共品部門實施私營化,短短幾年間即徹底扭轉虧損,並極大地提升了供應能力。因此,只要堅持資源定價改革的市場化方向,資源板塊成為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瓶頸必將成為歷史。而在此過程中,證券市場會因此出現資源類企業大規模的兼並和重組行為,催生這一板塊出現大牛股的元素也將從中凝結。
中國石油這一"亞洲最賺錢公司"股價從48.62元到9.71元花費了不到一年時間,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的一塊墓碑。我們願意相信,從毀滅財富的墓碑到創造價值的裡程碑,這一轉變的契機,已經誕生在本周市場的端倪之中。
 

為什麼要鐘愛自己?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