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冬吃蘿卜夏吃姜。冬天是吃蘿卜的最佳季節,這與蘿卜的生長季節和氣候對人體的影響有著密切的關系。
蘿卜又名萊菔,羅服,土酥,溫菘,秦菘,我國是蘿卜的故鄉,栽培食用歷史悠久。早在《詩經》中就有關於蘿卜的記載。元朝的許有香曾稱贊蘿卜:“熟食甘似芋,生薦脆如梨。”明朝李時珍說:“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在民間就流傳著這樣一句“吃蘿卜喝茶、氣得大夫滿街爬”的諺語。可見蘿卜對人體健康的益處已是流傳甚廣了。
蘿卜既可用於制作菜肴,炒、煮、涼拌等俱佳;又可當作水果生吃、味道鮮美;還可用作泡菜,醬菜腌制,如揚州的醬蘿卜頭、蕭山蘿卜等,皆為有地方特色的特產。
蘿卜入藥始見於南朝梁陶弘景的《名醫別錄》,其性涼味辛甘,人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於食積脹滿、痰咳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頭痛、小便不利等症。
研究發現,蘿卜含水分91.7%,含豐富的維生素c,含一定量的鈣、磷、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質、鐵及其它維生素,還含有木質素、萊釀腦、膽鹼、氧化酶素、甘酶、觸酶、澱粉酶、芥子油等有益成分。實踐證明,蘿卜具有防癌、抗癌功能,原因之一是蘿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c,它是保持細胞間質的必需物質,起著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美國及日本醫學界報道,蘿卜中的維生素a可使已經形成的癌細胞重新轉化為正常細胞;原因之二是蘿卜含有一種糖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亞硝胺,可大大減少該物質的致癌作用;原因之三是蘿卜中有較多的木質素,能使體內的巨細胞吞吃癌細胞的活力提高二至四倍。蘿卜中所含蘿卜素即維生素a原,可促進血紅素增加,提高血液濃度。蘿卜含芥子油和粗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推動大便排出。醫學研究發現,常吃蘿卜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石症等疾病。所以常吃、多吃蘿卜對人類健康是有益無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