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筋走血。療腰膝無力,腳氣,引經所不可缺,氣滯能和,氣脫能固。以能平胃,故除嘔逆、霍亂轉筋,降痰,去濕,行水。以其酸收,故可斂肺禁痢,止煩滿,止渴。 4.《本草新編》:木瓜,但可臣、佐、使,而不可以為君,乃入肝益筋之品,養血衛腳之味,最宜與參、術同施,歸、熟(地)並用。 5.《得配本草》:血為熱迫,筋轉而痛,氣為濕滯,筋緩而軟,木瓜涼血收脫,故可並治。 6.《本草求真》:木瓜,酸澀而溫,止屬收斂之品,何書備著其功曰理脾、舒筋、斂肺?緣暑濕傷人,揮霍撩亂,吐瀉交作,未有不累脾胃而傷元氣,損營衛而敗筋骨。木瓜氣味酸澀,既於濕熱可疏,復於損耗可斂,故能於脾有補,於筋可舒,於肺可斂,豈真肺胃虛弱,可為常用之味哉?然使食之太過,則又損齒與骨及犯癃閉,以其收澀甚而伐肝極,奈人僅知理腳,而不審其虛實妄投,殊為可惜。陳者良。 7.《本草思辨錄》:考古方用木瓜之證,如腳氣、腳痿、腹脅脹滿,多與辛溫藥為伍,不外驅寒濕之邪,輯浮散之氣,雖功在降抑,而終不離乎斂,故其治筋病於轉戾為宜,拘攣則非其所長。獨許叔微以木瓜治項強筋急,謂少陰之筋從足至項,為肝腎受邪所致。是病雖在上而因仍在下。其以乳香、沒藥為佐使,則其以伸筋任乳、沒,不以責木瓜,亦可見矣。 8.《雷公炮炙論》:調營衛,助谷氣。 9.《別錄》:主濕痺邪氣,霍亂大吐下,轉筋不止。 10.《食療本草》:治嘔晼風氣,吐後轉筋,煮汁飲之。 11.《本草拾遺》:下冷氣,強筋骨,消食,止水痢後渴不止,作飲服之。又腳氣沖心,取一顆去子,煎服之,嫩者更佳。又止嘔逆,心膈痰唾。 12.《海藥本草》:斂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 13.《日華子本草》:止吐瀉奔豚及腳氣水腫,冷熱痢,心腹痛,療渴。 14.王好古:去濕和胃,滋脾益肺。治腹脹善噫,心下煩痞。 15.《日用本草》:治腳氣上攻,腿膝疼痛,止渴消腫。
6.動植物形態
木瓜 皺皮木瓜落葉灌木,高約2m。枝條直立開展,有刺,小枝圓柱形,微屈曲,無毛,紫褐色或黑褐色,有疏生淺褐色皮孔。葉片卵形至橢圓形,稀長橢圓形,長3-9cm,寬1.5-5cm,基部楔形至寬楔形,邊緣有尖銳鋸齒,齒尖開展,無毛或下面沿葉脈有短柔毛;葉柄長約1cm;托葉大形,草質,腎形或半圓形,邊緣有尖銳重鋸齒,無毛。花先葉開放,3-5朵簇生於二年生老枝上;花梗短粗,長約3mm或近於無柄;花直徑3-5cm;萼筒鐘狀,外面無毛;萼片直立,先端圓鈍,全緣或有波狀齒;花瓣倒卵形或近圓形,基部延伸成短爪長10-15mm,寬8-13mm,猩紅色,稀淡紅色或白色;雄蕊45-50,長約花瓣之半;花柱5,基部合生,無毛或稍有毛,柱頭頭狀,有不明顯分裂,約與雄蕊等長。果實球形或卵球形,直徑4-6cm,黃色或帶黃綠色,有稀疏不明顯斑點,味芳香;萼片脫落,果梗短或近於無梗。花期3-5月。果期9-10月。
7.藥用植物栽培
木瓜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我國南方較溫暖的地區均可栽種。 栽培技術用種子、分株或扦插繁殖。種子繁殖:11月待果實變黃稍軟有香氣時采摘,放置後熟數日,取出種子播入苗床內,行株距為15cm×(10-15)cm,深6cm,每穴2-3粒,覆土3cm。春季苗高50-60cm時移栽。穴距70-100cm,行距150-200cm,深30-40cm。每穴放腐熟肥3-5kg,每穴栽2-3根苗呈三角形,覆土,踏實,澆水使根與土緊密結合,保持土壤濕潤。成活後培土1次。分株繁殖:在3月前將分蘖的幼株從根部連帶須根掘起移栽。扦插繁殖:春季2-3月間,剪取木瓜樹苗較嫩的枝條,扦插於苗床,待成活後移栽。 田間管理春、秋季結合施肥進行中耕除草,冬季松土時進行培土,以防凍保暖,開花前可施土雜肥,以促進枝葉生長且利開花。整枝於12月至翌年3月間進行,成年樹每年1次,剪去病、枯、衰老枝,使樹型為內空外圓,以利開花結果。 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葉枯病,冬季清園,發病初期噴1:1:100的波爾多液。蟲害有桃大尾蚜,可用10倍煙草石灰水浸液防治。桃蠹螟可檢去病果集中處理,幼蟲初孵期噴2.5%敵殺死3000倍液防治;星天牛在成蟲發生期晴天捕殺。
8.炮制方法 清水洗淨,稍浸泡,悶潤至透,置蒸籠內蒸熟,乘熱切片,日曬夜露,以由紅轉紫黑色為度。炒木瓜:將木瓜片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焦為度。
9.生藥材鑒定
木瓜 性狀鑒定果實多呈縱剖成對半的長圓形,長4-9cm,寬2-5cm,厚1-2.5cm。外表面紫紅色或紅棕色,有不規則深皺紋;剖面邊緣向內卷曲,果肉紅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黃色。種子扁長三角形,多脫落,質堅硬。氣微清香,味酸。以質堅實、味酸者為佳。 顯微鑒別粉末特征:棕紅色。①石細胞成群或單個散在,無色、淡黃色或橙黃色。呈類圓形、類長方形、長條形、長橢圓形、類三角形或類圓形,直徑12-82μm,長至136μm壁厚5-20μm,層紋大多明顯,孔溝細,少數分枝,有的胞腔含棕色或紅棕色物。②果肉薄壁細胞常破碎,壁較厚,極皺縮,胞腔含黃棕色或深棕色物。③纖維成束,有時上下層交錯排列,淡黃色或黃色,末端多圓鈍,直徑11-27μm,壁層5-12μm,木化,胞腔含棕色物。④中果皮薄壁細胞淡黃色或棕色,偶含細小草酸鈣方晶。⑤果皮表皮細胞斷面觀呈類長方形,外壁厚14-32μm,角質化,胞腔小,內含紅棕色物。⑥色素塊黃棕色或棕色。⑦網紋、螺紋導管,直徑5-27μm,壁厚約2μm
10.中藥化學鑒定
木瓜 (1)取本品粉末1g,加70%乙醇10ml,加熱回流1h,濾液供試驗:取濾液1ml,蒸干,殘渣加醋酐1ml使溶解,傾入試管中,沿管壁加硫酸1-2滴,兩液接觸面顯紫紅色環,上層液顯棕黃色(檢查皂甙);另取濾液滴於濾紙上,待干,噴灑三氯化鋁試液,干燥後,於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藍色熒光。(檢查黃酮) (2)薄層色譜取樣品粉末2g,加入14ml0.5%鹽酸乙醇,置水浴上回流10min,趁熱濾過(若不回流,可在室溫條件浸放24h後濾過),濾液供點樣。另以蘋果酸、枸橼酸、酒石酸、維生素c作為對照。同點樣於硅膠g薄板上,用氯仿-丙酮-甲醇(2:7:4)為展開劑,展距10cm。用溴甲酚綠試液或甲基紅試液為顯色劑顯色,樣品與對照品在相同位置外顯黃色斑點或紅色斑點。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皺皮木瓜的果實。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出處:《中華本草》
11.適合人群 適宜一般人食用。尤其是營養缺乏、消化不良、肥胖和產後缺乳的人更宜常食。適用量每次1/4個左右。
12.溫馨提示 治病多采用宣木瓜,也就是北方木瓜,不宜鮮食;食用木瓜多是產於南方的番木瓜,可以生吃,也可作為蔬菜和肉類一起炖煮。木瓜中的番木瓜鹼,對人體有小毒,每次食量不宜過多,過敏體質者應慎食。懷孕時不能吃木瓜只是怕引起子宮收縮腹痛,但不會影響胎兒。
更多相關詞條>>
到互動百科上編輯詞條,我們會盡快更新您的修改
false木瓜素有“百益果王”之稱。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論述:木瓜性溫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絡,活筋骨,降血壓。
現代醫學證明:果實含番木瓜鹼、木瓜蛋白酶、凝乳酶、胡蘿卜素等;並富含十七種以上氨基酸及多種營養元素;其中所含的齊墩果成份是一種具有護肝降酶、抗炎抑菌、降低血脂等功效的化合物。
研究還發現:木瓜具有阻止人體致癌物質亞硝胺合成的本領。木瓜中維生素c的含量之高竟是蘋果的48倍!常餐木瓜具有平肝和胃,舒筋活洛,軟化血管,抗菌消炎,抗衰養顏,抗癌防癌,增強體質之保健功效;木瓜是一種營養豐富、有百益而無一害的果之珍品。
--------------------------------------------------------------------------------
看到香甜橙黃的木瓜果肉,您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心動了呢?其實,木瓜不僅味香、色艷、肉甜,更含有極豐富的營養價值,稱她為水果界的營養聖品,一點兒也不為過。
說起木瓜,大家一定都聽說過她含有一種“木瓜酵素”,近年已經大量地運用在保健食品當中,但是,到底木瓜酵素有何神奇功效呢?
木瓜酵素的妙用
存在於木瓜中的乳狀液汁,含有一種“木瓜酵素”(papain),尤其尚未熟成的青木瓜含量大約是紅木瓜的2倍。它是最好的蛋白質分解酵素,可以幫助人體分解肉類蛋白質,因此飯後食用,可以整腸助消化,有治療腸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的效果。用於烹調中,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松肉粉”或是“嫩精”,嫩精的作用是可以將肉類的結締組織分解,讓肉吃起來更鮮嫩,所以用木瓜炖肉,肉質也會更鮮嫩。另外,木瓜酵素能幫助分解並去除肌膚表面的老廢角質,所以也常應用在化妝品及保養品中。
富含各種營養素
木瓜味道香甜多汁,而且含有多種營養素,包括維生素a、b、b1、b2、c及蛋白質、鐵、鈣、木瓜酵素、有機酸及高纖維等,含有的營養素之多,幾乎可在眾水果中稱王。其中維生素a及維生素c的含量特別高,是西瓜及香蕉的五倍,其中的維他命c就有預防感冒的功能。一般來說,顏色愈深的水果或蔬菜其營養愈高,木瓜肉色鮮紅,含有大量的β胡蘿卜素,它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能有效對抗破壞身體細胞、使人體加速衰老的游離基,因此也有防癌的功效,所以得到“萬壽瓜”的封號。
豐胸美容聖品
飲品中的木瓜炖雪耳、木瓜牛奶,因為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c及纖維質,所以是潤膚、美顏、通便美容聖品。另外,木瓜也是豐胸聖品,還可以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增加母親授乳的分量;民間有一秘方,就是將木瓜、豬腳一同熬湯,效果相當好!如果不喜吃豬腳,也可以用草魚代替,先將魚尾煎香,再與青木瓜一起熬湯,效果也一樣。此外“青木瓜排骨煲湯”、“木瓜炖雪蛤”也是廣為人知的催乳妙方。
但是要提醒您,大部分的瓜類都偏寒性,因此胃寒、體虛者不宜多吃,否則容易腹瀉或胃寒想吐,是食用時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
木瓜原名番木瓜,在馬來西亞,人們稱它為“papaya”,據說是地方土名演變的。據介紹那裡的木瓜原產熱帶美洲,1583年引進到馬來西亞種植。這種被譽為人間美果的木瓜常年有產果。種植時間不長,一年左右即可結瓜,一年可收獲多次。在市場上看到的木瓜品種眾多,通常有三個品種,一是etotica瓜,這種瓜是夏威夷的solo瓜嫁接馬來西亞的木瓜而產的,體積小,肉質滑且甜美;二是一尺瓜,顧名思義,木瓜的長度通常在一尺左右,這種瓜產量高,果實形狀重量較均勻,商業價值較高,這種專門銷往香港之瓜,又稱香港瓜;三是石瓜,原名為batuarang木瓜,其特點是體積大,大者一粒可達2公斤重。馬來西亞的木瓜除了銷往新加坡、香港等地外,還銷往歐洲,中東阿拉伯國家。據報道,每年出口為國家賺取外匯超過三千萬馬幣。
木瓜生青熟黃,瓜中有子,黑如椒粒。木瓜香甜可食,也可以做菜,炒、煮、掩或加工制成蜜餞是美味佳肴。
木瓜營養豐富,益健康,具有一定舒筋活絡的作用,除含有豐富的糖分外,還有有機酸,蛋白質、脂肪、維他命a和c,以及其它多種維他命,木瓜還含有消化酶、鈣等以及藥效成分。據醫書介紹,木瓜是一種良好的食療果品,人人可以食用。木瓜有健脾胃、助消化、通便、清暑解渴、解酒毒、降血壓、解毒消腫、通乳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