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豆腐制作方法正文

豆腐制作方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又沒有血水溢出,則剛好;二是從中切開,如果刀口處沒有血水也行。斷生的原因也有二:一是口感要求,要求肉片在食用時嫩中有脆、脆中帶嫩、脆嫩結合;二是形狀要求,成菜時形狀應微微卷起,正如美豬噜噜所說的呈“燈盞窩兒”狀,這樣才有動感,令食欲大增。

3、形狀要求

肉片大小沒有具體要求,但太小會卷不起來,所以通常長度要在6厘米左右,寬度在3厘米左右,不能過厚,否則吃起來會感覺比較油膩。

4、肉片要帶皮

回鍋肉之所以肥而不膩,很大原因在於肉片給吃者的口感。肉皮在裡面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有了它,會有脆的感覺。

5、配菜選擇

一般而言,菜椒、蒜薹、青蒜都可以,但其中以青蒜最佳,原因有二:一是色澤,青蒜有綠有白,回鍋肉是紅亮的,配起來最為賞心悅目;二是鮮香脆嫩,爽口不膩,是其他才無法比擬的。如果配以青蒜,使菜肴顏色上具有一重一輕、一紅一綠、紅綠相間,口感上一薄一厚、一濃一淡、薄厚均勻、濃淡有致。

6、煸至吐油

回鍋肉制作過程中,火候的運用十分講究。因為不是簡單的炒熟,所以要注意兩點:一是油不要過多,只要能炒散不沾鍋就好;二是油溫不要過熱,如果過熱就是炸,回鍋肉切切不可這樣。肉片在溫火少量油的狀況下炒,脂肪會在油溫的作用下融化溢出,這就叫吐油。這樣可使油膩程度下降。那如何判斷吐油呢?要通過油量來判斷。鍋內的油稍稍有所增加,就可以了。不要吐油太多,否則會變老。

7、調料的配置

除大家已經知道的以外,再說幾個問題:一是加一點甜面醬,這樣使味道濃厚,用量不要多;二是加一點白糖,因為回鍋肉要稍稍有點甜味才好,甜面醬起到味濃的作用,白糖起到味厚的作用;三是加點黃酒,與郫縣豆瓣同時下鍋,這樣使黃酒和豆瓣相互作用,既有黃酒的香味,又使豆瓣不易炒干;四是切忌加醬油,醬油的作用是增色和加鹹味,這兩條郫縣豆瓣已經完成了,所以不可加醬油。

原料:

帶皮豬腿肉400克

青蒜苗100克

郫縣豆瓣25克

甜面醬約10克

鹽、味精少許

辣椒或辣椒醬少許(根據個人口味而選)

做法:

將肉洗淨,煮至肉熟皮軟撈出。涼(liàng)涼(liáng)[此處為關鍵點]後切片待用;

青蒜苗切段,郫縣豆瓣剁茸;

將辣椒醬在熱油中翻炒出辣味時放入肉片,炒至翻卷成耳狀時,把剁好的豆瓣倒進去(這樣整個菜的顏色會讓你更有食欲),再放入甜面醬炒出香味,接著放入蒜苗大火翻炒,調味(放少量鹽,因為豆瓣醬是鹹的)後就可以起鍋裝盤了!
 
首先要洗豆腐包。這要分是做干豆腐還是做大豆腐。做干豆腐,那是長長的粗紗白布,大約半米寬,幾十米長。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則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紗布,邊長大約要兩米左右。把豆腐包洗淨後,晾干,備用。

黃豆泡開,大約要泡一個晚上,上磨拉成豆漿,放在很大的鍋裡熬,直到熬開,停火。這時,要過包,使豆腐渣和豆漿分離。在棚上吊一個十字架,將一塊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個角上,就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網兜。

將熬開的豆漿一飄一瓢地倒進豆腐包中,另一個人就一搖一搖地晃動著豆腐包,使純豆漿從豆腐包中漏下來,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裡。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夾板夾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將殘留的豆漿擠淨。直到所有的豆漿都過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漿完全分離了。

將豆漿放在大缸裡稍微涼一下以後,就開始點鹵水了。豆腐倌將鹵水盛在一個小碗裡,倒裡邊一點,就用勺子在豆漿中攪一攪,眼睛始終注意著豆漿的變化。再放一點鹵水,再攪一攪,直到認為滿意為止。這是做豆腐的最關鍵的手藝。

這時候,把缸的蓋子蓋上,等一會兒,看到豆漿已經成了腦了,裡邊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與清水相伴的時候,也就是豆漿分離為豆腐花和清水的時候,就可以壓豆腐了。

先將壓大豆腐的木框擺好,用那種大豆腐包,即極為寬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開始將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裡,水嘩嘩地從下邊流出來,豆腐花沉積在木框裡。等到木框裡的豆腐花積滿了,將豆腐包的四角翻過來,將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壓好,上邊再用石頭壓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時候,揭開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用刀割成一塊一塊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
內脂豆腐制作方法
內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內脂為凝固劑,其工藝簡單,質地細膩潔白,保質期長。現介紹制作方法如下:
1.泡豆選用豆臍(或稱豆眉)色淺、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飽滿、表皮無皺而有光澤的大豆。將大豆洗淨,在春秋季水溫10ºc—20ºc時,浸泡12小時—18小時;夏季水溫30ºc左右;浸泡6小時—8小時(每24小時換水);冬季水溫5ºc,浸泡約24小時。水質以純水、軟水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為好,浸泡好的大豆約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飽滿,裂開一小線。但浸泡時間如果過長,會影響出漿率。

2.磨漿一般選用能進行漿渣自動分離的磨漿機,粗磨、細磨共2次--3次,盡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由於不再像用鹵水、石膏作凝固劑生產豆腐那樣還需壓搾成型,所以磨漿過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決定了成品內脂豆腐的老嫩。一般做老豆腐時水與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時水與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時加水量為總加水量的30%,第二次調節磨漿機螺旋進行細磨,加水量為30%,第三次的加水量為40%,盡可能地把豆渣裡面的漿沖洗出來。磨好的渣應手感細膩無顆粒。

3.煮漿,把磨好的漿放在不銹鋼制的煮漿桶裡,用蒸氣將漿煮至60ºc-70ºc時放人約0.3%的食用消泡劑,把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泡完全消掉為止。然後繼續加熱把漿煮開,漿沸騰後保持3分鐘—5分鐘把漿煮透。

4.冷卻把煮好的漿進行冷卻,降溫至35ºc以下。

5.點脂(加凝固劑)先將β一葡萄糖酸內脂用少量冷開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時1千克漿加30克內脂,嫩豆腐1千克漿加24克—30克內脂。將溶解好的內脂加入已冷卻的豆漿中緩慢調拌均勻即可。

6.成型將點脂後的漿倒進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80ºc—85ºc之間保溫20分鐘即為成品。剛成型的豆腐暫不能搖動,應靜置一段時間讓其目然冷卻。如生產盒裝內脂豆腐,需配備灌裝封口機。

鹵水是鹽井中打上來的鹽鹵,與石膏一樣,點在豆漿中都是起到凝固的作用。點進去就會凝起豆花,將豆花用布包起,擠出水,壓實,就成了豆腐。水留下的多就嫩,水留下的少就“老”。北方人喜歡“老”豆腐,南方人喜歡嫩豆腐。南北豆腐不是以用什麼東西點來區分的,主要是以嫩和“老”來分的,另外在工藝有點不同。
你將醋、醬油掉在豆漿裡,一樣會凝起豆花來,也好吃。
現在工廠生產的豆腐已經沒有鹵水點的豆腐了!
吃石膏點的豆腐更健康!但鹵水點的豆腐更好吃!
家庭型制作方法:
1、制豆漿:建議你買一台豆漿機,干黃豆浸泡3-4小時(夏天),冬天泡7-8小時,豆子泡好後放入豆漿機內,按照機器說明書操作,很快就可以制成熱豆漿了。
2、點漿:漿適量石膏或內酯用少量水調開(凝固劑可買現成的,包裝上會有用量說明,一般石膏粉用量為豆漿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內酯用量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裝豆腐腦的容器內,將煮好的豆漿趁熱(做內酯豆腐腦需85攝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腦要達到95攝氏度左右)沖入,如果覺得豆漿與凝固劑混合不充分,沖完後馬上用勺攪動幾下(注意不能攪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攪動)。
3、墩腦:漿點好後,將容器蓋好,靜置5——10分鐘,即成鮮嫩可口的豆腐腦。
4、調味:內酯豆腐腦會有稍許酸味,石膏做的豆腐腦有點苦澀味。可以根據你自己的習慣調味。如果是喜歡吃甜的,也可在制漿時就加入糖。
 
一、工藝流程選豆→磨漿→殺沫過濾→混料(加入搾取的果菜汁)→加熱點漿→擠水制腐→成品。
二、工藝要點
1.果菜汁的搾取。要選取新鮮、色彩鮮艷的果蔬,清洗干淨,切碎搗爛,然後搾取汁液,過濾除去汁渣。再用食用檸檬酸水溶液或純鹼溶液,調節果菜汁ph值為6.0-6.5之間。
2.選豆。選用不霉爛、蛋白質含量高的大豆為原料,用篩子篩掉塵土和雜質。
3.磨漿。將干淨的大豆用25℃的溫水浸泡8小時-9小時,泡至手掐無硬感時為止,按10公斤大豆加30公斤水的比例,用打漿機磨成細豆漿。
4.殺沫過濾。先將25克油加在5公斤50℃的溫水中拌勻,再倒入豆漿中,5分鐘-6分鐘後,即可殺去全部漿沫。然後按10公斤大豆加10公斤水,過濾兩遍,棄去豆渣(做飼料),合並濾液,得生豆漿。
5.混料。一般適用量為每50毫升的豆乳加8毫升-10毫升的濃縮汁,果菜汁加入後一定要充分攪拌,混合均勻,以免影響成品色澤。
6.加熱點漿。將混合豆漿移入鍋內,加熱煮沸2分鐘-3分鐘,並不停地攪拌嚴防糊鍋。把煮好的豆漿立即移入缸內,加蓋保溫8分鐘-10分鐘,待漿溫降至80℃-90℃時,用配好的100克-150克熟石膏粉加熱水4公斤制成石膏液,拌勻,10分鐘後點漿。點時邊攪動邊均勻點入,點至熟漿呈現出芝麻爛花時為止。點後加蓋保溫30分鐘-40分鐘,待漿溫降到70℃時,即可包裝。
7.擠水制腐。先用25℃溫水把包洗濕,再撈入豆漿包好,放在平台筐架內,上架木板,壓上35公斤-40公斤的石塊,擠壓2小時即成彩色高產豆腐制品。

彩色豆腐與傳統豆腐一樣,都是以大豆為原料。不同的是,它在制作中加入天然蔬菜果汁輔料,形成天然色彩,且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保存了蔬菜中的纖維質,有利於人體吸收、消化。制作彩色豆腐的基本工藝與傳統豆腐略同,關鍵工序是菜汁的加入。
彩色豆腐的色澤主要取決於蔬菜汁的色澤。如制綠色豆腐可選用芹菜、蘿卜纓和芹菜纓、辣椒葉、紅薯葉等;制作黃色豆腐,可用胡蘿卜等;制作紅色豆腐,可用番茄來搾汁。
1、搾取萊汁選取新鮮的蔬菜,清洗干淨,切碎搗爛,而後搾取汁液,過濾除去菜渣。菜汁的ph值小於6時,彩色豆腐凝固不完全,產品質地過於軟嫩松散。ph值大於6.5時,產品質地粗硬易斷,表面粗糙。所以菜汁的ph值最好調整到6.0—6.5之間,這樣產品的質地細嫩,有光澤、彈性大,且出品率高。
2、彩色豆腐的加工應注意豆乳與菜汁的混合比例。菜汁量小,不易使豆腐著色;菜汁過多則會產生青草味,使風味變壞。一般適用量為每50毫升的豆乳加8—10毫升的濃縮菜汁。
其次;在煮沸的豆乳中添加菜汁後煮沸時間不宜太長;以免損傷菜汁中的營養成分。菜汁加入後一定要充分攪拌,混合均勻,以免影響成品色澤。
3、注意事項為了提高菜汁的利用效率,減少用量,可以考慮菜汁的濃縮。若菜汁濃縮至1/2,每100毫升豆乳由原來需加入16毫升改為只需加入8毫升即可,產品的質量跟未濃縮時相差不大。蔬菜汁要在豆漿基本煮好後再加入,加入後煮沸2—3分鐘即可,時間過長會使維生素變性,太短則達不到消毒滅菌的作用。煮好的豆漿與菜汁混合液進入點漿工序時,其溫度一般在90~c一95℃,豆漿濃度約為8度。根據環境溫度加入適量的冷水,使豆漿溫度降至70c一80℃,濃度相應地降至7.5度左右時開始點漿。
由於蔬菜汁的加入,改變了豆漿原有的ph值,所以凝固劑的加入,應因蔬菜汁的ph值不同而適當調整,如ph值低的番茄汁,凝固劑用量應適當減少。
它在普通豆腐高營養的基礎上,增加了維生素、膳食纖維、和礦物質,並且保持了蔬果的天然色澤和清香,具有營養豐富、色澤誘人、品種新穎的特點,是一種高營養價值的新型健康食品

香菇焖日本豆腐
制作方法:
主料:香菇日本豆腐

輔料:蒜蔥花

材料:日本豆腐3條,水發香菇切片適量,蒜末適量

先把日本豆腐全部切成1.5cm厚的小塊,放到油鍋煎炸到2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寶寶能吃豆蔻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