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紅銅多少錢一公斤 回收點:紅銅28左右黃銅20左右 收破爛的:紅銅24左右黃銅16左右 注意:還要是純銅,沒有塑料之類的雜質 1樓的你說那麼多他能明白嗎? 是通過硬幣之間敲擊的,不同材料的聲音不同。 不過初學者很難聽明白的,建議去稱一下,應該都在26.5克以上才可能是真的,這樣比較可靠! “光聽聲音並不能斷定是否是真銀元。”以往影視劇中,兩個手指上下拿著銀元中心點,用嘴一吹,隨後放在耳邊一聽便斷定真假的方法並不十分准確。因為據他多年的錢幣收藏經驗,任何的金屬薄片,只要拿捏到位,都能吹出聲響來。在真假銀元的鑒定上,除了聲音,還要從白銀成色、重量、色澤以及一些舊時錢莊的戳記等幾個方法來綜合考查。看成色。真銀元的成色一般含銀量都在90%左右,達到此含銀量的銀元,色澤潤白柔和;擦去污銹後,有很強的光澤。而成色低的銀元或假銀元,色澤暗淡並有偏色現象,如摻銅的銀元帶微紅色或微黃色,含鉛、鋅的銀元帶灰黑色。聽音韻。周新耀說,老銀元用手指托其中心點,敲擊後發出的聲音純正婉轉、柔和,感覺沉穩,好比男高音。而一些新制的假銀元,即便為全銀打造,但敲擊後發出的聲音尖高,猶如女高音。一些銅、鋅量高的假銀元聲或音脆而響或音質呆滯而沒有轉音。但要注意因某種原因,一些經火燒、或受鹽鹼等地理環境所影響的真銀元,也會出現音質低啞或成“啞版”現象。這就需要從其他幾個方面進行考證。測比重。白銀的比重低於黃金、白金,而高於銅、鉛、鋅等其他普通金屬的比重。一枚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的銀元,一般重量都在26.5克至27克之間,庫平一兩銀元的重量為33克,真銀元的誤差小。只要用同等體積的真銀元與假銀元進行比較,真假立現。驗邊齒。銀元機制的邊齒細致勻稱,規整劃一,偽幣的邊齒粗糙,參差不齊,有的還有局部修锉的痕跡。只要細心,肉眼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另外,很多假銀元都是“翻砂”制作的,如遇到文字、圖案模糊,質地又偏輕的要當心。查磨損。銀元經過長時間的流通,自然生成的磨損擦劃痕跡是沒有規律可循的,作舊的偽品表露的是人工行為和機器行為的有規律的磨損面和擦劃痕。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持多個同類別的真銀元,然後對照著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假銀元就無跡可遁。收藏銀元,還需認識年號、發行機構、版別等。同一版別不同年號價格相差很大。同時要在保“真”的基礎上求“精”,選擇一些市場流通量少、品相好的精品,提高自己的收益率。銀圓怎麼鑒別真偽
一、銀元的成色鑒定
1、看色澤
真銀元的成色一般含銀量都在90%左右,達到此含量的銀元,色澤潤白柔和,&127;擦去污銹後,有很強的光澤。而成色低的銀元或假銀元,色澤暗淡,含紅銅的銀元帶微紅色,含黃銅的銀元帶微黃色,含白銅的銀元帶微青色,含鉛銀元帶灰黑色,含鋅的銀元帶青灰色。
2、聽音韻
真銀元敲擊後發出的聲音純正婉轉、柔和,感覺沉穩。含銅量高的假銀元,敲擊後發出的聲音尖高,全銅鍍銀的假銀元聲音尖銳短促,含鋅量高的假銀元聲音脆而響,夾銅或夾鉛的假銀元聲音呆滯而沒有轉音,挖補的銀元聲音低啞或成“啞版”。但也有一些真銀元經過火燒,猛摔有裂痕或長期受潮濕而造成聲音反常。故聽聲音時必須細心、謹慎。
3、用比重法測試
白銀的比重為10.5,低於黃金、白金比重,而高於銅、鉛、鋅等其它普通金屬的比重。一次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的銀元或民國期間袁世凱頭像、孫中山開國紀念幣等,一般重量都在25.5克至27克之間,一兩銀元的重量為36克左右,真銀元的誤差不會超過0.4克。而假銀元都摻入了較大比例的銅、鉛、鋅等其它金屬,&127;知道了不同金屬的比重,只要用同等體積的假銀元與真銀元比較一下,用手指輕輕一掂,就會發現假銀元輕,真銀元重。用天平稱稱,假銀元比真銀元輕2克至5克。
二、銀元的文物鑒定
1、仿制品和後鑄品
銀元的文物鑒定方法是廣大收藏愛好者最為關注的問題,也是關系到收藏者切身利益的重要環節。作為收藏者必須不斷學習文物鑒別知識,積累經驗,充實自己,逐步提高。
銀元的文物造偽,並不著重於在成色上摻假,仿造品的成色與真品相差不大,特別是機制仿造的成色基本上與真品相似。在制作上,有些限於技術條件,銀元仿制品的精美程度稍遜於真品。我們通常從兩個方面結合來鑒定。首先要對真品有所了解和掌握,如銀質的成色、重量、大小,幣文風格,字體形態,邊齒的排列與間隔,圖案細部的對稱,總的要歸納出真品的整個特征,然後再去對照偽品。而偽品不管制假者制幣技術多麼高明,制作過程多麼細致、精密,包裝多麼逼真,也是不可能達到真品那樣圖文流暢,字體優美,看起來那樣賞心悅目。假幣總是存在著文字筆劃生硬,字體臃腫拙劣,滿文呆滯、粗壯而失調,英文字母不規整、排列不齊、字邊還附有毛齒。銀元齒邊之間的齒隙有寬有窄,齒身浮淺。“龍版”銀元的龍體立體感差,龍眼無神,龍紋臃腫,龍鱗扁平,龍身與龍鱗分離。
仿制品和後鑄品銀元,從普通型到珍稀型在錢幣市場上發現幾百種,並且交易比較活躍。假如掌握了鑒別真偽的知識,不管是何種類型的銀元,鑒別起來就得心應手了。
2、改刻品
錢商為了牟取暴利,把普通銀幣改刻成罕見的、珍稀的銀幣。改刻的手段大多采用常用的改刻成罕見的,珍稀的銀幣。改刻的手段大多采用常用的改刻鑲拼技漢。像湖北省光緒元寶本省一元幣,存世量稀少,偽造者利用常見的普通幣湖北省光緒元寶一元來改刻造假,刮去背面的長花星,鑲嵌上用銀片制成的“本省”兩字,普通幣搖身一變,陡然成為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稀品。但是,只要用10倍的放大鏡看一看“本省”兩字及周圍,就很容易發現鑲嵌上去的痕跡。或再用湖北省光緒元寶一元真幣同改刻幣相比較,漏洞就暴露出來了。
湖南省光緒元寶一元幣,這種銀元是極其珍貴的試制幣,現存世量極少,偽造者把湖北光緒元寶的“湖北”兩字刮去,用銀片鑲嵌上“湖南”兩字,把一枚極其普通的銀元,變成了稀世珍寶。
改刻的銀幣種類很多,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有一元的,還有半元的,還有專門改刻年份的。像江南省光緒元寶一元幣,把甲辰年改刻成癸印、戊戌年。英國貿易幣在香港流通的俗稱“站洋”的銀元,1911年的是枚普通幣,1921年的是當今世界僅存六枚的珍稀幣,偽造者把1911年改刻成1921年。
3、戲作品和臆造品
清末和民國初期,造幣工廠的生產任務並不飽滿,生產時續時停,加上廠裡的管理制度不嚴,有些職工在停工時戲作了一些銀幣,用不同的鋼模正背二面合成另一種異品銀幣。或用同一種正面銀模合成異品銀幣,像民國3年的袁世凱頭像,&127;正背二面都是頭像,就是用正面鋼模合成的。影響最大的是高帽袁世凱大飛龍幣,正面采用袁世凱共和紀念幣,背面采用新雕的大飛龍鋼模,合成後成了赫赫有名而又很稀少的大飛龍銀元。其它還有大清一元、北洋一元等很多戲作品銀幣。
戲作品銀幣制造量稀少,制作精美又是從國家造幣廠生產出來的,並與其它錢幣同樣在社會上流通,所以,此種幣屬於真幣,有一定的文物價值,廣大錢而收藏家們都想得到此類錢幣。
臆造品銀元從民國中期開始,一直到現在還繼續臆造。隨著收藏熱的掀起,每個時期專營錢幣買賣的錢商,其中有些人為了牟取暴利,挖空心思設計荒誕的圖案,投合收藏家的獵奇心態,偽造出奇品來欺騙收藏家,另一種是利用收藏家配齊成套的心理,偽造者從真品上借鑒圖案和文字,加以改動,翻出新式樣。在當前又出現了臆造品的現代仿制品,其中有鳳圖一元呈樣銀元,有同治恭進銀元,乙酉慈禧鳳幣等。以上幾種臆造品或現代仿制品,只要抓住其特征,不難識別矣。
臆造品銀元,都是由錢商私鑄而成的,純屬假幣,沒有一點文物價值,只能說是造假的一段歷史遺存吧! 銀元,又稱銀幣、洋錢,清代為“龍洋”、“大洋”,民國“大頭”居多,為袁世凱、孫中山大頭像,孫像開國紀念幣又稱“小頭”,背帆船又稱“船洋”。隨著存世量的不斷減少、收藏與愛好者的不斷增多,銀元造假賣假成了一些人牟利的手段,引人上當受騙。源於此,如何鑒別真假銀元已成為收藏愛好者不可缺少的知識。下面介紹幾種粗淺的鑒別方法,供初涉銀元收藏的愛好者參考。
銅質銀元:這種銀元的形態、大小、圖案完全與真銀元相似,但它是以銅為主體制造出來的,因為銅質堅硬造成圖案粗糙模糊,雖然外表鍍銀,但一磨擦,即現出銅的本質,敲擊出來的聲音比真銀元尖亮,並伴有哨聲。
鉛質銀元:是以鉛充銀、外為銀皮內夾鉛質之銀元,圖案與真銀元基本上沒有差別,但敲擊出來的聲音比較厚實,發悶,陰沉而帶嗒音,用火烤熱,隨之變形,鉛即流出。
夾餡銀元:它的外層包裹兩層銀皮,銀層比較厚,磨擦一般不易磨出痕跡.這種夾餡銀元是假銀元最為常見的一種,內夾銅、鐵、鋼、鉛、鋅、錫等多種成分,敲擊出來的聲音厚實、短促沉悶,沒有轉音,重量比真銀元輕,通常不足25克。
砂版銀元:這種銀元是運用翻砂技術制造出來的,表面粗糙,圖像模糊不清,重量在20克左右,用力向地上一砸,即可碎裂,碎裂面呈淺灰色,材質多為鉛、錫等近白色金屬,敲擊出來的聲音也比較尖亮。目前市場上見到的假銀元多數屬於這一種類型。
私制銀元:這種銀元是私人制造的,材質為銀,這種偽錢主要是從台灣的錢幣市場上販來的,民國時期在海南島鑄造,因此又稱瓊版銀元,品種有袁大頭幣、孫中山開國紀念幣、北洋造“龍洋”幣等,其共同特點是聲音尖高,質量低劣,銀的成色不足80%。總的來說,這種私制銀元也是舊銀元的一種。
改版銀元:這種銀元一般無法用肉眼鑒別,不論敲聲或測試銀的成色或重量或者包漿均是舊制,這種造假的方法很逼真,是把真銀元的字用刀刻或挖掉,然後將特制銀字粘貼上去,冒充高檔的珍稀品傳世銀元,牟取暴利.。這種改版銀元唯一的辨別方法是依靠高倍放大鏡鑒別,細看每個字體的跡縫,是否有留下的刀刻痕跡。
新版銀元:這種銀元現在市場上比較多,是用真銀通過高仿制成。偽造新版銀元是因為早期銀元日漸稀少,它的收藏價值已遠遠高於銀子價格的數倍數十倍,利潤可觀。這種新版銀元雖然在圖案、聲音、重量等方面難以區別,但也有它的不足之處,早期的銀元是用幾十噸的機器沖壓制成,因此表面平滑如鏡,銀的密度較好,而新版銀元因制造設備簡陋,工藝簡單,大多數又是翻砂版,即便是用機器沖壓而成,機器的重量也比不上原先的老機器,所以細看銀元表面及局部有較小的沙眼,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鏡觀察,其圖像無立體感,尤其城牆垛口和齒邊不規整。
總之,真銀元的標准重量是26.6克左右,經過流通磨擦,也不會低於25克,真銀元的圖案清晰,城牆垛口和齒邊平整光滑,細微的筆劃也有立體感,銀元表面越擦越亮,亮光柔和,假銀元越擦越灰暗,這些基本准則把握住了,仔細辨別,才不至於上當受騙。
簡單的說重7錢6分。。。。2個互相輕碰會出現 在120hz左右的身影 再簡單點說袁大頭(就你說的內玩意)和1把米差不多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