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川烏含量的計算方法正文

川烏含量的計算方法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川烏含量的計算方法
 
別名鵝兒花、鐵花、五毒。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卡氏烏頭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母根。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莖直立,下部光滑無毛,上部散生少數貼伏柔毛。葉互生,具葉柄;葉片卵圓形,掌狀3深裂,兩側裂片再2裂,邊緣具粗齒或缺刻。總狀花序頂生,花序軸與小花埂上密生柔毛;花藍紫色,萼片5,上萼片高盔狀,高2~2.6cm,側萼片長1.5~2cm;花瓣2,有長爪,距長0.1~0.3cm;雄蕊多數;心皮3~5。蓇葖果3~5個。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於山地草坡或灌叢中。主產四川、陝西。
采制6月下旬至8月下旬采挖,去子根、須根及泥沙,曬干。
性狀根呈不規則圓錐形,稍彎曲,頂端常有殘莖,中部多向一側膨大,長2~7.5cm,直徑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小瘤狀側根及子根脫離後的痕跡。質堅實,斷面類白色或淺灰黃色,形成層環紋呈多角形。氣微,味辛、麻舌。
化學成分含烏頭鹼(aconitine)、中烏頭鹼(mesaconitine)、塔技烏頭胺(talatisamine)、傑斯烏頭胺(jasaconitine)、苯甲酰烏頭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烏頭胺(benzoylmesaconine)和苯甲酰下烏頭胺(benzoylhypaconine)等。
性味性熱,味辛、苦;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濕痺、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
【英文名】radixaconiti
【別名】烏頭、五毒根
【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須根及泥沙,曬干。
【制法】制川烏:將原藥材揀淨,放缸內或其它容器內,用涼水浸漂,每日換水2次,漂至口嘗稍有麻辣味時取出;在浸漂過程裡如發現有裂口破爛時可加些白礬;另外用甘草、黑豆煎湯,加入漂過的川烏,煮透,至內無白心時取出,去掉藥渣,曬至半干,悶潤後切片、曬干即可(每100斤用甘草5斤、黑豆10斤)。有些地區加甘草、鮮姜等輔料與草烏同蒸;有些地區分別用豆腐、甘草、金銀花、鮮姜或皂角等輔料與草烏同煮。
【性狀】本品呈不規則的圓錐形,稍彎曲,頂端常有殘莖,中部多向一側膨大,長2~7.5cm,直徑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皺縮,有小瘤狀側根及子根脫離後的痕跡。質堅實,斷面類白色或淺灰黃色,形成層環紋呈多角形。氣微,味辛辣、麻舌。
【鑒別】
(1)本品橫切面:後生皮層為棕色木栓化細胞;皮層薄壁組織偶見石細胞,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群,類長方形、方形或長橢圓形,胞腔較大;內皮層不甚明顯。韌皮部散有篩管群;內側偶見纖維束。形成層類多角形。其內外側偶有1至數個異型維管束。木質部導管多列,呈徑向或略呈“v”形排列。髓部明顯。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
粉末灰黃色。澱粉粒單粒球形、長圓形或腎形,直徑3~22μm;復粒由2~15分粒組成。石細胞近無色或淡黃綠色,呈類長方形、類方形、多角形或一邊斜尖,直徑49~117μm,長113~280μm,壁厚4~13μm,壁厚者層紋明顯,紋孔較稀疏。後生皮層細胞棕色,有的壁呈瘤狀增厚突入細胞腔。導管淡黃色,主為具緣紋孔,直徑29~70μm,末端平截或短尖,穿孔位於端壁或側壁,有的導管分子粗短拐曲或縱橫連接。
(2)取本品粉末約5g,加乙醚30ml與氨試液3ml,浸漬1小時,時時振搖,濾過,取濾液6ml,蒸干,殘渣加7%鹽酸羟胺甲醇溶液10滴與0.1%麝香草酚酞甲醇溶液2滴,滴加氫氧化鉀飽和的甲醇溶液至顯藍色後,再多加4滴,置水浴中加熱1分鐘,用冷水冷卻。滴加稀鹽酸調節ph值至2~3,加三氯化鐵試液1~2滴與氯仿1ml,振搖,下層液顯紫色。
(3)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10ml與氨試液0.5ml,振搖10分鐘,濾過。濾液置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液(0.25mol/l)20ml,振搖提取,分取酸液適量,用水稀釋後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a)測定,在231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性味歸經】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濕痺,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用法用量】一般炮制後用。
【注意】生品內服宜慎。不宜與貝母類、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類同用。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聽說生了孩子後就不痛了為什麼不去醫院檢查,每次都是說明問題比較嚴重,我想非專業的方法大概不會起什麼效果.痛經的原因

月經期間發生劇烈的小肚子痛,月經過後自然消失的現象,叫做痛經。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後腹痛加重,月經後一切正常。腹痛的特點與月經的關系十分密切,不來月經就不發生腹痛。因此,與月經無關的腹痛,不是痛經。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是指從有月經開始就發生的腹痛,繼發性痛經則是指行經數年或十幾年才出現的經期腹痛,兩種痛經的原因不同。原發性痛經的原因為子宮口狹小、子宮發育不良或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後一種情況叫做膜樣痛經。有時經血中含有血塊,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繼發性痛經的原因,多數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來發現,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時,也能引起痛經。因此,需要通過檢查,確定痛經發生的原因之後,針對原因進行治療。

2.痛經的飲食調養

婦女在行經前後或經期,出現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嚴重者腹痛劇烈,面色蒼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稱為“痛經”,亦稱“行經腹痛”。痛經常持續數小時或l—2天,一般經血暢流後,腹痛緩解。本病以青年婦女較為常見,是婦女常見病之一。中醫認為痛經多因氣血運行不暢或氣血虧虛所致。臨床常見有氣滯血瘀、寒凝胞宮、氣血虛弱、濕熱下注等症。飲食療法能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痛經患者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應進食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從而誘發或加重痛經。月經已來潮,則更應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間病人可適當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緩解疼痛作用。

(摘自:求醫問藥網
http://www.jk58.com


此外,痛經者無論在經前或經後,都應保持大便通暢。盡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誘發痛經和增加疼痛感。有人認為,痛經病人適量飲點酒能通經活絡,擴張血管,使平滑肌松弛,對痛經的預防和治療有作用。如經血量不多可適量地飲些葡萄酒,能緩解症狀,在一定程度上還能起到治療作用。葡萄酒由於含有乙醇而對人體有興奮作用。情緒抑郁引起痛經者適當喝點兒葡萄酒,能夠起到舒暢情緒、疏肝解悶的作用,使氣機和利。另外,葡萄酒味辛甘性溫,辛能散能行,對寒濕凝滯的痛經症,可以散寒祛濕,活血通經;甘溫能補能緩,對氣血虛弱而致的痛經,又能起到溫陽補血、緩急止痛的效果。

痛經患者平時飲食應多樣化,不可偏食,應經常食用些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洋蘭根、香菜、胡蘿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常吃補氣、補血、補肝腎的食物,如雞、鴨、魚、雞蛋、牛奶、動物肝腎、魚類、豆類等。
在一般情況下,月經期由於盆腔充血而有小腹部輕度的墜脹感,這是正常的,並非病理性的。但是當疼痛嚴重,甚至到了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並需要服藥的時候,就屬於病理狀態了,醫學上稱之為痛經。因為生殖器官病變引起的痛經,叫繼發痛經。生殖器官未器質性病變的痛經叫原發痛經。

原發性痛經經常發生於月經初潮後不久,或未婚、未孕的女性,可能的病因是子宮內膜和血液內前列腺素含量的增高造成的,治療的方法只能是在月經來潮的時候服用含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的藥物,如消炎痛或乙酰水楊酸,以緩解症狀。繼發性痛經的病因較復雜,如子宮頸狹窄、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症、內分泌異常或盆腔炎等,都可以引起痛經。需要進行系列的檢查才可以確定原因。

原發性痛經一般對生育沒有影響。有的繼發性痛經就會對生育產生影響,如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症、內分泌異常等。很多大醫院的婦產科都可以做相應的檢查和治療,建議你仔細地查找病因,對症治療。

給你幾個痛經的中醫食療方

若月經來時肚子不舒服,可用熱水袋熱敷,還可喝些生姜紅糖水、玫瑰花茶等暫時緩解。

中醫認為,月經病與腎功能、脾、肝、氣血、子宮等都相關,而且痛經有寒熱虛實之分,可以痛感來分類。喝熱飲痛感減弱屬寒,痛感加劇屬熱,喜按喜揉者屬虛,越按越痛者屬熱。痛經者平時應忌食生冷和酸辣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佳。以下是幾個痛經食療方:

1.氣虛血弱型,羊肉炖當歸北芪:當歸50克,羊肉500克,北芪30克,吃肉喝湯。

2.肝腎虧損型,川芎丹參煲雞蛋:川芎6克,丹參12克,雞蛋兩個,加水同煮待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吃蛋喝湯。

3.寒凝血淤型,生姜紅糖水:生姜15克,紅糖適量,開水沖泡當茶飲。

4.氣滯血淤型,益母草煮雞蛋:益母草30克,雞蛋兩個,加水同煮待蛋熟後再煮片刻,吃蛋喝湯。

5.濕熱蘊熱型,絲瓜紅糖湯:老絲瓜250克洗淨切碎,紅糖適量,煎湯趁熱喝

治療痛經的方法痛經指婦女在經期或行經前後,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則劇痛昏厥者。
本病的發生有情志所傷,起居不慎或久淫為害等不同病因,並與素體及經期,經期前後特殊的生理環境有關。此外,亦有因子宮發育不良或畸形,或子宮位置過度不正而發生痛經的。
[方一]
山楂30克,向日葵籽15克,紅糖30克。先將山楂、向日葵籽一齊放在鍋內炒,以葵花籽炒香熟為度。再加水,熬成濃汁後,將紅糖放入熬化即成。每次於經前1--2天,連服2--3劑,正痛時亦可服用。
本方適用於血瘀為主的痛經。
[方二]
荔枝核、香附、黃酒各30克。將荔枝核、香附研成細末,混合成裝入瓷瓶密封保存,每個痛經發生之前一天開始服用,每次服6克,以黃酒適量調服,1日3次。
本方適用於以氣滯為主的實證痛經。
[方三]
丹參、延胡索各30克,牛膝、紅花、郁金各15克,白酒半公斤。將生丹參、延胡索、牛膝、紅花、郁金倒人瓶中,用白酒浸泡加蓋,密封半個月。每隔3天,用力搖動藥酒瓶1次,每次約搖3分鐘。行經前兩天開始飲服,每日3次,每次1--2匙,至經血干淨時停飲。連服4個經期為i療程。
本方適用於氣滯血瘀之痛經。
[方四]
阿膠、杜仲各15克,陳艾10克,淨子雞1只(約500克),生姜6克。將杜仲、陳艾與雞入砂鍋中同炖,將熟時加人生姜,炖20分鐘,加鹽調味每次用熱湯烊化阿膠5克,日3次,飲湯食肉。
本方適用於寒混凝滯之痛經。
[方五]
桂枝5克,山楂肉15克,紅糖30克。將前2味加水2碗,文火煎成1碗,加紅糖再煎片刻,日2次,趁熱飲。
本方適用於因寒而致痛經。
[方六]
荔枝核、香附各等分,黃酒適量。荔枝、香附共研末,每服6克,黃酒調服,日2次。
本方適用於陽虛內寒之痛經。
[方七]
雞蛋2個,元胡20克,益母草50克。3物加水同煮,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食蛋飲湯,於經前開始,日服1次,連服5—7天。
本方適用於陽虛內寒之痛經。
[方八]
鮮薔薇根①克(干者30克),七葉蓮9克,雞蛋2只。將薔薇根、七葉蓮加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再把雞蛋兩只煮熟去殼放人藥液中同煮,加少量米酒服食。在月經來潮前1--2天開始服,每日1次,連服2--4天。
本方適用

[1] [2] 下一页

生產荔枝蜜的成本是多少?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