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草魚 伊樂草正文

草魚 伊樂草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施。
 飼料選用以草、鲂魚配合飼料為好。如選用單一飼料,應用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飼料,同時應精料青飼料結合。投飼應根據魚類生長速度、成活率指標及總體增重增數,飼料系數計算出總投飼數量,然後按5天的分配量,逐日投喂為好。並根據天氣、攝食等情況酌情增減。
 魚病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近年來,隨著顆粒飼料高產養殖技術的發展,有許多品種混養的較好放養模式,略舉幾例以供參考。
 實例一:
 以草魚、鲂魚為主體魚畝淨產500公斤的養殖實績。
 池塘5.2畝。
 魚種放養為平均畝放568克/尾草魚55尾;29克/尾草魚160尾,150克/尾團頭鲂100尾,14克/尾團頭鲂600尾,50克/尾鯉魚50尾,夏會花鯉魚300尾,52克/尾鲫魚200尾,346克/尾鲢魚40尾,77克/尾鲢魚260尾,392克/尾鳙魚16尾,50克/尾鳙魚50尾。畝總放1831尾,重量115.9公斤。
 起捕產量為平均畝淨產3019克/尾,草魚122.4公斤,990克/尾草魚129.9公斤,313克/尾團頭鲂11.9公斤,200克/尾團頭鲂51.4公斤,747克/尾鯉魚32公斤,202克/尾鯉魚19公斤,178克/尾鲫魚18.3公斤,1000克/尾鲢魚24.2公斤,622克/尾鲢魚134.1公斤,1051克/尾鳙魚9.7公斤,655克/尾鳙魚29.6公斤。畝總淨產量582.5公斤。
 上述實例在飼養管理中,除投喂精飼料和青飼料外,尚需施肥肥水,控制好水色,並配備增氧機。
 實例二:
 面積9.1畝
 魚種放養為平均畝放養417克/尾草魚126尾,10克/尾草魚358尾,71克/尾團頭鲂88尾,13克/尾團頭鲂210尾,125克/尾鯉魚40尾,24克/尾鯉魚145尾,34克/尾鲫魚430尾,59克/尾鲢魚335尾,69克/尾鳙魚72尾。畝總放魚種113公斤。
 起捕情況為平均畝淨產1750克/尾草魚156.9公斤,266克/尾草魚67.8公斤,250克/尾團頭鲂14.6公斤,67克/尾團頭鲂8.6公斤,1216克/尾鯉魚40.8公斤,550克/尾鯉魚72.2公斤,241克/尾鲫魚83.6公斤,738克/尾鲢魚227公斤,43.5克/尾鳙魚111.6公斤。畝總淨產量為783.1公斤。
 上述實例因載魚量較高,必需配備增氧機及良好的進排水設施。飼養管理上,主要投喂精飼料和青飼料,施肥數量較少。
魚病防治
 1、出血病:
 為病毒性魚病。魚體表一般暗黑而微帶紅色,皮下和肌肉有出血出象,口腔、下腭、頭頂或眼眶周圍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鰓蓋、鳍條基部充血。
 防治方法:用滅活疫苗對魚種注射,可起預防。每50公斤魚用水花生4~5公斤、大蒜頭和鹽各0.25公斤一起打成漿,用水糠1.5公斤拌和做成藥餌投喂,每天一次,連續投喂5天;同時每畝水深0.33米用硫酸銅110克適量加水後全池潑灑,連續潑灑5天。每萬尾魚種用大黃或楓香樹葉0.25~0.5公斤研成粉末,經煎煮或用熱水浸泡過夜,與飼料混合投喂,連續5天。以0.7ppm深度的硫酸銅,或醋酸銅,或氯化銅施液,連施二天。
 2、赤皮病:又稱出血性腐敗病。
 症狀為魚體表局部或大部出血,鱗片脫落,以魚體兩側和腹部最為明顯,部分鳍條或全部鳍條基部充血,鳍末稍腐爛,鰓蓋和魚的上下颌常出現紅色斑塊。病魚往往單獨游動水面,行動緩慢。
 防治方法:捕撈、運輸、放養等操作中,應防止魚病受傷。放養前用5~10ppm漂白粉溶液浸洗半小時。在投喂飼料中加入磺胺噻唑,用量按10公斤魚重用藥1克計算,連續投喂6天。體外消毒可用漂白粉全池潑灑。
 3、白皮病:又稱白尾病。
 症狀為開始時病魚背鳍基部或尾柄上出現白色小點,很快擴大,使背鳍以後的皮膚呈白色,鱗征即脫落,尾鳍潰爛水霉菌隨即發生,易引起死亡。常常出現於夏花和魚種階段。
 防治方法:操作時應防止魚體受傷。魚種放養前,用2~3ppm的硝酸亞汞浸洗2小時;病魚也可浸洗,有治療效果。發病嚴重時可用1ppm漂白粉全池潑灑,每立方米用藥1克。
 4、水霉病:
 霉菌從魚體傷口皮膚侵入,寄生於表皮組織,並繁殖蔓延,體表呈棉絮狀的菌落,呈灰白色或淡青色。易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魚池在放養前應用生石灰等徹底清塘,以減少病原體。操作時應小心,減少魚體損傷。病魚可用0.015ppm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洗2~10分鐘。
 5、白點病,又稱小瓜子蟲病。
 為多子小瓜蟲大量寄生引起,魚體表面鰓蓋等出現白色小點狀的囊泡。嚴重時魚本表面如白色薄膜覆蓋,體表粘液增多,魚體瘦弱,游泳遲鈍,浮於水面。
 防治方法:魚池應用生石灰徹底消毒,減少病原體。病魚可用五萬分之一硫酸銅和硫酸鎂,另加1%的食鹽混合溶液浸洗20~30分鐘,可殺死全部小瓜子蟲。
 6、錨頭鳋病,又稱鐵錨頭蟲病、針蟲病。
 病魚體表可見錨頭鳋,蟲體四周組織紅腫發炎,甚至潰爛,近傷口的鱗片被蟲體分泌物溶解、腐敗成缺口。
 防治方法:魚池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殺滅錨頭鳋幼蟲及蟲卵。嚴禁病魚入池,引起感染。用五萬分之一(水溫15~20℃時)或十萬分之一(水溫21~30℃時)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病魚1.5~2小時。
 7、細菌性爛鰓病
 症狀是鰓骨內壁青皮充血,有時潰爛;鰓絲腐爛,顏色發白,鰓絲尖端軟骨外露,嚴重時鰓瓣邊緣爛成一團,並蔓延至整個鰓瓣。症魚常單獨游動,行動遲緩,體色發黑。
 防治方法:魚種放養時,用十萬分之一漂白粉溶液浸洗30分鐘。用漂白粉全池潑灑。
 8、腸炎症
 症狀是肛門紅腫,嚴重時輕壓腹部血液或黃色粘液從肛門流出,腸道部分或全部發炎,呈紫紅色。
 防治方法:每50公斤飼料加痢特靈10~15克,制成藥餌投喂,每天一次,連續投喂5~6天
 

上一页  [1] [2] 

杯子怎麼清理茶漬的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