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筍的品種,根據其葉片的形可分為圓葉和尖葉兩個類型。圓葉莴筍,葉長倒卵形,莖粗大,中下部較粗,兩端漸細,品質好。尖葉莴筍,葉披尖型先端尖,莖似棒狀,下部粗上部漸細,品質不及圓葉莴筍。
莴筍一般應以粗短條順,不彎曲,大小整齊;皮薄,質脆,水分充足,筍條不蔫萎,不空心,表面無銹斑;不帶黃葉、爛葉、不老、不抽苔;整修潔淨,無泥土者品質最佳。
莴筍莖部肥大而脆嫩,味鮮美有香氣,其莖葉均可做菜。
莴筍日感鮮嫩,色澤淡綠,如同碧玉一般,制作菜肴可葷可素,可涼可熱,口感爽脆。它還具有獨特的營養價值。
營養價值 1、開通疏利、消積下氣:莴苣味道清新且略帶苦味,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進食欲。其乳狀漿液,可增強胃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膽汁的分泌,從而促進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對消化功能減弱、消化道中酸性降低和便秘的病人尤其有利;
2、利尿通乳:莴苣鉀含量大大高於鈉含量,有利於體內的水電解質平衡,促進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對高血壓、水腫、心髒病人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3、強壯機體、防癌抗癌:莴苣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的作用,其所含有機化含物中富含人體可吸收的鐵元素,對有缺鐵性貧血病人十分有利。莴苣的熱水提取物對某些癌細胞有很高的抑制率,故又可用來防癌抗癌;
4、寬腸通便:莴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幫助大便排洩,可用於治療各種便秘。
適用人群 1、老人兒童更適合;
2、莴筍中的某種物質對視神經有刺激作用,古書記載莴苣多食使人目糊,停食數天,則能自行恢復,故視力弱者不宜多食,有眼疾特別是夜盲症的人也應少食。
用法用量 1、莴筍適用於燒、拌、炝、炒等烹調方法,也可用它做湯和配料等。以它為原料的菜肴有“青筍炒肉片”、“燒筍尖”“炝辣青筍”等。
2、莴筍怕鹹,鹽要少放才好吃。
3、焯莴苣時一定要注意時間和溫度,焯的時間過長、溫度過高會使莴苣綿軟,失去清脆口感。
4、莴筍是傳統的豐胸蔬菜,與含b族維生素的牛肉合用,具有調養氣血的作用,可以促使乳房部位的營養供應。
5、莴苣下鍋前擠干水分,可以增加莴苣的脆嫩。但從營養角度考慮,不應擠干水分,這會喪失大量的水溶性維生素。
食用功效 莴筍味甘、性涼、苦,入腸、胃經;具有利五髒,通經脈,清胃熱,清熱利尿的功效;用於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等症。
貼士 莴筍含鉀量較高,有利於促進排尿,減少對心房的壓力,對高血壓和心髒病患者極為有益。含有少量的碘元素,它對人的基礎代謝,心智和體格發育甚至情緒調劃都有重大影響。因此莴筍具有鎮靜作用,經常食用有助於消除緊張,幫助睡眠。不同於一般蔬菜的是它含有非常豐富的氟元素,可參與牙和骨的生長。能改善消化系統和肝髒功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欲,有助於抵御風濕性疾病和痛風。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