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習慣於一出門馬上就跑,其實這樣不好。最好先搓搓手和臉,輕揉兩耳廓,戴好手套,以防止凍傷。再分別轉動左右腳腕,活動膝關節。最後,深呼一口氣,調整一下心理情緒。這時,你可以起跑了。
握正確的方法起跑後,上身稍微前傾,兩眼平視,兩臂隨跑的節奏自然擺動,腳尖要朝向正前方,不要形成"八"字,後蹬要有力,落地要輕柔,動作要放松。長跑腳的著地動作有兩種:一種是腳前掌或外掌外側著地。這種方法速度快、效果好,但比較費力。它適合於提高成績的專業運動員;另一種是全腳掌落地過渡到前掌蹬地。這種方法,腿的後面肌肉比較放松,跑起來省力,但速度較慢,適於大多數人和初學者,平時健身很適宜。 長跑的呼吸很重要長跑屬於有氧代謝運動,參與人體各大器官的循環,特別是呼吸系統。在跑的過程中,人體對氧氣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要很好地注意呼吸節奏。一般情況下,可二步一吸或三步一吸,注意節奏不能起伏過大。吸氣方式上,應采用鼻呼吸和口鼻混合吸,可用舌抵住上颚,以避免冷空氣直接大量吸入而造成對胸部的刺激。在長跑中,由於氧氣供應落後於肌肉的活動需要,因此在跑的過程中會出現"不適應"的現象,使人感到腿發沉,胸發悶、呼吸困難和不想繼續跑下去。這時,要適當降低跑速,調節好呼吸節奏,堅持跑下去的決心。不久,困難就能克服。
跑後的活動和放松許多人習慣於一跑完馬上就回去休息,其實這樣不好。跑步後,人體全身上下得到活動,這時,進一步做好基礎素質鍛煉,就能取得好的健身效果。這時,可以做一套廣播體操,也可以進行壓腿、踢腿、跨跳、縱跳摸高、單腿跳和高抬腿練習,發展下肢力量和提高耐力。整個練習做完後,不要急於休息。可以原地蹦跳踢腿,注意全身要放松,兩臂自然抖動,兩個腿交替前後左右自然擺動。然後,抬膝俯身,兩手握拳或成刀形,捶打大腿和小腿肚,使肌肉充分放松。
注意晨煉前的飲水。飲水時一般以喝一杯250cc左右的涼開水最好,水溫大體在15℃左右為宜。這樣,夏天能降溫解渴,冬天也不致因水冷而刺激口腔和腸胃。喝水時要稍緩慢,以不感到胃脹為宜。飲後10分左右即可參加晨練。 為什麼晨練前要飲水呢?因為人體經過一夜睡眠休息後,由於呼吸、排尿和皮膚的蒸發,體內水分丟失很多,致使血容量不足,血液粘稠度增高,微循環淤滯。而在這種狀態下參加運動極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心髒病的人更應注意。晨煉前飲水就可以改變這些不利因素。 聽說一早起床就跑步是不健康的,特別是早晨跑步。 原因有兩個: 其一,一起床就跑步或是做劇烈運動不利於健康。如果你半夜三更就已經起床了,那你一大早去跑步倒沒有什麼問題。但如果你一起床不久就去做運動,因為大腦神經還沒有完全活躍過來,所以做些劇烈運動是不宜大腦健康的。有許多人認為跑步過後人就會精神百倍,其實這也是在跑步過程中,大腦神經逐漸活躍過來而已,跑不跑都是一樣的,認為晨跑後比不跑更精神一點只是心理作用。 其二,早上的空氣並不清新。許多人以為早上的空氣最清新,其實不是。早上太陽一出,許多植物在蒸發水分的同時也開始進行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所放出的氧又與整夜停留在空氣中的雜質發生反應(夜晚空氣中含水份比日間多,所以一些粉塵等的雜質就會停留在空氣中不能消散),所以一早太陽出的時候所吸入的氧不同於我們平時吸入的氧。之所以感到早晨的空氣特別不同,是因為我們吸慣了平時的空氣,早上的空氣覺得與其不同,就覺得是“清新”。所以,要等太陽出來以後的好一段時間才開始工作生活,這是因為要等整夜夾在空氣裡的雜質隨著霧氣的消散而消失,這時的空氣才算真正的清新。 總的來說,晨跑是不健康的,不僅是晨跑,即使一早到公園去散步,做運動,都不利於健康。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