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泊松比是如何測定的 彈性定律是胡克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也是力學最重要基本定律之一。在現代,仍然是物理學的重要基本理論。胡克的彈性定律指出: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彈力f和彈簧的長度x成正比,即f=-kx。k是物質的彈性系數,它由材料的性質所決定,負號表示彈簧所產生的彈力與其伸長(或壓縮)的方向相反。為了證實這一定律,胡克還做了大量實驗,制作了各種材料構成的各種形狀的彈性體。 這條定律是初中學的。也叫彈性定律,劇情裡面的胡克定律和這個沒什麼關系。
prisonbreak裡面說的是力學的胡克定律,這個是材料力學裡面的知識點,具體計算起來比較復雜。記得以前看過一個記錄片,關於爆破的方法,在一個實心的大塊混凝土結構上,通過計算得出關鍵的受力點,然後在這幾個受力點上打孔,接著放入引爆所需要的最少量的炸藥,進行引爆,引爆的結果就是會導致混凝土爆炸影響范圍最小,這種爆破方法就是通過精確的計算來決定爆破最好的效果,從而不會影響其他的附近的建築物。
pb裡面就是ms通過計算,得出那堵混凝土牆的幾個關鍵受力點的坐標,畫到了惡魔的臉上,然後通過投影,映射到那堵牆上。把那幾個受力點打通後,受力點的承受力量被削弱了,自然而然那堵牆很容易敲碎了。ms是學土木工程的,這個對他來說應該是在熟悉不過了。
胡克定律 hook'slaw 材料力學和彈性力學的基本規律之一。由r.胡克於1678年提出而得名。胡克定律的內容為:在材料的線彈性范圍內,固體的單向拉伸變形與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也可表述為:在應力低於比例極限的情況下,固體中的應力σ與應變ε成正比,即σ=εε,式中e為常數,稱為彈性模量或楊氏模量。把胡克定律推廣應用於三向應力和應變狀態,則可得到廣義胡克定律。胡克定律為彈性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各向同性材料的廣義胡克定律有兩種常用的數學形式: σ11=λ(ε11+ε22+ε33)+2gε11,σ23=2gε23, σ22=λ(ε11+ε22+ε33)+2gε22,σ31=2gε31,(1) σ33=λ(ε11+ε22+ε33)+2gε33,σ12=2gε12,及
式中σij為應力分量;εij為應變分量(i,j=1,2,3);λ和g為拉梅常量,g又稱剪切模量;e為彈性模量(或楊氏模量);v為泊松比。λ、g、e和v之間存在下列聯系:式(1)適用於已知應變求應力的問題,式(2)適用於已知應力求應變的問題。
根據無初始應力的假設,(f1)0應為零。對於均勻材料,材料性質與坐標無關,因此函數f1對應變的一階偏導數為常數。因此應力應變的一般關系表達式可以簡化為
上述關系式是胡克(hooke)定律在復雜應力條件下的推廣,因此又稱作廣義胡克定律。 廣義胡克定律中的系數cmn(m,n=1,2,…,6)稱為彈性常數,一共有36個。 如果物體是非均勻材料構成的,物體內各點受力後將有不同的彈性效應,因此一般的講,cmn是坐標x,y,z的函數。 但是如果物體是由均勻材料構成的,那麼物體內部各點,如果受同樣的應力,將有相同的應變;反之,物體內各點如果有相同的應變,必承受同樣的應力。 這一條件反映在廣義胡克定理上,就是cmn為彈性常數。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2050095.html
彈力: 亦稱“彈性力”。物體受外力作用發生形變後,若撤去外力,物體能回復原來形狀的力,叫作“彈力”。它的方向跟使物體產生形變的外力的方向相反。因物體的形變有多種多樣,所以產生的彈力也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例如,一重物放在塑料板上,被壓彎的塑料要恢復原狀,產生向上的彈力,這就是它對重物的支持力。將一物體掛在彈簧上,物體把彈簧拉長,被拉長的彈簧要恢復原狀,產生向上的彈力,這就是它對物體的拉力。不僅塑料、彈簧等能夠發生形變,任何物體都能夠發生形變,不發生形變的物體是不存在的。不過有的形變比較明顯,能直接見到;有的形變相當微小,必須用儀器才能覺察出來。
形變:
凡物體受到外力而發生形狀變化謂之“形變”。物體由於外因或內在缺陷,物質微粒的相對位置發生改變,也可引起形態的變化。形變的種類有:
1.縱向形變:桿的兩端受到壓力或拉力時,長度發生改變;
2.體積形變:物體體積大小的改變;
3.切變:物體兩相對的表面受到在表面內的(切向)力偶作用時,兩表面發生相對位移,稱為切變;
4.扭轉:一圓柱狀物體,兩端各受方向相反的力矩作用而扭轉。稱扭轉形變;
5.彎曲:兩端固定的鋼筋,因負荷而彎曲,稱彎曲形變。
無論產生什麼形變,都可歸結為長變與切變。
測力計:
利用金屬的彈性體制成標有刻度用以測量力的大小的儀器,謂之“測力計”。測力計有各種不同的構造形式,但它們的主要部分都是彎曲有彈性的鋼片或螺旋形彈簧。當外力使彈性鋼片或彈簧簧發生形變時,通過槓桿等傳動機構帶動指針轉動,指針停在刻度盤上的位置,即為外力的數值。有握力計等種類,而彈簧秤則是測力計的最簡單的一種。
彈簧秤:
彈簧秤又叫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的形變與外力成正比的關系制成的測量作用力大小的裝置。
彈簧秤分壓力和拉力兩種類型,壓力彈簧秤的托盤承受的壓力等於物體的重量,秤盤指針旋轉的角度指示所受壓力的數值。拉力彈簧秤的下端和一個鉤子連在一起(這個鉤子是與彈簧下端連在一起的),彈簧的上端固定在殼頂的環上。將被測物掛在鉤上,彈簧即將伸長,而固定在彈簧上的指針隨著下降。由於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之外力成正比,因此作用力的大小或物體重量可從彈簧秤的指針和外殼上的標度直接讀出力的大小數值。
在使用時應注意所測的重量或力不要超過彈簧秤的量度范圍,還應檢查,在彈簧秤未掛物體時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若不在零刻度可進行修正。此外還應注意勿使彈簧和指針跟外殼摩擦,以免誤差過大。
胡克定律:
力學基本定律之一。適用於一切固體材料的彈性定律,它指出:在彈性限度內,物體的形變跟引起形變的外力成正比。這個
在國際單位制中,f的單位是牛,x的單位是米,它是形變量(彈性形變),k的單位是牛/米。倔強系數在數值上等於彈簧伸長(或縮短)單位長度時的彈力。
胡克定律是力學基本定律之一。適用於一切固體材料的彈性定律,它指出:在彈性限度內,物體的形變跟引起形變的外力成正比。這個定律是英國科學家胡克發現的,所以叫做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的表達式為f=kx,其中k是常數,是物體的倔強系數。在國際單位制中,f的單位是牛,x的單位是米,它是形變量(彈性形變),k的單位是牛/米。倔強系數在數值上等於彈簧伸長(或縮短)單位長度時的彈力
彈力: 亦稱“彈性力”。物體受外力作用發生形變後,若撤去外力,物體能回復原來形狀的力,叫作“彈力”。它的方向跟使物體產生形變的外力的方向相反。因物體的形變有多種多樣,所以產生的彈力也有各種不同的形式。例如,一重物放在塑料板上,被壓彎的塑料要恢復原狀,產生向上的彈力,這就是它對重物的支持力。將一物體掛在彈簧上,物體把彈簧拉長,被拉長的彈簧要恢復原狀,產生向上的彈力,這就是它對物體的拉力。不僅塑料、彈簧等能夠發生形變,任何物體都能夠發生形變,不發生形變的物體是不存在的。不過有的形變比較明顯,能直接見到;有的形變相當微小,必須用儀器才能覺察出來。
形變:
凡物體受到外力而發生形狀變化謂之“形變”。物體由於外因或內在缺陷,物質微粒的相對位置發生改變,也可引起形態的變化。形變的種類有:
1.縱向形變:桿的兩端受到壓力或拉力時,長度發生改變;
2.體積形變:物體體積大小的改變;
3.切變:物體兩相對的表面受到在表面內的(切向)力偶作用時,兩表面發生相對位移,稱為切變;
4.扭轉:一圓柱狀物體,兩端各受方向相反的力矩作用而扭轉。稱扭轉形變;
5.彎曲:兩端固定的鋼筋,因負荷而彎曲,稱彎曲形變。
無論產生什麼形變,都可歸結為長變與切變。
測力計:
利用金屬的彈性體制成標有刻度用以測量力的大小的儀器,謂之“測力計”。測力計有各種不同的構造形式,但它們的主要部分都是彎曲有彈性的鋼片或螺旋形彈簧。當外力使彈性鋼片或彈簧簧發生形變時,通過槓桿等傳動機構帶動指針轉動,指針停在刻度盤上的位置,即為外力的數值。有握力計等種類,而彈簧秤則是測力計的最簡單的一種。
彈簧秤:
彈簧秤又叫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的形變與外力成正比的關系制成的測量作用力大小的裝置。
彈簧秤分壓力和拉力兩種類型,壓力彈簧秤的托盤承受的壓力等於物體的重量,秤盤指針旋轉的角度指示所受壓力的數值。拉力彈簧秤的下端和一個鉤子連在一起(這個鉤子是與彈簧下端連在一起的),彈簧的上端固定在殼頂的環上。將被測物掛在鉤上,彈簧即將伸長,而固定在彈簧上的指針隨著下降。由於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之外力成正比,因此作用力的大小或物體重量可從彈簧秤的指針和外殼上的標度直接讀出力的大小數值。
在使用時應注意所測的重量或力不要超過彈簧秤的量度范圍,還應檢查,在彈簧秤未掛物體時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若不在零刻度可進行修正。此外還應注意勿使彈簧和指針跟外殼摩擦,以免誤差過大。
胡克定律:
力學基本定律之一。適用於一切固體材料的彈性定律,它指出:在彈性限度內,物體的形變跟引起形變的外力成正比。這個
在國際單位制中,f的單位是牛,x的單位是米,它是形變量(彈性形變),k的 性定律是胡克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也是力學最重要基本定律之一。在現代,仍然是物理學的重要基本理論。胡克的彈性定律指出: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彈力f和彈簧的長度x成正比,即f=-kx。k是物質的彈性系數,它由材料的性質所決定,負號表示彈簧所產生的彈力與其伸長(或壓縮)的方向相反。為了證實這一定律,胡克還做了大量實驗,制作了各種材料構成的各種形狀的彈性體。 這條定律是初中學的。也叫彈性定律,劇情裡面的胡克定律和這個沒什麼關系。
prisonbreak裡面說的是力學的胡克定律,這個是材料力學裡面的知識點,具體計算起來比較復雜。記得以前看過一個記錄片,關於爆破的方法,在一個實心的大塊混凝土結構上,通過計算得出關鍵的受力點,然後在這幾個受力點上打孔,接著放入引爆所需要的最少量的炸藥,進行引爆,引爆的結果就是會導致混凝土爆炸影響范圍最小,這種爆破方法就是通過精確的計算來決定爆破最好的效果,從而不會影響其他的附近的建築物。
pb裡面就是ms通過計算,得出那堵混凝土牆的幾個關鍵受力點的坐標,畫到了惡魔的臉上,然後通過投影,映射到那堵牆上。把那幾個受力點打通後,受力點的承受力量被削弱了,自然而然那堵牆很容易敲碎了。ms是學土木工程的,這個對他來說應該是在熟悉不過了。
胡克定律 hook'slaw 材料力學和彈性力學的基本規律之一。由r.胡克於1678年提出而得名。胡克定律的內容為:在材料的線彈性范圍內,固體的單向拉伸變形與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也可表述為:在應力低於比例極限的情況下,固體中的應力σ與應變ε成正比,即σ=εε,式中e為常數,稱為彈性模量或楊氏模量。把胡[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