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茶正常價格是多少 美國商業禁忌習慣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世界上主要國家的文化傳統都能在這塊土地上找到痕跡,200余年歷史盡管短暫,但美國在吸收和同化外來文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了自己的獨特文化,其中一些禁忌與習慣便是這種文化在不同場合的表現,來自不同國度的人一方面應該“入鄉隨俗”,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這些禁忌與習慣,這對生意的成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 准時赴約 一般來說,人們總是會按照約定的時間赴約,這是商業活動中的一個基本准則。 美國是個快節奏的國家,人們的時間觀念特別強,他們最反感不准時赴約,如果相約之人姗姗來遲,造成他們無端等候,必會認為這種在浪費他們的時間,如果與客人是初交,必然留下不好的印象,中國商人在與美國人打交道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一旦約會時間確定,就要准時赴約,如果確實有事,難以脫身,應打電話告訴相約者,免得對方等候,一般情況下不要改約,如要改約,可提前通知對方,以便人家及早做出其他安排。 2 稱呼方式 美國人的姓名由3部分構成,即:名字、父名和姓氏,其排列順序為名字(教名)在前,父名居中,姓氏在後,如美前總統尼克松的全稱應為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在美國,各種事務活動中普遍使用名字,辦公室的男女職員喜歡人們以他們的名字相稱,在使用“小姐”、“女士”這兩種稱呼時,一般與姓氏連用,“女士”在美國越來越流行,對於已婚、未婚女生都適用,尤其是不能斷定應稱“小姐”還是“女士”時,使用“女士”來稱呼最為保險。<br><br><br> 初次與美國人會面,出於尊敬,可以單用“先生”或“女士”來稱呼對方,一般開始交談時,可用姓氏來稱呼對方,在談話過程中,彼此完全可以用名字稱呼,有時美國人會很快告訴客人該怎麼稱呼他們,年長者可以直呼年輕人的名字,但年輕人決不可以這樣做。 美國人沒有世襲的名銜,但是,對於從事某些職業的名銜,稱呼大多是名銜加姓氏,如某某博士、某某教授、某某法官、某某醫生等。 3 談判風格與特點 盡管美國人的談判風格在東部、中西部、西部和南部商業圈裡有所不同,但一般的特點是: 第一,直截了當,講究干脆,在談判時,美國人喜歡擺事實,提問題,言語簡潔,以進攻性的方式推進談判。 第二,在談判方案上總有一種“全盤平衡”、“一攬子交易”,常使對手感相形見绌,在心理上被美方壓倒。 第三,性格坦率,真摯熱情,既有唇槍舌劍的進攻,又不會造成談判桌上的緊張氣氛。 第四,自信心強,似乎穩操勝券。 第五,以計謀追求物質利益,被視為正常和普遍的現象,對於機智善謀的談判對手,也尤為敬生。 中國客商在與美國人談判時,應把握住他們的基本談判風格,只有做到“知彼”,才能在談判中靈活運作各種策略,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促使談判的成功,此外,在此美商洽談時,不要用中文和自己人商討對策,美國商人中有許多人懂中文,但又不會裝作聽不懂,以便探聽對手的底牌,在談判中占取上風。 4 生意成交方式 在現代社會裡,人們越來越利用現代化通訊設備來成交生意,這樣既節省時間,又減輕了應酬的麻煩,如在美國的東部,大多數商務成交是通過電話進行的,只是在成交之後,雙方才見面簽約,但這種方式在西部和南部地區就難以行通了,西部地區的公司經理們,商業閱歷較淺,同他們洽談生意,對方只是應付而已,要想促使生意成功,商人之間只有親自互訪,認真洽商,不要急於求成,要有耐心,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結果,南部美國人比較保守,一般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建立商業關系,生產的成產必須經過面對面的促膝交流,雙方只有在深刻了解的基礎上才簽約,因此,在與南部商人打交道時,一定要學會耐心地推銷,細致入微地勸說。 5 商業信用 美國人一般的還是比較守信用,嚴格按照合同規定辦事的,西部美國人更為強調這一點,有時甚至近乎苛求,他們一旦發現有違背信譽的行為,就會在心目中把不守信用者判處“死刑”,也就是說不再與之進行生意上的往來,若想恢復聲譽,在另外的交易中謀略辯服他們,比上青天還難,在南部地區,當外國客商催繳逾期不付的貨款時,南部人一般不能忍受簽寫備忘錄確定付款日,如果你聘請律師交涉很容易惹怒他們。一旦他們答應付款日,到日他們會連利息全部付清,在與東部地區一些商人打交道時,尤其要謹慎,一方面不要被大批的訂貨而沖昏了頭腦,另一方面要對合同書字斟句酌,絕對注意用詞的嚴謹,條件允許,就表一個經驗豐富的律師代簽合同,不要留下任何可乘之隙,否則,盡管你為如若交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但在臨近交貨之際,他可能會對合同吹毛求疵,千方百計地尋找理由毀約,原因就是國際市場上行情發生了變化,該種貨物的價格急劇下降或出現了更為合適的代用品。 6 美國各地商人的作風
一般來說,美國人十分殷勤好客,並渴望同他們的客人建立友好關系。 在中西部,商人們相對比較保守,但是和藹可親,喜歡交往,因此,有些來自國外的客商很聰明地抓住這一點,常常邀請他們去高爾夫球場等娛樂場所,以友相待,這樣,在此後與他們談生意時,他們就會有如歡迎多年的老朋友,而不再僅是生意場中人了。 南部地區人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為人比較豪放,不太記恨別人,但有時性格稍急一些,外國人與他們打交道時一定要有耐心,忍受住他們有時“暴風驟雨”般的進攻,假如某一天你接到一個氣勢洶洶的電話,言辭激烈,怨氣沖沖,你千萬別生氣,滿以為見面後會遭受冷遇,其實不然,如果你和他面談,他還會和平常一樣待你如賓,笑臉迎送。 與東部商人在談生意時,雙方當事人可以對事情追根究底,甚至責難對方,美國人都不以為然,但是,絕對不要指名道姓地對他人評頭論足,這不僅構成侵犯所論之人的人格,而且會引起在場美國人的不快。 猶太血統的商人精明善謀,很難與他們討價還價,而且他們之間的相互聯系極為堅固,結成了一個難以突破的關系網,在對外方面相當團結,有如“同仇敵忾”,如果你惹怒了一家猶太人開辦的公司,你會發現這種信息很快傳遞給其他猶太人公司,令你難以與他們做成生意。 此外,在與美國人打交道時,必須清楚介紹自己的職務,因為美國人非常注重行政職務,一般銷售人員最好也有個頭銜,否則即使有高級職稱的人也會被認為沒有決定權。
7 美國貿易習慣 去美國做生意的外國人一定要清楚美國各地形成的一些商業習慣,這樣才能促成業務的做成,如在美國中西部,每年的9月到11月是商品的采購期,進貨單位一般都想把一年需要的貨物購齊,這3個月是外國人與他們做生意的“黃金時間”,錯過了這段時間,不僅貿易機會大大減少,而且會使談判增加許多困難,東部商人做生意的基本原則是,在商務活動中必須把“是”和“否”表達清楚,不要含糊其辭,為糾紛埋下隱患,在美國西部,企業的歷史較短,公司組織的規模較小,你如果向他們推銷產品時,很容易見到適當的人,業務大多由總經理和副總經理等高級負責人兼辦,能很快做出決定,少費許多口舌,少經許多程序,此外,在新商品促銷上,美國習慣上由制造廠家供給批發商和零售商一定數量價格折扣產品,以便商店以優惠折扣推銷新上市的產品,吸引顧客,較小的外國廠商要注意不要同美國的一些大型連鎖商店打這樣的交道,因為在這種商店裡搞優惠推銷,小廠商難以承受得起,最好在洽談業務的開始階段就弄清楚批發商或零售商的這種要求到底涉及多少數量,這樣可以節省不省時間和精力,減少許多麻煩。 8 法律觀念 美國是個立法比較完備和法治較嚴的國家,一切都以法律條文為准則,因此美國人的法治觀念普遍較強,外國商人在與美國人打交道時就能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如果稍有不慎,就會吃大虧,美國消費者常常訴諸法律,控告某種商品不安全,要求獲得賠償,所以,外國人在美國推銷產品時必須要考慮到安全問題,如對電子商品首先要獲取“ul”安全認證;其次在說明書、包裝箱及設備上盡可能多地提出安全警告,如在自行車的說明書中寫上“騎車水平不高或天氣不好可能摔倒”,看起來似乎多余可笑,但遇到起訴時卻能有效地保護制造商,簽訂合同時也要注意,盡量從多方面考慮,把一切細節都包括進去,爭取把合同訂得天衣無縫,以免後患,否則一旦發生糾紛,美國人就會投訴法律,法律只認合同上的白紙黑字。 9 欠債光榮 美國幾乎人人欠債,即使富翁也不例外,在普通的家庭、冰箱、彩電、汽車、房子看起來應有盡有,但往往是采用分期付款的方法買來的,實際上是舉債消費,甚至娶妻生子也要向銀行借錢,在美國不欠債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他們的觀念中,不借錢就是沒有信用,反正大家把錢都放在銀行裡,你用我的,我用你的,大家用大家的錢,所以對美國人有債務不要認為是財務狀況不佳。
德國 守紀律講整潔 德國人非常注重規則和紀律,干什麼都十分認真。凡是有明文規定的,德國人都會自覺遵守;凡是明確禁止的,德國人絕不會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許多情況下,德國人近乎呆板,缺乏靈活性,甚至有點兒不通人情。但細細想來,這種"不靈活"甚為有益。沒有紀律,何來秩序?沒有規矩,何有認真? 德國人很講究清潔和整齊,不僅注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環境的清潔和整齊,而且也十分重視大環境的清潔和整齊。在德國,無論是公園、街道,還是影劇院或者其它公共場合,到處都收拾得干干淨淨,整整齊齊。德國人也很重視服裝穿戴。工作時就穿工作服,下班回到家裡雖可以穿得隨便些,但只要有客來訪或外出活動,就一定會穿戴得整潔。看戲、聽歌劇時,女士要穿長裙,男士要穿禮服,至少要穿深色的服裝。參加社會活動或正式宴會更是如此。 守時間喜清靜
德國人非常守時,約定好的時間,無特殊情況,絕不輕易變動。德國人應邀到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外出拜訪朋友,都會按點到達,不會讓主人浪費時間干等或者不得不提前招待客人。否則的話,就是不禮貌,如有特殊原因無法准時赴約時,都會向朋友表示歉意,並請求原諒。
德國人多喜歡清靜的生活,除特殊場合外,不大喜歡喧鬧。比方說,許多人雖在城裡上班,但卻把家安在鄉村或者城市附近的小鎮,圖的就是一個清靜。就是那些住在城裡的人,也十分注意住宅周圍的無噪音。例如,晚上8時至第二天早晨8時不可以演奏樂器、大聲喧嘩。如果晚上要搞聚會活動,事先要向鄰居講明情況,請求他們諒解,並盡可能安排在周末,盡可能不大聲喧鬧。否則,受干擾的鄰居會十分惱怒,可能會當面提出抗議,個別人甚至會請警察出面干預。 待人誠懇注重禮儀
通常來講,同德國人打交道沒有太多的麻煩。多數情況下,他們都比較干脆。凡是他們能辦的,他們都會馬上告訴你"可以辦"。凡是他們辦不到的,他們也會明確告訴你"不行",很少擺架子,或者給人以模稜兩可的答復。當然,人際關系和努力的程度對辦事也絕非沒有影響。
和西方許多國家相似,德國人比較注意禮儀。兩人相遇時,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在路上,或者辦公室、賓館、電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問聲"您好"。餐館吃飯時,也要向已就坐的顧客點頭問候,真的是"斯文對斯文,禮多人不怪"。朋友見面以握手為禮,告別時亦如此。十分要好的、長時間未見的朋友相見或長期分開時可以相互擁抱。正式場合,仍有男子對女子行吻手禮,但多做個吻手的樣子,不必非要吻到手背上。在交往過程中,[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