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葉茂,對肥水的需要量很大。每年落葉後深翻~次,擴大樹盤,並結合施用基肥,生長期間則在雨後深刨和翻壓雜草。追肥掌握在發芽前、落花後及硬核期進行2~3次。前期以氮肥為主,促進春梢生長和幼果的發育,後期氮磷鉀三要素相互配合,促進花芽分化、核仁充實並改進核仁品質。每次施肥後,可結合進行灌溉。核桃對干旱比較敏感,缺乏水源的地區可覆蓋保墒。雨季則需排除田間積水。在春梢停長後到秋梢停長前要注意控水,以控制新梢後期的生長。冬春經常發生凍旱“抽條”的地區,初冬應灌凍水一次。 成年核桃樹雄花數量甚大,空耗樹體養分,當雄花芽開始膨大時,采取疏雄措施(盛果期樹可疏除75%~80%),有利於增加產量。 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1.病害 主要有核桃黑斑病和核桃炭疽病等。核桃黑斑病為害果實,也為害葉片和新梢,引起果實腐爛和早期落果,降低出仁率,是一種細菌性病害。防治方法:在萌芽前噴一次波美3度~5度的石硫合劑,開花前後再噴200倍石灰倍量式的波爾多液,以後每隔20天左右連續噴藥2~3次。核桃炭疽病主要為害果實,是一種真菌性病害,並與蘋果炭疽病病菌能互為傳染。防治方法可參照蘋果炭疽病。 2、蟲害 主要有核桃舉肢蛾、核桃小吉丁蟲、木橑尺蠖、雲斑天牛等。核桃舉肢蛾又名核桃黑,華北產區發生嚴重,每年發生1~2代。幼蟲蛀食青皮,引起總苞變黑腐爛,幼果脫落,核仁干縮,以老熟幼蟲在土中越冬。防治方法:結合深刨樹盤,地面噴灑50%辛硫磷300倍液毒殺;在成蟲產卵和蛀果前噴5o%殺螟松1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乳油5000倍液;受害較輕時在幼蟲脫果前摘除蟲果深埋。 采收和貯藏 核桃果實以總苞由綠轉黃、部分自然開裂時為采收適期。采收過早,總苞不易剝離,出仁率和出油率均降低。采後總苞未自行脫落的須漚制脫皮。即將核桃堆積於場地上,堆高30厘米~50厘米,上用濕草席等覆蓋,經3~5天,用棍輕擊,青皮即可脫落。也可用40%乙烯利500~1000倍液浸泡未脫皮的核桃,然後堆放24小時,再用棍敲打,青皮極易脫落,且核殼光潔,不受污染。 脫皮後的濕核桃,及時用水沖洗,並立即漂白。出口外銷的核桃必須經過漂白,以增進美觀。先將漂白粉配成80倍的溶液,然後將核桃放入,不斷攪拌,8~10分鐘後撈出核桃,再用清水沖洗干淨,攤放席箔上晾干。晾干時應勤加翻動,避免背光面發黃,影響品質。當核仁變脆、斷面潔白,隔膜易碎裂時,即可置冷凍干燥通風處收藏。貯藏期間經常檢查,注意防潮和防止鼠害。遇有個別霉爛變質時,要取出晾曬。 <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摘自吳志行主編的《實用園藝手冊》培育壯苗是保證建園後能正常結果的前提。在育苗時需要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培育砧木:河北、山東多采用普通核桃苗的實生苗作砧木。此外各地還有許多野生的核桃楸資源可以利用,該野果為家果。留種用的核桃應適當晚采。據試驗,9月上旬采收的核桃,發芽率低於50%,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的核桃,發芽率達90%以上。采後脫去青皮,即使曬干,於土壤上凍前進行沙藏處理。用鹽水選出飽滿種子,以一層15厘米後的濕沙、一層核桃順序,向上逐層放好,直到坑口20厘米處。然後,用濕沙將坑口埋平,上面用土培成屋脊狀。為使坑內通氣,在坑中央應放一束秸把。春季取種前應檢查1-2次。未經沙藏的干種子,春播前應進行催芽處理。用冷水浸種5-7天每天換水一次,或用10%的石灰水浸種10-13天,每天攪拌1-2次,然後撈出曝曬幾個小時,再置於溫度控制在20-25度的溫床或火坑上催芽,一般一周左右即可出齊小苗。播種可在土壤解凍後盡早進行。育苗地畝施5000公斤有機肥,然後整平,做成1米寬的畦條進行條播。行距30厘米,株距15-20厘米,開溝深10厘米,覆土5-7厘米。播種時以縫合線與地面垂直,種尖向一側為好。每畝用種量約110-130公斤,產苗量7000-8000株。出苗後應加強肥水管理,中耕除草和防治苗期病蟲害。
一些缺水干旱地區慣用直播建園,每穴播2-3粒種子,待砧苗生長1-2年後嫁接。播種時先挖25-30厘米深的小坑,下面挖松並施有機肥,塌實後播種。種子上面覆土12厘米,上面保留14-16厘米深的小坑,以便積水保墒,有利出苗。
2、嫁接:最常用的是枝接和芽接。(1)枝接:核桃枝接適期為砧木展葉至初花期。在華北大約為4月中上旬。接穗應選用健壯發育枝或長果枝的中下部,接前剪成芽枝段,在95-100度石蠟中速蘸。嫁接方法可采用劈接和插皮舌接。接後一定要包嚴接口。為防止傷流對嫁接成活率的影響,接前可對砧木進行放水處理。即可在砧木基部周圍,斜向下劈幾刀,深入木質部,使傷流液從刀口流出。刀口的多少要根據砧木的粗度和嫁接時的傷流量確定,一般3-5刀即可。(2)芽接:華北地區多於7月中旬至8月中旬進行。芽接的接穗最好是隨接隨采,剪下的接穗要立即去掉葉片。芽接方法常采用丁字型和方塊芽接。近年,采用丁字型芽接法效果很好。這種方法可使微量傷流從接芽下部橫切口處溢出,從而克服了其他芽接法傷流侵蝕芽片的問題,使成活率顯著提高。(3)接後管理:嫁接成活後要注意及時解綁和除萌。接穗萌芽後,每畝可追施尿肥10-15公斤,每次施肥均要結合罐水。苗木生長至20厘米時,要立支柱防風害。另外,還應及時防除病蟲害,以保證苗木正常生長。
核桃是深根性、喜光、喜溫、喜土壤濕潤的樹種,為達到優質、豐產和高效益,必須以適地適栽為原則。 1.對土壤、地形的要求核桃樹喜歡生長在土層深厚,通氣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中,土壤以中性或微鹼性為宜,ph值為7.0~7.5。土壤粘重及土層薄都不利於生長發育。選擇背風向陽的緩坡丘陵地及排水良好的平地和溝地,海拔高度宜在1000m以下。從地理位置來講,北緯30~40°為適栽區。 2.對光照和溫度的要求適宜核桃生長的年日照時數在2000小時以上,年平均氣溫9~16℃,絕對最低氣溫-25℃,極端最高溫度38℃,無霜期在180天以上.要求栽植地區冬春無大風和嚴重晚霜危害,以免抽條和凍花。若在有大風的地區建園,應營造防護林帶。 3.對水分的要求栽植點要求有水源和排灌系統,干旱時能灌水,漬澇時能排水。地下水位要求在地表2m以下。一般要求年降水量500~700mm.干旱、漬澇及地下水位高均不利於核桃生長。 4.對前茬的要求核桃多年連作,易使根結線蟲、根病痕線蟲等密度大量增加而影響核桃生長發育.栽植柳樹、楊樹、槐樹的土壤再植核桃,容易感染根腐病。因此,應避免在上述前茬的土壤中栽植核桃。 5.不同品種對環境的適應性目前選育的核桃優良品種有早實和晚實之別。早實品種結果早,豐產性好、早期產量高,適於矮化密植,但抗病性、抗逆性較差,適宜在肥水充足、管理良好的條件下栽培。晚實核桃結果較晚,但抗病性,抗逆性和適應性較強,可在環境條件較差的地區栽植。另外,核桃屬雌雄同株異花植物,具有同一品種雌雄花不能同時開放的雌雄異熟現象,影響了核桃的授粉受精和坐果。因此,建園時應選擇2個以上雌雄花期相近或互補的主栽品種,或配置適宜的授粉樹。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