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飲食標志特點。凡回族飲食攤點、飯館、茶館都掛有清真牌或藍色布條,凡回族商品食物的包裝都有清真字樣或相應經文、圖案。回族面食回族小吃——粉湯餃子回族清真食品種類繁多,較有名氣,耳熟能詳很大眾化的主要有手抓羊肉、蘭州清湯牛肉拉面、西安羊肉泡馍等。手抓羊肉,因用手抓食,故名。手抓羊肉一般選用肉質細嫩的“棧羊”羔羊肉,這種肉肥瘦相間,食而不膩。調味很簡單,只選用花椒、青鹽、干姜數味。其特點是羊肉酥爛,味香噴鼻,細嫩爽滑,滋味綿長,不油不膩,清淡可口。蘭州清湯牛肉拉面有三點特色,一是高超的拉面功夫。和面時,淋入溫鹽水,拌成絮狀,再柔和均勻;二是獨到的調湯做肉技術。正宗的牛肉面用肉,一般分炒和煮兩部分制作。前者選其精肉,切成蠶豆丁,用蔥末等調料炒透,作為調制牛肉用。後者是將牛肉入清水鍋,加調料煮熟,淋些辣椒油以供佐餐;三是湯、面、肉的有機的調配在一起。西安羊肉泡馍是西安最具有特色的清真小吃,其制作工藝分為:骨肉處理、煮肉、撈肉、掰馍、煮馍等五道工序,其特點是湯鮮味濃,馍筋光綿,不膳不膩,營養豐富。吃泡馍很講究,要配上糖蒜、香菜和辣子醬,吃時不能上下翻攪,以免發瀉。一般是從一邊“蠶食”,這樣能始終保持鮮味不變。回族特色菜品——紅燒羊蹄全羊席,又稱全羊大菜,回族的傳統名菜。源於清宮廷,為宮廷招待穆斯林客人的最高宴席。寧夏回族廚師王自忠是中國可烹制出全羊席的大廚之一。他可烹制出全羊菜260多種,用羊肉可烹制出190多種,如酥羊腱子、滑溜裡脊、紅松羊肉等;養雜可烹蔥爆心片、花炒羊肝絲涼拌等羊骨和羊蹄都可烹出六、七種。博采眾家之長,烹出的全羊菜,味鮮而不膩,肉嫩而不膳,深受人們歡迎。回族清真名菜——烤羊頭目前回族清真食品可以說是遍布全國,做清真食品的人也很多,但現在稱得上名廚的人卻是很少。蘭州清湯牛肉面的創始人馬保子可算是一個名廚。他1915年開始在家制作牛肉面,沿街叫賣維持生計。四年後,在蘭州東城開了一間鋪面。他將過去的刀切面改成頗有特色的拉面,並下工夫鑽研拉面技術,形成了一套自成體系的拉面方法和技巧。面粉用蘭州附近辜蘭、永登所產的冬小麥,提取其前60%的面粉,揉成面團。揉成團時要做到“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馬保子還非常重視調湯工藝,他用煮牛羊肝的湯兌入牛肉湯,勾成清香美味的牛肉湯。顧客進門,先捧上一碗牛肉湯,放些香菜和芝麻油,喝後另人頓感芳香四溢,增進食欲。已經普及全國回族清真面食——牛肉拉面四川天府特產清真“馬昌恆果汁牛肉”為世人津津樂道。這道清真美食創始於1933年,創始人是德陽市回民馬道庸。馬道庸1933年開始從事果汁牛肉的生產。他對牛肉選料十分嚴格,買牛時,必須購買健壯的活牛,有阿訇宰殺。然後,把“卷子肉”去筋,放入容器中用鹽水腌制,再取出晾干水氣,然後鹵熟,順著牛肉橫紋切成筷子粗細的條狀,再進行煙熏,最後,加上20多種天然香料拌勻,用粽葉包好。後來馬道庸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怕絕技失傳,以後有人假冒他的牌子,便把“星月”牌果汁牛肉的商標用兒子“馬昌恆”的名字來替代。此後,果汁牛肉的制作改條狀為顆粒狀,改煙熏為油炸,質量越做越精,產品銷路更暢。解放後,馬昌恆向供銷社傳授了產品工藝,1950年“馬昌恆果汁牛肉”被選為赴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珍品。回族宰殺活羊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回族要請阿訇誦經之後宰畜隨著清真食品的蓬勃發展,與之相關的餐館也興盛起來。西安清真賈三灌湯包是一家著名的餐館,它經營的灌湯包而蜚聲海內外。它還是西安“清真飲食三絕”之一。“皮薄如紙、餡嫩含湯、佐汁香濃”是它久盛不衰的絕妙之處。“古樸氣質、待人誠懇、溫馨如家”是它的待客之道,也是經營理念。國家權威部門和社會各界知名人士都給予了賈三灌湯包很高的評價。賈三灌湯包近年來先後被評為“中國優質清真食品”、“中國名牌”、“中國消費者信得過產品”等。寧夏老毛手抓被稱為“天下第一抓”老毛手抓是寧夏手抓特色餐飲業唯一保存並流傳至今、歷史悠久(創始1915年春)、五代傳人、手抓世家的近百年老店。其手抓羊肉在選羊、煮肉、切肉上有祖傳秘方和獨特的三講究;熟肉有鮮、嫩、香三特色和爽口不膩、不膻不腥、常食不煩三特點;羯羊肉、羯羊脖子、羯羊湯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三大綠色滋補品。寧夏老毛手抓曾先後接待中央國家部委領導和省市領導數百位,接待國內各省市、國外40多個國家的賓客過百萬人次。老毛手抓羊肉被國家認定為清真“中華名小吃”,被中國烹饪協會授予“中華餐飲名店”。“老毛”和“毛強”牌商標被寧夏工商局認定為寧夏著名商標,成為名符其實的回族品牌而響譽海內外。銀川的德隆樓涮羊肉鮮嫩醇香、不膩不膳,羊肉選料考究,配料豐富。其美味可與北京的東來順相媲美。菜肴葷素搭配還有海鮮成為回族餐飲一大亮點。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