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啊啊食用菌種植用高壓滅菌鍋報價嗎正文

啊啊食用菌種植用高壓滅菌鍋報價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汽漸漸溢出,借余熱烘干棉塞。
(ⅷ)取出已滅菌的材料,並清除剩水,以防鍋底銹蝕。
b.原種培養基的制作

配方甲:
鋸木屑
78%


米糠(或麸皮)
20%


蔗糖
1%


硫酸鈣(石膏粉)
1%



適量

配方乙:
棉籽殼
40%


鋸木屑
40%


麸皮或米糠
20%


蔗糖
1%


石膏粉
1%



適量


制法:木屑以闊葉樹的為好,棉籽殼(木屑)均要求干燥無霉爛、無雜質。米糠或麸皮要求新鮮、無蟲。將木屑(或棉籽殼)與麸皮、石膏粉拌勻,蔗糖溶於水,將其加直至用手緊握一把培養料時,指縫間有水滲出而不下滴為宜。然後將其裝入菌種瓶中,邊裝邊用搗木適度壓實,直裝至瓶頸處為止,壓平表面,再在培養基中央鑽一洞直達瓶底。最後用清水洗淨瓶的外壁及瓶頸上部內壁處,上棉塞。用牛皮紙包住棉塞及瓶口部分,用繩扎緊。放入高壓鍋內,在1.5公斤/厘米2的壓力下維持1.5小時。如采用土法滅菌,當蒸籠內達100℃後再維持6~8小時。
c.栽培種培養基的制作
栽培種培養基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同源種。當采用其他用料栽培香菇時,可將上述兩種配方中的鋸末屑用料代替,其余成分不變,構成多種代用料配方。
③菌種的分離和培育
香菇菌種制作分母種、原種、栽培種三個逐步擴大的階段。實踐證明,香菇菌種的好壞優劣,不僅直接影響到香菇的產量和質量,而且關系到香菇栽培的成敗。因此,必須認真做好菌種分離和培育工作。
a.母種的分離和培育
母種是菌種生產的關鍵,直接關系到原種和栽培種的質量,也是香菇豐產的保證。因此,必須認真做好種菇的選擇和分離培育工作。
種菇要選擇符合本品種特性的個體:要在出菇早、出菇均勻、產量高的菌塊上或菇木上挑選,選出朵形端正、蓋肉肥厚、柄短粗、無蟲害的子實體做種菇。
組織分離法:選擇符合種菇要求的菇蕾。用75%酒精揩拭表面後,用小刀把菇蕾縱剖為二,在菌蓋與菌精交界處,切取0.5立方厘米的一小塊菌肉,移放在斜面培養基中央。如用已開傘的香菇做分離材料,則選菌蓋與菌柄交界的菌肉。
接種後,將試管放在22℃~24℃恆溫箱中培養2~3天後,組織塊上長出白色的菌絲,並向培養基上蔓延生長。當菌絲在斜面上長滿後,再移到新的斜面培養基上,培育成母種。
b.原種和栽培種的培育
把母種接到木屑(或棉籽殼)、米糠培養基上進行培育,用以繁殖栽培種用的菌種稱為原種。已培育好的母種用接種針挑取蠶豆大一小塊放入原種培養基上,經22℃~24℃下培育35~45天,菌絲體長滿全瓶,即成原種。母支每種約可接6~8瓶原種。
原種直接到相同培養基中擴大培養;用於壓塊用種為栽培種。從原種裡掏出菌種移入滅過菌的瓶子中,培養溫度22℃~24℃,培育時間約2個月以上。每瓶原種可接栽培種60~80瓶。
培育原種和栽培種注意事項:
第一,原種及栽培種的接種必須遵照無菌操作要求。
第二,當接種後,從第三天開始就要經常檢查有無雜菌污染,發現有污染的瓶子要及時取出處理。一般檢查要繼續到香菇菌絲體覆蓋整個培養基表面並深入培養基2厘米時為止。
第三,培養好的菌種如暫時不用,要將其移放在涼爽、干淨、清潔的室內避光保存,勿使菌種老化。
④菌塊的制作
掏瓶作塊的時間,7月中旬制作的栽培種,10月上旬即可掏瓶作塊。掏瓶時要求作到:掏瓶用具、瓶口、盛器及掏鏟等所用工具均用0.1%高錳酸鉀溶液或2%~3%來蘇兒消毒;要剝盡老化褐色菌皮,要盡量成塊掏出,切勿掏得過碎;要隨掏隨做塊,不要推得過久,更不宜過夜。
做塊方法:將掏出的菌種倒入30厘米見方,邊高為7厘米的框內,用手壓實,四周要緊一些,塊的表面壓平,不宜過緊過松。用配方甲一般11~12瓶菌種可做菌磚一塊(30厘米2),厚度以4.5厘米左右;若用配方乙時,一般12瓶菌種做一塊,厚度6厘米上下為宜。
菌塊直接壓在勢有消過毒的塑料薄膜的木架或地上,塊與塊之間距離3~4厘米,以利空氣流通。壓好後用薄膜覆蓋,以利保濕。
其中正確掌握香菇菌絲的菌齡,選擇適宜的季節壓塊,是香菇生產中的一大關鍵。
菌絲的生產過程,就是累積營養的過程。當養分積累到一定時期,在外界條件(如溫度、水分、空氣、光、營養、ph值)影響下,產生突變,以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即菌絲生長進入子實體生長。
菌齡太長;瓶壁上形成一層很厚的菌皮,這是營養被消耗、菌齡老化的一種表現,壓塊後,雖然轉色較快,但顏色略淡;這時壓塊若遇高溫(30℃以上)菌絲容易衰老,造成霉爛。菌齡太短,菌絲成熟度不夠,仍處旺盛生長階段,壓塊後,菌絲容易徒長,轉色也慢,顏色黃褐色,由於營養積累不足出菇也就延遲。
因此,壓塊最適宜的菌齡(即菌絲成熟度)應該是:
①菌絲發展到瓶底和塑料袋底的10~20天,此時瓶壁處開始呈現白色突起(原基);②透過瓶可看到瓶內表面的菌絲潔白,中央黃白色;③揭開瓶蓋塞有濃厚的菇香氣味;④菌種上表面覆蓋一層黑褐的菌膜,菌種本身粘結力很強。以上四點是完全成熟菌種的特點。具有以上特點的菌種即可掏瓶做塊。由於菌齡適當,壓塊後菌絲愈合快,轉色及時呈紅棕色,若外界條件適宜,一般壓塊後15~20天左右便可現蕾。
菌齡是內因,當菌齡適宜時,還必須給其合適的外界環境條件,才能使菌絲體發生突變,形成子實體。香菇屬變溫型菌類,菌絲體生長適溫是25℃,子實體是15℃。如關中地區一般在10月上中旬壓塊,此時氣溫已降至25℃以下,並在做塊後則天內,能維持22℃~25℃;以後氣溫下降,正值出菇時期,因此,各地栽培香菇必須根據當地氣候條件正確確定做塊時期,才能獲得香菇的高產。
⑤出菇前的管理
a.防止高溫產生霉,促使菌絲迅速愈合。
菌決壓好後,隨著氣溫的變化,要靈活掌握掀動薄膜的時間。溫度高時,第二天就要換氣;溫度適合時,第三天換氣;溫度偏低時,第五天後換氣。換氣的目的是增氧,促進菌絲迅速愈合,是防止高溫發霉的有效措施。
當表面菌絲開始發白,應增加換氣次數和時間。溫度偏高,每天掀動2~3次,偏低掀動1~2次。目的是降低菌塊表面濕度防止菌絲徒長,促進菌絲健壯生長。
b:利用溫差、干濕差,刺激子實體形成。
香菇屬變溫結實性菇類,一般在恆溫條件下,香菇原基始終不能形成菇蕾。但當條件改變,它將迅速形成子實體。當菌絲已生長成熟,積累了豐富的營養,適合菌絲生長的溫度由25℃突然下降到15℃時,將會很快使菌絲扭結形成子實體原基(其他條件也要符合要求,如濕度、光、空氣等)。以"7402"菌株為例,在我區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白天氣溫一般可達21℃~23℃左右,夜間可降到9℃~11℃,溫差達到10℃以上。壓塊半個月至對天後,讓菌磚表面適當干燥3~5天,迫使表面菌絲互相交織、扭結,從而向周圍菌絲吸收養分,使扭結的菌絲逐漸膨大形成原基、菇蕾。當菇蕾長到黃豆大時及時噴水,有利於子實體生長。因此,適當干燥有利於成熟的菌絲形成香菇原基,再度濕潤有利於原基長成香菇。
⑥出菇期的管理
加強各期的水分管理,是提高香菇產量的重要措施。
根據香菇不同季節的生長特點,對水分的管理也有所側重。秋菇(10~12月)由於菌絲健壯,培養料含水量也較充足,能滿足原基生長。管理上主要是抓菇房保濕和塑料薄膜控制小氣候的溫度、濕度和空氣。
a.當出現小菇蕾時,應把覆蓋的塑料薄膜提高5~6寸,讓其出菇。
b.隨菇大小、多少、氣溫高低,靈活掌握水量,保持空氣濕度85%~90%。
c.第一批菇收後,停水幾天,以利菌絲恢復,然後連續噴水幾天,使它干干濕濕;拉大溫差10℃以上,有利於下一批子實體的形成。
冬菇(1~2月),各菇菌塊不宜過濕,只要保持菌塊濕潤即可。過濕不利菌絲生長,小菇也容易死亡,冬季一般只要求出一潮菇。主要以養菌發壯為主,塊內水分不能低於40%,一般以50%比較理想。
春菇(3~5月),春菇的水分管理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隨著氣溫升高,此時菌塊含水量已降低,應適當補給水分。
可用空中噴霧及地面澆水等方法調整菇房相對濕度到85%~90%之間,菌磚表面用噴霧器均勻噴水,使菌磚保持濕潤狀態。
噴水時注意,天晴多噴,陰雨天少噴或不噴,菌磚干燥時多噴,濕潤時少噴,菌絲衰弱或有少量雜菌發生時少噴,靈活掌握。
當菌磚內部由於蒸發及多批菇的生長而失水過多,在含水量低於40%的情況下,子實體的形成便受到抑制,這時可將菌磚直接放入水中浸泡12~24小時,使菌磚增重1斤左右,以補充菌磚的水分。如果這時氣溫在15℃左右,取出的菌塊要放在培養室催蕾(溫度控制在22℃左右),等形成較多子實體時,搬回菇房,保濕出菇。用這種分期分批浸水催蕾的方法,可使香菇產量大幅度提高。
對菌磚表面菌膜過厚、水分不易浸入的,可用小刀將表面劃破幾處,便於吸水。每批菇采收10余天後,或有少量菇蕾出現時進行浸水可刺激菇的發生和生長。
⑦采收與加工
a.采收:采收早了要影響產量,采收遲了又會影響質地,只有堅持先熟先來的原則;才能達到高產優質。具體采收標准是:當菌傘尚未完全張開,菌蓋邊緣稍內卷,菌褶已全部伸直時,為采收最適期,采菇應在晴天進行。
b.干燥:烘烤技術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香菇的質量,火力太猛會把菇烤焦;火力不足,則會使其發黑;時間拖長還會腐爛,要特別注意烘烤方法。香菇的干燥法有烘干和曬干兩種,目前多采用烘干和烘曬結合法。
(ⅰ)烘干:目的在排除香菇含水量,達到商標干燥標准,含水量約13%,以利長期保存。烘烤時要注意:當天收當天烘烤。火力或用其他熱源均要先低後高,開始時不超過40℃,每隔3~4小時升高5℃,最後不超過65℃;烘烤時最好不一次烘干,至八成於時出烤;然後再"復烤"3~4小時,這樣干燥一致,香味濃,且不宜破碎。烘烤後質量標准:香味濃,色澤好(菌蓋咖啡色、菌格淡黃色),菌褶清爽不斷裂,含水量達13%,過干難運包,過濕難保藏。
(ⅱ)烘曬結合:先將鮮菇菌語朝上,置太陽下曬6小時左右,在將干未干時立即烘烤,這樣色澤好,營養好;香味濃,成本低。
(ⅲ)分級和貯藏:干菇極易吸濕回潮、發霉變質和生蟲,影響質量。因此香菇烘干後,應立即按菇的大小、厚薄分級,而後迅速裝箱或裝入塑料袋密封,置干燥、陰涼處保藏。
 

上一页  [1] [2] 

剝下的橘子皮有什麼妙用?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