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烏干達產黃銅嗎正文

烏干達產黃銅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烏干達產黃銅嗎
 
摘要:廣義的岡比亞按蚊(anophelesgambiae,s.l.)由同域分布的形態學上不易區分的成員種所組成。它們有各自的豐度,除受氣候因素影響外,還受到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影響,尤其是與嗜血習性相關的因素。noboru等研究了肯尼亞西部的維多利亞湖盆地人或家畜(牛)血源的蚊種分布對各成員種孳生地幼蟲和室內成蚊豐度的影響。(共2頁)
 
中國之最和中國的世界之最
                        [夢箫寒搜集整理]
◆◆◆◆◆◆◆◆◆◆◆◆◆◆◆◆◆◆◆◆◆◆◆◆◆◆◆◆◆◆◆
中國紙幣世界之最

2003年10月27日09:54深圳新聞網


世界最早的紙幣“先驅”

世界最早的信用貨幣起源於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發行的白鹿皮幣。它是用白鹿皮方尺為幣、飾以彩畫。它是一種信用貨幣,也是世界上最早具有紙幣性質的貨幣,可稱是中國和世界上紙幣的“先驅”。與此同時還發行白金三品(銀錫合金)鑄成圓形龍、方形馬、橢形龜(各有幣值)是我國法定貨幣的開始。


北宋“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紙幣

“交子”在宋太宗淳化年間開始於四川流通。張詠始做交子。太宗、真宗時他在益州(成都)做官,所創交子是地方政府貨幣。“交子”是四川地方俗話,也是票證、票券的概稱,有交合之意即“合券取錢”。交子是我國和世界最早的紙幣,北宋政府發行交子是公元1023年,比歐洲使用鈔票早600多年,(歐洲瑞典最早於1690年發行紙幣)。我國最早出土的交子鈔版早年流失國外,最初發表在《東亞雜志》,國內只有鈔版拓印圖,圖上無鈔名,定性待考。


元代“中統鈔”是現存世界最早紙幣

忽必烈1260年繼承汗位,1271年定國號“元”。建大都城(北京)發行“中統交鈔”(絲本位)、“中統寶鈔(以銀為本位)後者流通廣,1271年定國號為“元”時又發行至元寶鈔。票幅163×90毫米的壹拾文是交鈔最小面值者。1277年停用金屬幣全國用紙幣。此時外國尚無紙幣,最早的波斯1294年紙幣款式仿元,票面印有“鈔”的漢字,印、法、英、俄發行紙幣更晚,說中統交鈔是世界現存最早的紙幣當之無愧,元是中國發行紙幣的盛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


“大明寶鈔”是世界票幅最大的紙幣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頒《鈔法》次年以中書省(13年改戶部)名義發行“大明通行寶鈔”,面額有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文、一貫。鈔一貫合銅錢千文或銀一兩、黃金二錢五分,四貫准黃金一兩。以桑穰和公文廢紙打漿做料,師元不泥於元、版面古樸華麗、構圖疏密有致,布局嚴謹、文字精美。一貫鈔豎方形、高一尺、寬6寸。它是古今中外票幅尺寸最大的紙幣。此票龍紋花欄、標題“大明通行寶鈔”左右九疊篆文“大明寶鈔”“天下通行”中為錢串、下有楷書文曰“戶部奏准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貳百伍拾兩”。(李憲章編)


◆◆◆◆◆◆◆◆◆◆◆◆◆◆◆◆◆◆◆◆◆◆◆◆◆◆◆◆◆◆◆◆
[河北的世界之最]

  出處不詳

延伸最長的早太古代地體分布帶

早太古代地體分布帶,是我國也是目前世界上延伸最長的早太古代(約45億年前)的地體分布帶,從內蒙的大青山,經山西的陽高、北京的密雲、河北的遷西、遷安、平泉,一直延伸到遼寧的凌源、撫順和新金,全長約1000多公裡。它是我國地質工作者近年在河北省遷西縣太平寨地區首次發現的。


最古老的巖石

是河北省東部、灤河流域遷西縣太平寨的麻粒巖,年齡為36億年左右。麻粒巖是一種在高溫和較高壓力的情況下形式的區域變質巖石。常具粒狀變晶結構和略具片麻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斜長石、石榴子石、紫蘇輝石、石英、硅淺石及方柱石等。


最早的建築設計藍圖

中國和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一份建築設計藍圖,是我省平山縣戰國中山王墓中出土的一幅銅建築設計平面圖──《兆域圖》(1974年出土)。這份設計藍圖已有2400年的歷史。這塊銅版長0·94米,寬0·48米,厚0·01米,一式兩份,王府、陵墓各一份。《兆域圖》比國外最早的羅馬帝國時代的地圖早600年,它在地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考古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學、建築學等方面都有研究價值。


最早的碑刻

平山縣三汲發現一塊大河光石,高90厘米,上刻兩行文字,意為:“為國王監管捕魚池囿者公乘得,看守陵墓的舊將曼,敬告後來的賢者。”據考證,這裡曾經是供國王捕魚捉蟹、休息游玩的池塘公園。附近的墓群,是宮廷派有專門守陵人的王陵。由此又很快找出了王城城基,對照文獻記載可知,這裡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由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白狄人建立的古中山國的一個都城。這塊碑刻上的文字屬於大篆,是我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戰國使用的漢字。這塊刻石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碑刻之一。


現存最早的酒

中國現存最早的酒(距今2200多年),在河北省平山縣一座戰國時代古墓中被發掘出。這些古酒分別盛放在一個圓形的和一個扁形的青銅酒壺中,共有10多斤。其中一種呈翡翠綠,液體清澈透明,很像現在的竹葉青。這個發現證明: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釀酒技術。


最偉大的古代工程

中國最大的古代工程是萬裡長城。這也是世界歷史上偉大工程之一。分段築城始見記載,系公元657年,秦統一六國後連貫為一,系公元前214年。長城延綿河北省1500余裡,最東端是位於我省山海關外的入海石城“老龍頭”。山海關城東門稱“天下第一關”。


雜技藝術發源地
我國雜技藝術最初產生於河北平原,譽滿中外的我國“雜技之鄉”是河北省吳橋縣。據傳,吳橋雜技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唯一的一本流傳至今、為研究《詩經》提供重要古訓古義的著作

唯一流傳至今、為研究《詩經》提供重要古訓古義的著作是《毛詩故訓傳》,簡稱《毛傳》,大抵以先秦學者的意見為依據,保存了很多古義,通行的《十三經注疏》即采用《毛傳》。《毛傳》著者毛亨,西漢學者,河間(今河北獻縣)人。他還是古文學詩學“毛詩學”的開創者。


第一次有組織、有准備的農民起義

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組織、有准備的農民起義是一千八百年前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黃巾軍持續戰斗二十多年之久,極盛時期發展到一百多萬人,遍及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湖北、江蘇等地,從根本上動搖了東漢的統治。這次起義的領袖張角、張梁、張寶是巨鹿(今河北平鄉)人。


最早算出清密圓周率

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算出精密圓周率的科學家是南北朝的祖沖之。他精確計算出圓周率π的真值在(小數點後第七位)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π的約率為22/7,π的密率為355/113。密率值要比歐洲早一千多年。為紀念他的傑出貢獻,有人建議把圓周率π的密率355/113稱為“祖率”。祖沖之,范陽遒(今河北涞水)人。


首次求出“交點月”的精確數字

南北朝時祖沖之創制歷法《大明歷》,公元462年成歷,在我國首次求出歷法中通常稱為“交點月”的日數為27.21222日極為近似。《大明歷》中規定一回歸年長度為365.2428日,是我國宋《統天歷》(公元1199年)以前最符合實際的一個數據。


車船的最早記載

車船,古代用人力運轉的明輪船。在南朝梁代蕭子顯撰的《南齊書》卷52中記載:公元5世紀南齊時期,祖沖之建造了“千裡船”,“於新亭江試之,日行百余裡”。這是中國有關車船的最早記載。


最早得出計算球體積正確公式的人

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得出計算球體積正確公式的是南朝數學家祖沖之,比歐洲人約早一千年。他還精心鑽研天算之術,精治大明治,經他再三請求,於510年處以正式頒行。他還制成銅日圭、漏壺等精密觀察儀器多種,為後世所取法。
◆◆◆◆◆◆◆◆◆◆◆◆◆◆◆◆◆◆◆◆◆◆◆◆◆◆◆◆◆◆◆◆
 
1、中國湖南的“巨人姑娘”曾金蓮17歲時,身高3.4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女人。
2、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我國著明的歷史文化古城—福建泉州的清淨寺,是我國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它又名麒麟寺,建於北宋大中詳符二年(1009年),初名“聖友之寺”。
3、印數最多的字典:新華字典是一本常用的檢字工具書。它是我國印數最多的書,到1982年已達一億冊,創造了工具書印數最多的世界紀錄。
4、最早的月食記錄:我國很早就有關於月食的記載.《詩經·小雅》載有\"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指的是發生在公元前776年的一次月食,此為世界上最早的月食記錄,比外國早55年。

5、最早的歷史地圖:二千多年前,我國就誕生了《禹貢》、《山海經》這樣高水平的著作,一千七百多年前,西晉人裴秀繪制出了《禹貢地域圖》,這是世界上迄今最早見諸於文字記載的歷史地圖。
6、最早一部針灸學專著:晉代著名的針灸學家皇甫谧編著了一部《針灸甲乙經》,這是我國中醫針灸學中最著名的一部專著,在中國中醫針灸學史上有著重要地位,是後世學習針灸學的必讀著作。

7、最早的一部戲曲史:王維國於1912年著的《宋元戲曲考》,是我國最早一部戲曲史。這部著作以論述宋、金、元戲劇的淵源,戲劇文學及其對後世的影響為主,兼及曲凋和演出,是一部比較系統地研究戲曲發展史的論著。
8、最早的稼接法專著:1376年明代的俞貞木(一作俞宗木)撰寫的《種樹書》(亦托名郭駝著),是我國最早一部嫁接法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較系統記載嫁接方法的著作。上卷為十二月逐月農事,中卷為豆、麥、桑、竹、木的種植法,下卷為花、果、菜的種植法,對多種果木的嫁接方法進行了較系統的記載。
9、最早記載石灰巖地貌的著作:我國和世界上最早一部記載石灰巖地貌的著作,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編著的《徐霞客游記》。他比歐洲最早對石灰巖地貌進行考察和描述的愛士倍爾早一百年,比歐洲最早對石灰巖進行系統分類的瑙曼早兩百多年。
10、世界上最稀有的動物之一是中國的大熊貓。大熊貓生活在中國的四川、陝西、甘肅的偏遠高山上,以竹為食,屬於第四紀冰川時期的殘留物種,有“活化石”之稱,被譽為中國的“國寶”。

11、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是中國的銀杏樹,此樹最早出現於16,000萬年前的侏羅紀時期。

12、世界上最大的峽谷是中國的雅魯藏布大峽谷,長504.6公裡,最深處達6,009米,平均深度在2,268米以上。

13、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中國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喜瑪拉雅山脈位於青藏高原的南部,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

14、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中國的漢語,有12億多人。

15、.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是中國明朝的《永樂大典》,共22,937卷,由2千名學者在1403-1408年編成。

16、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是中國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占地40公頃。

17、世界上開鑿最早、線路最長的人工運河是中國的京杭大運河,始建於公元前5世紀,後經隋、元兩次大規模擴建,北起北京通縣,南至浙江杭州,全長1801公裡。

18、.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建

[1] [2] 下一页

葡萄哈密瓜櫻桃李子火龍果椰子棗橄榄木瓜芒果哪些長在南方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