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患了多動症怎麼辦?
多動症是兒童期常見的行為問題。本症有兩大主要症狀,即注意障礙和活動過度,可伴有行為沖動和學習困難。通常起病於6歲以前,學齡期症狀明顯,隨年齡增大逐漸好轉。部分病例可延續到成年。表現為: (1)注意障礙(又稱注意缺陷障礙):注意障礙為本症最主要的表現之一。患兒主動注意減退,被動注意增強,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的干擾而分心。注意對象頻繁地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做作業時不能全神貫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頻繁地轉換。做作業拖拉,不斷地以喝水、吃東西、小便等理由中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有些患兒表現為凝視一處,走神,發呆,眼望著老師,但腦子裡不知想些什麼。老師提問時常不知道提問的內容。注意障礙是本症必須具備的症狀。 (2)活動過度:活動過度為另一常見的主要症狀。表現為明顯的活動增多,過分地不安靜,來回奔跑或小動作不斷,在教室裡不能靜坐,常在座位上扭動,或站起,嚴重時離開座位走動,或擅自離開教室。話多,喧鬧,插嘴,惹事生非,影響課堂紀律,以引起別人注意。喜觀玩危險的游戲,常常丟失東西。多動有兩種類型:一是持續性多動。患兒的多動性行為見於學校、家中等任何場合,常較嚴重。二是境遇性多動。多動行為僅在某種場合(多數在學校),而在另外場合(家中)不出現,各種功能受損較輕。 (3)沖動性:情緒不穩,易激惹沖動,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而過度興奮,易受挫折。行為不考慮後果,出現危險或破壞性行為,事後不會吸取教訓。 (4)學習困難:主要表現為學習成績低下。多動症患兒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學習困難的原因與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有關。出現學習困難的時間,決定於智力水平及多動症的輕重程度。智力水平中下的嚴重多動症患兒在學齡早期就可出現學習困難。智力水平較高、多動症狀較輕的,可在初中階段才出現學習困難。 (5)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有半數左右患兒可見有神經系統軟體征,表現為快速輪替動作笨拙,共濟活動不協調,不能直線行走,閉目難立,指鼻試驗陽性,精細運動不靈活,部分患兒可有視覺-運動障礙、空間位置覺障礙等。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為異常疾病.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 兒童多動症的患病率國外報道在5%~10%之間,國內調查在10%以上,男孩多於女孩,早產兒及剖宮產兒患多動症的幾率較高,大約在60%以上。 編輯本段【多動症的特征】 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1、學習、做事不注意細節、粗心大意。 2、做事時難以集中精力。 3、對別人的講話經常似聽非聽。 4、經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5、經常很難安排好日常學習和生活。 6、經常不願意或回避那些需要用腦的事情。 7、經常丟一些常用的東西。 8、經常容易因無關刺激而分心。 9、經常忘事。 如果在這九條當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占了六條,那麼我們就說這個孩子在注意力方面有問題。 下面介紹一下多動的表現: 1、經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小動作多。 2、經常離開座位。 3、在一些不該動的場合亂跑亂爬。 4、很難安安靜靜地玩。 5、經常顯得忙忙碌碌。 6、經常話多,說起來沒完。 7、常在問題沒說完時搶先回答。 8、經常很難按順序等待。 9、經常打斷別人或強使別人接受他。 10、睡眠時身體也經常翻動。 如果在這十條當中,孩子出現的問題占了六條,那麼我們就說這個孩子在動作方面有問題。 編輯本段【兒童多動症的病因】 1、腦神經遞質數量不足。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腦內神經遞質濃度降低,削弱了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活動,使孩子動作增多。因此,多動症兒童首先必須考慮藥物治療。非母乳喂養的兒童,父母尤其應該注意這一原因。 2、腦組織器質性損害。母親孕期患高血壓、甲狀腺肥大、腎炎、貧血、低熱、先兆流產、感冒等;分娩過程異常;兒童出生後1-2年內,中樞神經系統有感染或外傷。這樣的兒童易患多動症。 3、遺傳因素。一部分觀點認為,先天體質缺陷和器官異常、染色體異常、父母的精神病等遺傳因素,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孩子的腦功能,造成其先天體質缺陷,從而導致多動。 4、其他因素。教育方法不當及早期智力開發過量,環境壓力遠遠超過孩子心理的承受能力,導致孩子心理發育滯後,自控能力降低。另外,過量攝入食物中的人工色素、含鉛量過度的食物,雖不一定達到鉛中毒,但可能會導致多動症。 編輯本段【兒童多動症的類型】 世界衛生組織1978年公布的《國際疾病診斷分類手冊》第9版,將本病命名為“兒童期多動綜合症”,共分為4型。 1型:單純活動過多和注意障礙,以注意持續時間短暫和活動過多為主要表現,並無明顯的行為障礙和發育遲延。 2型:伴有發育遲延的多動症,伴有言語發育遲延,笨拙,閱讀困難或其他特殊技能的發育遲延。 3型:伴有行為障礙的多動症,伴有明顯的行為障礙,但無發育遲延。 4型:其他。 編輯本段【兒童多動症的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中樞神經興奮藥,如“利它林”,但藥物治療要謹慎小心,用藥的種類、劑量及時間應由專家指導,密切觀察。 2、飲食治療。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肯定哪些食物與多動症的發生有關,但在孩子的食物中應盡量避免加入人工色素調味品、防腐劑和水楊酸酯等。 3、心理治療。這是糾正兒童偏常行為,培養他的良好行為,增進學習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主要方法。在訓練的過程中,家長要有正確的態度,兒童多動症是病態,不應歧視和打罵,以免加重精神創傷。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分散學習法:將孩子的學習時間化整為零,每隔10分種就讓他休息一會兒。學習的環境裡,不要置放分散注意力的東西。 及時評價法:當孩子表現出安靜做功課,較少小動作時,就及時給予表揚。反之,要及時批評。 程序訓練法:用指導語訓練兒童控制和指導自己的行為。如先讓他觀察大人自言自語寫作業,然後再自己執行,在做作業時,一邊寫一邊自言自語:我要寫作業了,要認真做,第一題是什麼…… 另外,還要培養兒童有規律的生活習慣。經驗證明,這幾種治療方法能減少兒童的多動行為,在長期堅持的基礎上,一般地說,兒童多動症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糾正,使其心理得到正常發展。 現在主要的治療多動症的方法為感覺統合訓練和高頻音樂療法: 1)感覺統合訓練 自閉症(孤獨症)是一種兒童腦功能的失常,從它被人認識開始,一直被許多專家和父母所困惑。導致自閉症的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但自閉症的兒盤顯現出許多感覺處理不良的現象,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觸覺學習的不足.但它所衍生的問題遠遠超過一般單純的觸覺敏感或遲鈍。這些兒童如觸覺不足的兒童。其大腦對感覺的分辨能力不好,甚至極差。 他們的大腦可以接受感覺信息.所以他們大部分是可以學習的,只是大腦分辨信息的能力非常奇特,常常是接受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則完全拒絕,顯示腦干的前庭覺系統有很大問題.過濾及選擇的方式非常的奇特。只要能進到大腦皮層的信息,自閉症兒童會學得比任何人都好;進不去的部分,則似乎如何加強刺激都沒有用。 自閉症兒童除了少數有講言障礙外,大多能講話,只是他們的耐匯很少.就喜歡用固定的幾種。發音上雖然也不錯,但缺乏抑揚銳挫,聲高和頻率變化很少。對很多刺激經常沒有反應.沒有喜歡也沒有厭惡,對某雌刺激又非常情緒化。甚至自傷或攻擊他人的現象。 感覺統合失常的生理基礎 感覺統合失常,一般稱為“神經運動機能不全症”,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障礙問題,一般都發生在孩子的身上。這些孩子的智能測驗都在平均水准以上,確有學習上或行動上的障礙,有四分之一以上甚至造成學習成績低落,被誤認為有智障的現象。 這種孩子最明顯的症狀是有緊張性頸反射的神經運動機能不全症狀,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和腦性麻痺症孩子類似的行業。不過通常這類孩子都屬於輕微症狀,因此一般的智力測驗、腦波檢查或官能檢查都很難發現,這正是父母親最感頭痛的問題。 由於幼兒對原始反射抑制性不足,導致平衡反射發展遲緩,使身體的反應出現嚴重異常.造成知覺機能和注意力的障礙,對自己身體自覺能力和心理的自尊能力受到影響。 知覺機能障礙會影響孩子自動化知覺技能(theautomtizedpercepualskills)發展不良。造成學習上的困難。日前在小學生身上,最常見的是遺成閱讀認字困難的眼球運動抑制機能(ocularmotorcontrol)不足。 這種現象大多來自於前庭神經系統的障礙。前庭屬於人類內耳的一部份,具有統合訊息向大腦皮層反應的功能,並能抑制直接姿勢動作的反射作用.是屬於生理性的感覺,無法用意識化的能力了解。如果這方面產生問題,在生理上會有刺激過份強化、嘔吐感、動搖感、升降感無法平衡的現象。 幼教專家應亞傑(jeanpieget)在早年的研究使已發現.感覺運動成熟與否,是孩子在日後智能學習式思考前期(三至六歲)運作成功與否的基礎。缺乏這方面能力的孩子,即使能用大腦做記憶性的學習,但在觀察、組織、想象、推理上的大腦功能.也會有應用上的困難。 感覺統合能力不佳所造成的學習能力不足,在理論上稱為神經運動機能不全(neurobehavioraldysfunction,nbd)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項; 感覺和知覺信息相互協調,是學習的要素。 因此感覺訊息的接受和整台上有所困難時。必定造成知覺信息的不順暢,而影響學習能力。愛爾絲博士便指出:“無目的動作中,仍會引出大量的感覺信息(特別在固有感覺和觸覺方面),這些感覺信息和身體的各器官必須保持足夠的統合力和協調力.這是人類身體形象發展的最重要基礎。” 由於身體形象的充分發展.視覺、聽覺、特別是雙手的大小肌肉及手眼協調能力才能充分發展,對孩子學習能力自然有直接的影響。 動作所產生的感覺訊息無法和知覺有正常的統合機能時,將會影響正常的學習能力。 德基若斯及希拉及在一九七九年所著的neumpsychologicalfunldamentalsinlearningdisability一書中表示:“有目的性的協調是學習過程中最主要的努力重點.這種協調在日常生活運動神經系統中最為重要。”如果日常的活動所產生的感覺信息,無法有效回歸到有統合能力的知覺系統中,任何學習都會遇到困難。 在運動、知覺和學習中.最重要的神經行動系統是前庭感覺和固有感覺。 從大腦生理學來講.腦干和大腦皮層承擔著最基本的學習功能。以閱讀來講,視覺的感覺信息有籁腦干的前庭系統才能有效輸入大腦皮層,由大腦皮層分管記憶的區域來解讀輸入視覺符號的記憶。前庭及固有感覺不良,將影響正確穩定視覺信息的輸入,進而影響大腦皮層的認知能力。 人類的神經系統是無法單獨產生作用的,足夠的統台及協調能力,才能有力的接收和回饋環境的信息.知覺系統中的認知發展也由此產生。 因此,感覺運動上有明顯異常的孩子,在生命中最重要的學習階段為0一12歲間,這些孩子將因一連串嚴重的挫折,造成情緒上或習慣上害怕學習和拒絕學習的態度.可能影響到他一輩子的生活。 感覺統合不足的危害 感覺統合不足形成大腦功能不全 人類學習最重要的並非知識,知識只是工具,如何吸收、消化、使用知識才是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身體感官、神經組織及大腦間的互動,身體的視、聽、嗅味、觸及平衡感官,透過中樞神經、分支及末端神經組織,將訊息傳入大腦各功能區,稱為感覺學習。 大腦將這些訊息整合,作出反應再透過神經組織,指揮身體感官的動作,稱為運動學習。感覺學習和運動學習的不斷互動便形成了感覺統合,感[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