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應服用。這類藥物可降低煩躁度,幫助兒童保持其學習動力而能完成任務,並且可提高他們在課堂中的總體效率。服藥後可觀察到兒童的沖動行為和破壞干擾行為有所減少,並伴有情緒控制的改善、個體間關系的改善,以及表現出通常意義上的安靜狀態。 目前,對多動症還無治愈手段。這類藥物可幫助患有多動症的兒童更好發揮他們的潛在能力以及他們的社交能力。如果一名兒童得到暗示:“你需要做的可以提高你學習的事情就是服下這片藥”,那就建立了一種不好的相關性。因為,藥丸不能教給人技能。所以,藥物應該與行為訓練聯合起來,為兒童提供有效的、適當的技能。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但是卻經常見到一些家長為孩子的表現而苦惱。這些孩子表現為:活動過多、注意力不集中、書寫潦草;還有的孩子任性、不合群,缺乏自我克制能力;或行為幼稚、怪僻,或行為無目的、貪玩、逃學、打架,甚至說謊、偷竊等,教育也無濟於事。少數病例成年後,還留有性格和行為缺陷。這很可能是患上了“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簡稱“多動症”)。兒童多動症國內發病率5-11%,並呈上升趨勢,多動症應及早治療。兒科專家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以中藥結合推拿為主,該療法針對小孩吃藥怕苦,怕打針的恐懼心理,在藥物治療上運用了直腸滴入的方法,藥效是口服的兩倍以上,在治療小兒多動症上效果顯著。 中國多動症患兒近2000萬 多動症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兒童心理行為障礙。其主要症狀有注意力障礙、多動、沖動等。目前國內患兒人數已接近2000萬,學齡兒童患病率近6%。由於患者人數多、損害嚴重、對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等原因,adhd已成為我國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怎樣治療兒童多動症? 據兒科診療中心專家介紹說,目前多動症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及飲食療法等。其中中樞神經興奮劑,如利他林等,是最為傳統、應用最多、最廣泛的治療手段,在治療上它較為有效,能提高注意力。但是利他林的缺點是,它無法根治這種疾病,只能長期服用,副作用主要是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兒科診療中心專家首推中藥結合推拿為主的治療,無副作用,見效快,穩定不易復發。 中藥結合推拿治療小兒多動症 從中醫角度上分析,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髒腑嬌嫩、形氣未充,即小兒髒腑器官及體格發育尚未成熟,功能還不完善,與成人相比較,是處於髒腑未壯,精氣未充,經脈未盛,氣血不足,神氣怯弱的狀態。另一方面,由於小兒髒腑的形態結構及功能均未成熟,必然向著成熟完善的方面發展,即顯示出生機旺盛、迅速生長發育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理論。 通過長期臨床實踐觀察發現,本病以腎陰不足肝陽偏旺型;心脾氣虛型;濕熱內蘊痰火擾心型最為多見,治療上強調調整陰陽平衡為原則,以滋腎為本,並將平肝、清心、健脾、安神益智、祛痰化瘀等貫穿其中,以此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該法以中藥結合推拿為主,配合教育及心理行為矯治綜合治療,在中藥的運用上區別於以往的口服,改用了直腸滴入的方法,其優勢表現在:
1、效果更顯著,直腸滴入的藥效是口服的兩倍以上。 2、療程更短,通常1~2周便可見效。 3、除去了兒童怕吃“苦”的煩惱。 4、避免西藥的一些副作用,有利於兒童的身心健康。 5、結合中醫推拿,與藥物協同增進療效。 6、聯合心理治療,讓孩子更快適應周圍環境及克服心理衛生問題。 7、治療多動症的同時還能增進食欲,增強體質,改善睡眠等,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兒童時期是人生的重要時期,若患兒在學校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厭學、逃學、成績下降;長大後也因基礎知識的貧乏,難以學到生活必需的技能,就業困難,而影響終生。兒科診療中心專家在治療多動症上有著獨到見解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希望通過治療讓每個多動症孩子健康成長。 多動症概念】 多動症是兒童期常見的行為問題。本症有兩大主要症狀,即注意障礙和活動過度,可伴有行為沖動和學習困難。通常起病於6歲以前,學齡期症狀明顯,隨年齡增大逐漸好轉。部分病例可延續到成年。表現為: (1)注意障礙(又稱注意缺陷障礙):注意障礙為本症最主要的表現之一。患兒主動注意減退,被動注意增強,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的干擾而分心。注意對象頻繁地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做作業時不能全神貫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頻繁地轉換。做作業拖拉,不斷地以喝水、吃東西、小便等理由中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有些患兒表現為凝視一處,走神,發呆,眼望著老師,但腦子裡不知想些什麼。老師提問時常不知道提問的內容。注意障礙是本症必須具備的症狀。 (2)活動過度:活動過度為另一常見的主要症狀。表現為明顯的活動增多,過分地不安靜,來回奔跑或小動作不斷,在教室裡不能靜坐,常在座位上扭動,或站起,嚴重時離開座位走動,或擅自離開教室。話多,喧鬧,插嘴,惹事生非,影響課堂紀律,以引起別人注意。喜觀玩危險的游戲,常常丟失東西。多動有兩種類型:一是持續性多動。患兒的多動性行為見於學校、家中等任何場合,常較嚴重。二是境遇性多動。多動行為僅在某種場合(多數在學校),而在另外場合(家中)不出現,各種功能受損較輕。 (3)沖動性:情緒不穩,易激惹沖動,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而過度興奮,易受挫折。行為不考慮後果,出現危險或破壞性行為,事後不會吸取教訓。 (4)學習困難:主要表現為學習成績低下。多動症患兒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學習困難的原因與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有關。出現學習困難的時間,決定於智力水平及多動症的輕重程度。智力水平中下的嚴重多動症患兒在學齡早期就可出現學習困難。智力水平較高、多動症狀較輕的,可在初中階段才出現學習困難。 (5)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有半數左右患兒可見有神經系統軟體征,表現為快速輪替動作笨拙,共濟活動不協調,不能直線行走,閉目難立,指鼻試驗陽性,精細運動不靈活,部分患兒可有視覺-運動障礙、空間位置覺障礙等。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為異常疾病.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 兒童多動症的患病率國外報道在5%~10%之間,國內調查在10%以上,男孩多於女孩,早產兒及剖宮產兒患多動症的幾率較高,大約在60%以上。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但是卻經常見到一些家長為孩子的表現而苦惱。這些孩子表現為:活動過多、注意力不集中、書寫潦草;還有的孩子任性、不合群,缺乏自我克制能力,;或行為幼稚、怪僻,肢體抽動,或行為無目的、貪玩、逃學、打架,甚至說謊、偷竊等,教育也無濟於事。少數病例成年後,還留有性格和行為缺陷。這就是兒童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是兒童多動綜合症的俗稱。其發病原因很多,是兒童時期常見病。因為人們認識不足,有時會誤診、漏診,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會造成家庭和學校中的不良影響。 九種表現可判斷兒童多動症 1.需要安靜的場合,他卻難以安靜,常動個不停。 2.容易興奮和沖動。 3.注意力難以集中,極易轉移。 4.做事常有始無終。 5.話多,好插話或喧鬧,常干擾其他兒童的活動。 6.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或紀律。 7.情緒不穩,提出的要求必須立即得到滿足,否則就會產生情緒反應。 8.學習成績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礙引起的。 9.動作較笨拙,精細運動技能差。 3招教你認識“多動症、抽動症” “我家孩子整天手腳動個不停,是出了名的‘調皮搗蛋鬼’,不知道是不是‘多動症、抽動症’?”“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不好動反而奇怪吧?”……對於家長們的這些疑問,有關專家總結了“三招”,便於家長正確認識和對待孩子多動、抽動,學習困難,沖動任性等問題。 招數一:“多動症”有別於好動、調皮 好動、調皮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果孩子軀體活動明顯比同齡兒童多,且自控力差,不能安靜下來,就要警惕您的孩子是否患有“多動症”。 研究發現,“多動症”與孩子頑皮有著四點本質區別:①注意力方面,調皮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能聚精會神,還討厭別人干擾,而多動症孩子玩什麼都心不在焉和無法有始有終;②自控力方面,調皮孩子在陌生的環境裡和特別要求下能約束自己,可以靜坐,而多動症孩子根本坐不住,靜不下來;③行為活動方面,調皮孩子的好動行為一般有原因、有目的,而多動症孩子的行為多具有沖動性,缺乏目的性;④生理方面,調皮孩子思路敏捷、動作協調、沒有記憶辨認的缺陷,而多動症孩子則有明顯不足。 招數二:“多動症”不一定都多動 有些家長認為“多動症”就是有多動的表現,事實上,在多動症患兒中,有些並沒有活動過多的表現。她們平時並不多動,看上去很文靜,但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是老師眼中的“聰明笨小孩”,突出表現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學習困難,做事拖拉,粗心大意,久而久之,易產生自卑、消極心理,出現厭學、逃學、說謊等行為。為此,有些並不多動的孩子也可能患有“多動症”,這一點應當引起家長注意。 “多動症”實際上是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有三大核心症狀,即注意力缺陷(通俗而言是易分心、不專心)、多動及沖動。有的孩子以注意力缺陷為主,有的以多動、沖動為主,更多的則是三者並存。” 招數三:頻繁做鬼臉——當心“抽動症”作怪 有些孩子喜歡不同場合地頻繁眨眼、皺眉、抽動嘴巴、搖頭聳肩扮各種怪相,有時還伴有脖子抽動,家長以為是孩子不學好、染上了壞習慣,而大聲制止或批評警告,甚至棍棒相加,但絲毫沒有改正的跡象。事實上正是這種主觀判斷上的錯誤耽誤了孩子的治療,因為很可能孩子患上了“抽動症”。 多動症、抽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發病原因是由於兒童大腦單胺類神經遞質失衡所造成的。主要表現為活動過多、自控力較差、注意力不集中、沖動任性;頻繁擠眉、眨眼、搖頭、噘嘴、聳肩、扭頸、有的喉中發“吭吭、喔喔”異響,說髒話等。由於大多數家長缺乏對“多動症、抽動症”的認識,將其與孩子好動、調皮、不學好、染上壞習慣混為一談,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或沒有選對治療方法,致使各種症狀伴隨著孩子成長,導致出現自尊心差,缺乏自信,情緒嚴重不穩、出現抑郁、精神分裂、品行障礙和反社會人格等不良現象。 因此提醒廣大家長,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這些症狀,應及早做檢查或登陸中國多動症、抽動症治療網填寫病歷,將有專家免費為你咨詢。如被確診為“多動症、抽動症”也不用慌張,只要采取正確的治療措施,治療越早,孩子恢復得也越好。 [編輯本段]【多動症的特征】
多動症的最新臨床診斷標准是1989年由美國精神醫學會制定的,現摘錄如下。當與大多數同齡兒童相比,下列行為更為頻繁,符合下面14條中的8項,並持續6個月的,診斷具有注意缺乏多動障礙。 1.手或腳不停地動,或在座位上扭動(少年為坐立不安的主觀感受)。 2.即使必須坐好,也很難靜坐在座位上。 3.易受外界因素影響而分散注意力。 4.在集體活動或游戲時,不能耐心地等待輪轉。 5.別人問話尚未結束,便立即搶著回答。 6.不按他人指示做事情(並非故意違抗或不理解)。 7.在做功課或玩耍時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 8.一件事尚未做完,又做其他事情。有始無終. 9.不能安安靜靜地玩耍。 10.說話太多。 11.常常打斷他人的活動或干擾他人學習、工作。 12.別人對他說話,他往往沒有聽進去。 13.學習時的必需物品,如書本、作業本、鉛筆等常常丟失在學校或家中。 14.往往不顧可能發生的後果參加危險活動,例如,不加觀察便跑到馬路當中。 15.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易走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