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歷史
在中國,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古人類化石和遠古文化遺存發現頗多。據考古發現,中國南方主要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差不多都是在貴州境內發現的。這說明貴州各族人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並在勞動生活中創造了貴州遠古文化。
貴州建省雖然只有500多年,但是從文獻資料提供的情況來看,貴州的歷史可以追溯得更遠。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當時在今貴州境內有牂牁(音zang ke)古國,並與中原有交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21年後),貴州分屬巴郡、蜀郡、黔中郡和象郡管轄。
“貴州”名稱,始於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974年,土著首領普貴以控制的矩州歸順,宋朝在敕書中有:“惟爾貴州,遠在要荒”一語,這是以貴州之名稱此地區的最早記載。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設置貴州承宣布政史,正式建制為省。以貴州為省名。
貴州簡稱“黔”。今貴州的部分版圖,戰國時(公元前475—前221年)就屬於楚國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積在今貴州沿河到榕江以東,包括銅仁地區和黔東南部分縣。秦王朝在此設立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貴州設黔中道,建黔州郡,設黔州都督府。貴州的歷史總離不開一個“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貴州建省。這就是貴州簡稱“黔”的由來。
貴州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全省各族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轉戰貴州高原,中國共產黨在長征途中於貴州遵義召開了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會議確立了毛****同志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