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閹割”屬於內分泌治療,又稱藥物去勢。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lhrh)可刺激腦垂體釋放黃體生成素(lh)。人工合成的超活性lhrh類似物(lhrha)可在用藥早期刺激腦垂體釋放黃體生成素(lh),使腦垂體的lhrh受體下降調節,受體減少,反而抑制了lh的釋放,睾酮的產生減少,最終使睾酮下降至去勢水平,從而起到與手術去勢相似的療效,稱之為藥物去勢。藥物去勢目前(指2009年)也是一種標准的前列腺癌內分泌治療方法。 所謂化學去勢(androgendeprivation)治療法,其實是以雌性激素(女性賀爾蒙)、抗雄性激素(睾丸抑制劑)或性腺刺激激素抑制劑注入累犯體內,令他失去性沖動,同時不再勃起,令男性獨有的人體反應消失。 “化學閹割”的由來 “化學閹割”原創於美國,又稱為“荷爾蒙療法”,是指運用一種醫學方法使男性的荷爾蒙發生改變,從而使其喪失相應的性能力。“化學閹割”主要是利用注射或口服抗睾丸酮藥物,以降低被閹者本身的睾丸酮(男性荷爾蒙)的產生,從而使其失去性欲和性能力。
對有些性犯罪者而言,犯罪是由於身體內的雄性荷爾蒙分泌所致,這種犯罪的內心沖動難以克制。有些新犯罪者內心也很痛苦,難以擺脫犯罪沖動的控制,同時內心又非常想擺脫這種邪惡欲望的控制。“化學閹割”可以將性犯罪者從犯罪引誘中解脫出來,使其喪失犯罪的能力。“化學閹割”采用醫學方法,無痛苦。一般來講,“化學閹割”要由罪犯本人同意方可,即使其被“化學閹割”後,也要佩戴警方發放的電子跟蹤裝置。
美國施行類似矯治措施的州,對強暴累犯施以“化學閹割”治療,主要針對戀童症、****待狂等強暴累犯為優先對象。這種方法要求每隔兩周在人體內注射抗雄性素藥物(cpa與mpa),抑制性欲,以達到暫時降低性欲的效果。據評估,被注射藥劑的強暴累犯,確實會出現性幻想及性功能下降的現象,如果劑量較多,甚至會完全喪失性能力,可以達到降低性欲的效果。
早在1930年,美國便制定了對性侵害加害者進行強制治療的法令,其主要內容是以不定期強制精神科住院治療來取代監禁,希望能在比刑期更短的時間內治愈加害者,並防范過早返回社區造成危害。美國大部分的州在1960年前都制定了類似性侵害加害者強制治療法。到了1970年,由於對精神醫療是否真能治愈性侵害加害者的爭議及保障基本****的考慮,大部分的強制治療法遭到廢除的命運,回歸法律對加害者施以監禁處罰,伸張社會正義的本質,然而這並未徹底解決性侵害加害者重返社會後可能再犯的危險。目前新制定的性侵害加害者強制治療法令,采取較折衷的方式,先將性侵害加害者監禁,待假釋或刑期屆滿再接受強制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