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
糖醋澆汁做起來特別簡單:把面筋切成絲,放到熱油裡炸脆,再另炝一個鍋,勾少許糖醋汁出來,著些薄薄的欠,吃前把糖醋汁嘩地潑到面筋絲上,齊活。沒被汁水浸透的面筋絲入口酥脆,若浸得略久些,酥脆便轉為柔韌,裹著酸酸甜甜的糖醋汁,配上幾口白米飯,與你的齒舌厮混到一起,真是要多香有多香。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被任命為「討逆軍」第三軍總司令,出古北口迎戰奉系軍閥的軍隊。1924年10月22日午夜,馮玉祥率部返回北京,從城北的安定門進城。部隊不費一槍一彈,包圍了總統府,迫使直系軍閥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戰並解除吳佩孚的職務,監禁總統曹锟。 11月5日上午9點,馮玉祥的部下北京警備司令鹿鐘麟率部荷槍實彈進入紫禁城,奉馮玉祥之命,驅趕末代皇帝溥儀。整個過程費時僅兩個多小時,下午4時10分,鹿鐘麟將優待條件大肆修改後,脅迫溥儀及其後妃親屬離開故宮,民國後存在了13年的小朝廷,宣告結束。 馮玉祥在北京召開政治軍事會議,決定請皖系軍閥段琪瑞擔任「中華民國臨時政策」執政,電請孫中山入京共商國事。孫中山接受邀請,於11月10日發表《北上宣言》,宣布對內要打倒軍閥、對外要推倒軍閥賴以生存的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宣言表示接受中共在《第二次對時局主張》中提出的召集國民會議的主張。 北京事變引起全國震動,《北京導報》發表文章,稱此行動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傑出的一場政變。1924年10月18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囚禁曹锟。 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後,直系將領馮玉祥率部進駐古 北口,擔任左翼作戰軍第三軍總司令。馮與直系援軍第二路司令 胡景翼、京畿警備副司令孫岳秘密策劃倒戈反直,戰爭初起,直 軍失利,吳佩孚急調駐守在長辛店、豐台之間的勁旅第三師赴 援,10月18日,下令對奉軍發動總攻擊。乘後方空虛之際,馮玉 祥於19日不失時機地從古北口、密雲前線揮師秘密回京。 21日,馮玉祥命鹿鐘麟率部以晝夜200裡的速度馳赴北京。22 日下午,抵北苑與留守司令蔣鴻遇會合。晚8時,率部由北苑出 發,輕裝簡騎,靜悄悄地來到安定門。這時,已近深夜12點,夜 幕沉沉,城內一片寂靜。守軍孫岳部早已得到命令,大開城門, 迎接鹿鐘麟。事先混入城內的部隊,已按原定部署,於11時包圍 了總統府,切斷了電話線,並占領了電話局、電報局及火車站等 要害部門。各處守衛警察因事變突如其來,莫知所以,均乖乖繳 械。 鹿鐘麟入城後,即將司令部設於太廟,指揮部隊在北京全城 迅速布防,封鎖了各重要交通路口。此時總統府衛隊長官正在通 宵打牌,對外面所發生之事全然不知。鹿鐘麟下去驚動他們,只 令張俊聲加強警戒,嚴密看守,先派人將曹锟之心腹李彥青、曹 锟之胞弟曹銳逮捕。23日凌晨5時,鹿鐘麟就把北京全城控制在手 中。6時許,他請孫岳派人將總統府衛隊繳械,並囚禁了曹锟。整 個政變過程,沒有費一槍一彈,沒有驚擾一個北京市民。清晨, 市民驚異地發現滿城皆是佩戴“不擾民、真愛國、誓死救國”袖 章的國民軍士兵,才知道北京一夜之間發生了重大變化。 同日,馮玉祥、胡景翼、孫岳聯名通電主和,同時要求曹锟 下令停戰,免去吳佩孚本兼各職。10月24日,馮玉祥召集胡景 翼、孫岳、黃郛、王承斌等舉行會議,一致決定立即電請孫中山 北上主持國家大計,並商定先請段祺瑞入京維持局面;在孫、段 入京前由黃郛組織內閣,處理政府事宜。會議還決定將馮、胡、 孫所部定名為中華民國國民軍,暫編三個軍,推馮玉祥為總司令 兼第一軍軍長,胡景翼為副司令兼第二軍軍長,孫岳為副司令兼 第三軍軍長。會後,馮等聯名電請段祺瑞任國民軍大元帥,並聯 合奉系軍閥張作霖,推舉段祺瑞為北京臨時政府執政。10月25日 發出通電,請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被任命為「討逆軍」第三軍總司令,出古北口迎戰奉系軍閥的軍隊。1924年10月22日午夜,馮玉祥率部返回北京,從城北的安定門進城。部隊不費一槍一彈,包圍了總統府,迫使直系軍閥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戰並解除吳佩孚的職務,監禁總統曹锟。 11月5日上午9點,馮玉祥的部下北京警備司令鹿鐘麟率部荷槍實彈進入紫禁城,奉馮玉祥之命,驅趕末代皇帝溥儀。整個過程費時僅兩個多小時,下午4時10分,鹿鐘麟將優待條件大肆修改後,脅迫溥儀及其後妃親屬離開故宮,民國後存在了13年的小朝廷,宣告結束。 馮玉祥在北京召開政治軍事會議,決定請皖系軍閥段琪瑞擔任「中華民國臨時政策」執政,電請孫中山入京共商國事。孫中山接受邀請,於11月10日發表《北上宣言》,宣布對內要打倒軍閥、對外要推倒軍閥賴以生存的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宣言表示接受中共在《第二次對時局主張》中提出的召集國民會議的主張。 北京事變引起全國震動,《北京導報》發表文章,稱此行動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傑出的一場政變。
孫中山在盧、孫、張倒直三角同盟形成時,便派徐謙將三角同盟的情況告知馮玉祥,並敦促馮早日發動倒直行動。不久,孫中山又派徐謙見馮,將自己的《建國大綱》交給他,此後孔祥熙又奉孫中山之命,將其親書的《建國大綱》交給馮,並進一步勸馮倒直。國民黨人徐謙、鈕永建、王法勤、丁惟汾、李石曾等奉孫中山之命,時常同馮聯系,勸馮采取聯合奉、皖,將直系軍閥吳佩孚推翻。馮受到感動,決心倒直。 奉系首領張作霖也派來馬炳南到北京與馮玉祥取得聯系。馬既是張作霖的親信副官,又同馮玉祥有舊交,他們在20鎮時相識。馬還代表張學良趁馮玉祥同李德全結婚的時機,前來賀喜。 馮的元配妻子劉德貞患產科病去世。馮同基督教女青年會總干事李德全結識,李為北京惠文女子中學的教師,畢業於北京匯文女子大學,學識出眾,思想開明,精明能干,生活儉樸。馮與李戀愛之前,大總統曹锟擬將其女嫁給馮玉祥為妻,托人向馮說媒,馮不為大總統的權勢和曹小姐的顯貴所動,婉言加以謝絕。 馬炳南的不斷往返,奉軍又秘密接濟了馮軍一些補給。奉方又派郭瀛洲為代表和馮聯系倒直問題,馮表示贊同聯合。雙方約定,以奉軍不入關為主要條件,共同反直。 居住在天津的段祺瑞與山東督軍、皖系軍閥鄭士琦、山西督軍閻錫山聯絡反直活動。馮玉祥派遣參議劉之龍赴天津與段祺瑞洽談,約定將來孫中山主政,段祺瑞主軍。 馮玉祥積極爭取北方將領孫岳、胡景翼秘密聯盟。 15混成旅旅長孫岳,早年加入同盟會,從灤州起義前就與馮玉祥結交,兩人長期往來無間。孫對吳佩孚的驕橫專權,早已心懷不滿,與馮見面時,常常滿腹牢騷,對國家的前途和個人的遭遇,感到悲觀失望。馮和孫不但在遭受吳佩孚的排擠方面有共同點,而且又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們交換了倒直的意見,在南苑一草亭密商了反直的協議,歷史上稱為“草亭協議”。 馮與孫准備共同起兵反直,並決定由孫岳與胡景翼聯系。 胡景翼原是著名的同盟會會員,在馮玉祥督陝時與馮建立友誼。胡是陝軍第1師師長,部隊駐防於彰德、順德一帶,吳佩孚排擠胡,令胡部南下攻廣東。胡素有革命思想,不願對南方作戰,遲遲不開拔,引起吳的不滿。胡部不僅在饷項給養方面受到刁難,而且遲早有被吳消滅的危險,他不得不密謀准備武裝行動。恰巧孫岳來與他面談,胡大喜,遂派部屬高級將領岳維峻去京見馮,表示絕對服從馮的命令。數日後,胡景翼借口到北京就醫,親自與馮密談,表示與馮合作的決心。至此,馮、胡、孫三角同盟形成。 馮玉祥再與黃郛建立聯系。黃郛是志同盟會員,在辛亥革命時曾參與上海光復,與陳其美、蔣介石訂為盟兄弟。馮經張紹曾認識黃郛,黃是1923年入北洋政府內閣的,先後任外交總長、教育總長。馮、黃經過交談,彼此有許多共同的見解。馮每星期都請黃到南苑兵營講述軍事政治學,講救國救民之道,為馮部參謀將士解釋國際及國家大勢,每次演講約兩個小時,馮親自與全軍營長以上官佐一同聽講。黃利用職務為馮探聽政界消息。 1924年9月5日,孫中山移師北伐,為了配合盧永祥,准備攻取江西,孫中山密約馮玉祥、胡景翼、孫岳早日行動。 因事前盧永祥、張作霖、孫中山倒直三角同盟約定共同出兵,齊盧之戰爆發,張作霖的奉軍分6軍,即以姜登選為第一軍司令,出兵山海關;李錦林為第二軍司令,由錦縣攻朝陽;張學良為第三軍司令,出兵山海關;張作相為第四軍司令,作援軍;吳俊升為第五軍司令,作援軍;許蘭洲為第六軍司令,由開魯攻赤峰。張作霖自任總司令。 曹锟一日三驚,連連給吳佩孚發電報,又接連派出使者,懇求吳佩孚速速進京。9月17日,吳佩孚來到北京,曹锟在總統府設宴為吳佩孚洗塵。吳佩孚即席作詩: 少年惜春華,勝日斗芳菲。 來路作歸程,風景仍依稀。 周公徂山東,憂讒亦畏譏。 軍中名將老,江上昔人非。 建樹須及時,動靜宜見機。 何日摧狂虜,發揚見國威。 不問個人瘦,惟期天下肥。 曹锟請吳佩孚攝行陸海軍大元帥職,吳佩孚便在中南海四照堂召集“討逆軍總司令部”軍事會議。吳任討逆軍總司令王承斌為副總司令兼直省後方警備總司令。彭壽莘為第一軍總司令,沿京奉鐵路出發,對付山海關、九門口一線;王懷慶為第二軍總司令,出喜峰口,趨平泉、朝陽;馮玉祥為第三軍總司令,出北古口,趨赤峰;張福來為援軍總司令,組織直、魯、豫、鄂、陝、川等10路援軍。 吳佩孚表面上派馮玉祥擔任這一路總司令,並說:此路非勁旅不克勝任,實際上是想置馮於死地。這一路不僅路途遙遠,而且山脈橫亘,道路崎岖,行軍極困難,赤峰東北復有沙漠處,人煙稀少。北方氣候寒冷,馮軍只有單衣,吳又規定行軍沿途,概不設兵站,糧秣饷項,統由各軍隨地籌辦。馮部所經各地十分荒僻,往往百裡之內不見人煙,根本談不上就地籌糧,況且馮一向不願搜刮地方。吳企圖借刀殺人,即借奉軍之手消滅馮軍。萬一不被奉軍消滅,也將以戰敗的罪名懲辦馮。 吳佩孚令胡景翼率部跟隨馮玉祥,並囑咐道,如果馮有什麼異動,就近解決。可吳哪想到,胡和馮已有密約。胡把吳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了馮,更增加了馮倒戈的決心。吳佩孚倒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馮玉祥在吳佩孚發布作戰命令後,在北京城內布置倒直的軍事內應,向曹锟建議:將王懷慶的13師開赴前線,孫岳的15混成旅調來拱衛首都。曹锟同意這一建議,即調孫率部到京,任命孫為北京警備副司令之職。 馮向來主張兵貴神速,這次卻遲遲按兵不動,經吳佩孚再三催促,才於9月21日開出先頭部隊。馮令部隊每日行程二三十裡,司令部也慢慢移動。馮的司令部到達古北口後,借籌措給養為名,停留下來。一面督饬沿途各縣修路作回師准備,一面令鹿鐘麟部每日從駐地向北京方向練習行軍,或50裡,或60裡折回,其意圖不僅是作為急行軍回師的准備,而且使沿途人們對其行軍動作習為常見,不至使爾後班師引起外間的注意。 直軍第一二軍同奉軍作戰,第二軍總司令王懷慶是個庸懦腐朽之人。他采用舊式戰法,即一個人扛著大旗前面開路,密集的大隊形隨大旗行動。奉軍看到直軍如此無能,非常高興,立即拉開散兵線,一下子把王懷慶的13師的兩個營包圍起來,並迅速把他們消滅。王懷慶全軍頓時潰不成軍,敗退下來。氣得吳佩罕撤掉王懷慶的職務,急派親信張福來赴前線接替。 第一軍總司令彭壽莘是直軍中有名的勇將,但副總司令馮玉榮既無勇猛拼搏精神,又無隨機應變之能力,他率部守九門口,奉軍發動進攻之後,未交幾合,即棄關後撤。奉軍占領了九門口,西可攻下石門寨,南可威脅山海關正面陣地。 吳佩孚得知九門口失守,大驚失色,命彭壽莘立即將馮玉榮陣前正法。彭即率部阻馮敗退。馮玉榮進退不得,遂服毒自殺。直軍的陣腳已亂,彭告急的電報頻頻飛向北京。 吳佩孚於10月10日乘火車到前線督戰,把總司令部放在秦皇島。吳佩孚所到之處,奉軍炮彈跟蹤而至,因有人向奉軍暗通消息。吳佩孚只好在火車上辦公。 皖系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