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紫竹調 《紫竹調》是廣泛傳播於吳語區(蘇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傳統小調歌曲,其源頭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歌。經過歷代藝人的傳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調》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節的處理上有所不同。但其詞其曲,皆有濃厚的吳風。 《紫竹調》是江南地區的民歌小曲、愛情小調,也是上海地方戲滬劇與滑稽戲的基本曲牌、常用曲調。《紫竹調》輕松活潑,婉轉流暢,不僅悅耳動聽,而且歌唱性強,所以一直是上海人不同時期的“流行音樂”。從街頭巷闾傳唱的“一根紫竹直苗苗,送與哥哥做管箫”的情歌,到東方歌舞團演員朱明瑛唱紅大江南北的滬劇《羅漢錢》裡著名的《紫竹調》,該曲一直在上海這個城市的上空飄蕩 江蘇民歌 茉莉花曲名為“鮮花調”,有幾百種鳴唱法,但大同小異
《紫竹調》原是一首30、40年代流行於蘇州的市井愛情小調,後成為上海滬劇曲牌。經歷代藝人傳播修改,成為一首含蓄有趣的情歌。樂曲以弦樂和二胡、琵琶、曲笛演奏旋律,豎琴的晶瑩琶音與之相和,頗具江南絲竹的風格。歌詞多因情而發,沒有固定的版本,這也是最原生狀態的民歌的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