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的矯正,其預測性、安全性和術後穩定性明顯不足。而且對於病理性近視眼,手術要求僅僅是為了看視力表的遠視力得到提高,卻漠視了這樣一個事實:激光僅僅是光學矯正,並不能對眼底的既有病變帶來幫助。 另一對立的觀念是,完全否定近視激光手術,即所謂“治標不治本”,卻無視另一事實:對於低中度近視而言,十多年實踐已證明激光手術效果確實、穩定而且可靠。 另外,一部分15年前做過手術的患者如今確實需要“返工”,但不是所有做過手術的患者都需要。“返工”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因為過去的放射狀角膜切開術(rk)與prk、lasik等相比,其安全性較差。二是現已知並不是所有的近視眼患者都可以使用rk手術。近視眼病理各不相同,特別是高度近視(600度以上),分為單純性和病理性兩種。單純性高度近視可以采用手術治療,而病理性高度近視要先加固鞏膜再進行手術。超過1500度的近視就應該采用人工晶體植入術。而以前所有近視眼都采用同一種手術方式,是不合適的。近年近視眼激光手術的方式和設備都有了很大改進,特別是角膜波面像差引導的准分子激光個性化切削術(ork)的出現,使激光切削形狀更符合眼角膜光學特征,效果更好,並發症更少。還有,眼科醫生的處理能力已明顯提高,所以近幾年開展的手術“返工”情況應該越來越少。 總之這些年的實踐證明,目前近視眼激光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所以持完全否定的態度是不可取的,當然此類手術畢竟才開展十多年,其遠期效果和安全性還在進一步研究中,所以認為近視激光手術已經盡善盡美、沒有任何風險也是不明智的。只有走出認識誤區,冷靜深入地研究,科學客觀地評價,才是理性的態度。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國內一些地方還存在單純謀利蜂擁而上、濫用該技術的情況,因此患者在選擇手術以前慎重考慮,權衡利弊,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和有經驗的醫生顯得特別重要。
鏈接 關於准分子激光治療近視 1983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stephen醫師首先將准分子激光試用於屈光手術,並在動物角膜上開始試驗。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fda開始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術(簡稱prk)的臨床試驗,當時的治療范圍大都在低和中度近視之間。1995年,美國fda批准了prk手術對於低、中度(600度以內)近視的治療;1999年通過lasik用於高度近視、遠視及散光的臨床治療。我國於1992年引進准分於激光開展prk,隨後開展lasik。 與最早使用鑽石刀進行近視眼放射狀角膜切開手術相比,准分子激光手術具有損傷小、精確度高、可預測性強、並發症少、適應症廣等優點,通過切削中央區角膜組織使之變平,來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此外還能矯正遠視和散光。若治療遠視,則環形切削靠周邊的角膜組織,使中央區角膜變陡一些;如果切削面呈橢圓形,則可矯正散光。近視(或遠視)與散光可以同時矯正。角膜中央區變薄可以得到配戴凹透鏡的效果,周邊變薄則得到配戴凸透鏡的效果。當然,准分子激光手術也只是一種近視眼矯正方式,只是將需矯正的度數“鑲嵌”在角膜上,而並不能改變近視的病理過程根治近視。 是治療嗎?可以說基本沒有根治的方法.激光比較徹底,但是擔心技術比較新,不好說是否有後遺症.只能用手術治療。戴眼鏡
做手術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