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稀釋糖 稀釋: xīshì 1.在溶液中再加入溶劑使溶液的濃度變小。亦指加溶劑於溶液中以減小溶液濃度的過程。 亦指。對。。。的感覺變淡了。 例、對音樂的興趣漸漸稀釋。 對音樂的興趣漸漸淡了。 痛風是一種關節炎。它可以使攻擊突發燒灼痛,僵硬,腫脹和聯合,通常是大腳趾。這些攻擊可能會發生重復,除非是治療痛風。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可能會損害您的關節,肌腱,和其它組織。痛風症是最常見的男性。
痛風的分類 痛風的起因是血尿酸過多(hyperuricemia),按高尿酸血症形成的原因,可將痛風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在此基礎上,根據尿酸生成和代謝情況,又可進一步分為生成過多型和排洩減少型。 尿酸生成過多型:屬於高排洩型。主要是因為核酸代謝增強所致,即各種原因引起嘌呤鹼基合成過多或降解過快,嘌呤代謝產物過多,導致血尿酸增多。 排洩減少型:體內游離尿酸約2/3由腎髒排洩,1/3由消化道隨著腸液被動排出,在結腸中尿酸被細菌降解成氨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低排洩型患者體內核酸代謝並不增強,主要為腎髒排洩功能減退,尿酸排洩過緩而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痛風早期症狀 (1)急性關節炎每月發作1次以上; (2)炎症反查在1天內達高峰; (3)急性單關節炎發作; (4)患病關節可見皮膚呈暗紅色; (5)第一跖趾關節疼痛或腫脹; (6)單鍵關節炎發作,累及第一跖趾關節; (7)單鍵關節炎發作,累及跗骨關節; (8)有可疑痛風結節; (9)高尿酸血症; (10)x線攝片檢查顯示不對稱關節內腫脹; (11)x線攝片檢查顯示不伴侵蝕的骨支質下囊腫; (12)關節炎發作期間關節液微生物培養陰性。
痛風的並發症: 依據歐美對痛風患者死亡原因的統計,因痛風而產生的並發症中,以合並缺血性心髒病占最多,其次是尿毒症、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但在亞洲地區日本的研究卻以以尿毒症居首位,其次才是缺血性心髒病、腦血管疾病及惡性腫瘤。不論是什麼樣的並發症,這些研究統計數據都值得我們重視。 1.腎機能障礙:痛風如果沒好好治療,則長期持續高尿酸血症,會使過多的尿酸鹽結晶沈澱在腎髒內,造成痛風性腎病,或引起腎機能障礙。 2.缺血性心髒病:所謂缺血性心髒病,是指輸送氧氣及營養給心髒肌肉的冠狀動脈硬化或阻塞,以致血液的流通受到阻礙,因而引起胸痛及心肌壞死,主要有狹心症及心肌梗塞,這就好像自來水管一樣,由於污垢阻塞的關系,水管口徑愈來愈小,終致水流量減少或完全不通。嚴格來說這種情況所有人均會發生,所不同的是有些人會受到特殊因素的影響而加速進行而已,目前美國心髒病協會就把痛風列為缺血性心髒病的危險因素及動脈硬化的促進因子。因為痛風如未好好治療,持續的高尿酸血症會使過多的尿酸鹽結晶沈澱在冠狀動脈內,加上血小板的凝集亢進,均加速了動脈硬化的進展。 3.腎結石:根據統計,痛風病人出現腎結石的機率為正常人的一千倍左右;由於尿中的尿酸量越多、酸鹼度越酸,越容易發生結石,因此必須多暍開水、服用小蘇打以防止腎結石之發生。 4.肥胖症:我國由於經濟快速成長,糧食充足,因此肥胖的人越來越多;肥胖不但會使尿酸合成亢進,造成高尿酸血症,也會阻礙尿酸的排洩,易引起痛風、合並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其主要原因為經常暴飲暴食,因此肥胖者應減肥。 5.高血脂症:痛風的人較常暴飲暴食,且多有肥胖現象,因此合並高血脂症的很多,這與發生動脈硬化有很密切的關系。 6.糖尿病:對痛風病患做口服葡萄糖負荷試驗,結果發現有30-40%合並「輕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那是肥胖及暴飲暴食引起胰島素感受性低所致,如能早期就用飲食療法,並控制體重,胰島素的感受性很快即可復原。 7.高血壓:痛風病人大約一半合並高血壓,除了上述因腎機能障礙引起的腎性高血壓之外,痛風病人合並肥胖也是原因之一。由於高血壓治療藥常使用降壓利尿劑,會抑制尿酸排洩,而使尿酸值升高,此點必須注意。
痛風症狀和體征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病前沒有任何先兆.輕度外傷,暴食高嘌呤食物或過度飲酒,手術,疲勞,情緒緊張,內科急症(如感染,血管阻塞)均可誘發痛風急性發作.常在夜間發作的急性單關節或多關節疼痛通常是首發症狀.疼痛進行性加重,呈劇痛.體征類似於急性感染,有腫脹,局部發熱,紅及明顯觸痛等.局部皮膚緊張,發熱,有光澤,外觀呈暗紅色或紫紅色.大趾的跖趾關節累及最常見(足痛風),足弓,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和肘關節等也是常見發病部位.全身表現包括發熱,心悸,寒戰,不適及白細胞增多. 開始幾次發作通常只累及一個關節,一般只持續數日,但後來則可同時或相繼侵犯多個關節,若未經治療可持續數周.最後局部症狀和體征消退,關節功能恢復.無症狀間歇期長短差異很大,隨著病情的進展愈來愈短.如果不進行預防,每年會發作數次,出現慢性關節症狀,並發生永久性破壞性關節畸形.手足關節經常活動受限;在少數病例,骶髂,胸鎖或頸椎等部位關節亦可受累.粘液囊壁與腱鞘內常見尿酸鹽沉積.手,足可出現增大的痛風石並排出白垩樣尿酸鹽結晶碎塊.環孢菌素引起的痛風多起病於中央大關節,如髋,骶髂關節,同樣也可見於手,甚至破壞腎小管.
痛風如何早期發現? 早期發現痛風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檢測血尿酸濃度。對人群進行大規模的血尿酸普查可及時發現高尿酸血症,這對早期發現及早期防治痛風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目前尚無條件進行大規模血尿酸檢測的情況下,至少應對下列人員進行血尿酸的常規檢測: (1)60歲以上的老年人,無論男、女及是否肥胖。 (2)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絕經期後的女性。 (3)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如腦梗死、腦出血)病人。 (4)糖尿病(主要是ii型糖尿病)。 (5)原因未明的關節炎,尤其是中年以上的病人,以單關節炎發作為特征。 (6)腎結石,尤其是多發性腎結石及雙側腎結石病人。 (7)有痛風家族史的成員。 (8)長期嗜肉類,並有飲酒習慣的中年以上的人。凡屬於以上所列情況中任何一項的人,均應主動去醫院做有關痛風的實驗室檢查,以及早發現高尿酸血症與痛風,不要等到已出現典型的臨床症狀(如皮下痛風結石)後才去求醫。如果首次檢查血尿酸正常,也不能輕易排除痛風及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性。以後應定期復查,至少應每年健康檢查一次。這樣可使痛風的早期發現率大大提高。
痛風治療 中成藥的治療: 藥物作用機理:第一組藥物:虎杖、香樟根、透骨香、三角風、伸筋草、大血籐、飛龍掌血 ①從中醫角度解釋:虎杖、香樟根、透骨香、三角風、伸筋草、大血籐、飛龍掌血等藥物綜合發揮祛除濕熱、清熱解毒、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對痛風病主要的臨床症狀發揮作用,既可解除痛風病主要致病因素——濕熱毒邪,又可消除濕熱毒邪流注停聚於關節脈絡處所致的關節筋骨疼痛、四肢麻木、關節紅腫變形等症狀,起到活絡通痺止痛效果。 ②用通俗語言解釋:痛風病慢性期急性發作及痛風病急性期症狀主要表現為足趾、踝部關節紅腫、劇烈疼痛,嚴重的患者可發展至伴隨四肢麻木、關節變形等較重的症狀,從醫學角度講這些症狀的發生是因為人體代謝功能失常,導致平素飲食中的非營養物質(在痛風病具體而言特指尿酸)不能正常排出體外而淤積成患,復方伸筋膠囊所含的藥物虎杖、香樟根、透骨香、三角風、伸筋草、大血籐、飛龍掌血可以通過綜合發揮祛除濕熱、清熱解毒、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將導致痛風病發生的主要因素“濕熱毒邪”消化融散,又能消除非營養物質停留積聚在關節處導致的關節疼痛、紅腫變形以及四肢麻木等症狀,達到活血通絡止痺痛的治療效果。 第二組藥物:透骨香、伸筋草、大血籐 ①透骨香、伸筋草、大血籐深入脈絡、筋骨、關節等處搜剔並化解沉積的毒邪,起到溫和、緩慢融化尿酸沉積結石的作用。 第三組藥物:茯苓、澤瀉、大血籐、伸筋草諸藥 ①茯苓、澤瀉、大血籐、伸筋草諸藥具有利尿作用,可起到祛濕利尿的功效,從中醫角度講以上藥物可以將痛風病患者體內沉積的濕熱毒邪、第一組藥物所化解融散的濕熱毒邪、第二組藥物所化開的積聚停滯於關節筋骨處的濕熱毒邪,在利尿作用下通過小便排出體外。 ②茯苓、澤瀉、大血籐、伸筋草諸藥可較快地把機體代謝不良所沉積在體內的多余尿酸排出體外。對因藥物溶解尿酸結石而重新析回血液中多余的尿酸也可起到排除作用。 第四組藥物:茯苓、透骨香、大血籐、虎杖 ①山藥、茯苓、透骨香、大血籐、虎杖等藥物綜合發揮補肝腎、益脾胃、健腰膝、理氣止痛、活血破瘀的功效,針對痛風病遠期常發生的氣滯血瘀、肝腎損傷發揮治療和預防病變惡化的雙重效果。 ②通俗的講就是山藥、茯苓、透骨香、大血籐、虎杖等藥物通過所具有的補益肝腎、增強脾胃功能、強壯腰膝、理氣止痛、活血破瘀等功效,綜合調理人體自身的肝腎代謝和脾胃消化功能,逐漸使人體生理功能向正常狀態恢復,重建痛風病人機體代謝尿酸的自排機制,使病患者可以通過自身肝腎代謝及脾胃消化就可以自我代謝與排洩飲食中的尿酸,減少痛風病發生的幾率。
痛風飲食治療 一日食譜舉例早餐:香米粥(香米50克),牛奶(鮮牛奶250克),饅頭(面粉50克),拌黃瓜(黃瓜100克)午餐:軟米飯或面條(大米或面粉100克),肉片炒蘿卜(蘿卜100克,木耳5克,水煮肉片75克),素炒卷心菜(卷心菜150克)晚餐:紅棗大米粥(千紅棗15克,大米500克),饅頭或花卷(面粉50克),西葫蘆炒雞蛋(西葫蘆150克,雞蛋50克),醋溜土豆絲(土豆200克)全日烹調用油30克。以上食譜含熱能1827千卡(7.64兆焦耳),蛋白質64.4克,占總熱能的14.1%,脂肪49.5,占總熱能的24.4%,碳水化物281克,占1.5%,維生素a350微克視黃醇當量,維生素e22.2毫克,維生素b11.39毫克,維生素b20.92毫克,維生素c163毫克,尼克酸12.6毫克,鈣635毫克,鐵20.2毫克,鋅12.5毫克,硒34.0毫克,銅1.6毫克,鎂295毫克,磷1024毫克,鈉3489毫克,鉀2401毫克,膽固醇434毫克,膳食纖維11.3克。
痛風的治療原則 假日歡聚飲食要節制,特別是不要過多進食水產品等含嘌呤高的食物。以往每每有人在飽食魚、蝦等美味後出現足踝、膝關節疼痛,到醫院一檢查,血液中尿酸含量明顯增高,被診斷為患了痛風。 痛風是全身慢性代謝性疾病,因體內嘌呤代謝異常,血中的嘌呤代謝產物——尿酸含量增高所致。痛風一旦發生就無法治愈,所以要注意預防,最好的辦法就是定期檢查血尿酸濃度(每3個月一次),一旦發現血尿酸超過正常值,就要服用降尿酸藥物,只要控制了高尿酸血症,痛風就不會發生。治療痛風的總體原則是: 1)合理控制飲食; 2)攝入充足的水分; 3)生活要有規律; 4)適當參加體育活動; 5)采取有效的藥物治療; 6)定期進行健康體檢。 為了預防和治療痛風,飲食上應做到三多三少: 1多飲水,少喝湯。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風患者要多喝白開水,少喝肉湯、魚湯、雞湯、火鍋湯等。白開水的滲透壓最有利於溶解體內各種有害物質。多飲白開水可以稀釋尿酸,加速排洩,使尿酸水平下降。湯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飲後不但不能稀釋尿酸,反而導致尿酸增高。 2多吃鹼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痛風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異常,如果過多吃酸性食品,會加重病情,不利於康復。而多吃鹼性食物,能幫助補充鉀、鈉、氯離子,維持酸鹼平衡。 3多吃蔬菜,少吃飯。多吃菜,有利於減少嘌呤攝入量,增加維生素c,增加纖維素。少吃飯有利於控制熱量攝入,限制體重、減肥降脂。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期的患者應忌食高嘌呤食物,如:酵母、胰髒、濃縮肉汁、肉脯、沙丁魚、鳳尾魚、動物心髒等。可吃葡萄、橘子[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