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有隔閡,只要過年一拜年就算解了,繼續互相往來,和好如初。
歇 年
春節,除了忙年、拜年,剩下的時間就是休息娛樂了,此為歇年。不過在城鄉,男和女、老和幼,歇法是不同的。
農村閨女們的歇法
十五、六歲的女孩子在一起踢鍵子、抓石子、跳皮筋、跳圈、拍皮球、跳繩、晚間捉迷藏,無憂無慮,玩得津津有味。
媳婦們的歇法
她們整年忙家務從無閒暇時。過年主副食都是熟食品店,做飯省時間,她們刷洗完鍋碗後,也可以到門口站站,幾個人湊在一起說個閒話,看個熱鬧。她們如出籠的小鳥來透透風,站在胡同口眼觀“大千世界”。
男孩們的玩法:
①當台。把一尺多長的木棍放在地上,不准用手移動,只許用另一根木棒打,打過了界線叫贏。木棍歸已所有。
②當拖。把半截磚頭瓦塊立在界線上,一人站在相距三米左右的另一條界線,利用另一塊磚頭打,打倒為勝。一連十二個不同的姿勢打,一次不成下一輪接著做,誰先完成一系列動作為勝。每個動作都有一定名稱,如:砸牌子、三踢、五過關、七頂磚等等。
③撂坑。相距三四米的地方各挖一小土坑,然後用圓鐵片、或瓦片往坑中心撂,幾個人相比誰距坑近為勝。多有賭博性。
④彈球。利用五光十色的玻璃球用手指彈著玩,互崩打,打准的為勝,歸已。
⑤碰拐。一只腳著地,用手將另一條腿搬著,雙方互相碰,把對方碰倒在地為勝。
男人們的歇法
一進臘月,男人們便用樹干、粗繩搭成秋千,青年壯年爭相打高,不時還做出許多花樣、驚險動作,令人贊歎。
賭博,農家當家作主的男人不賭,穩重、懂重,“有頭腦”的人不賭,媳婦管得嚴的男人不賭。什麼人賭呢?①不安分守已,生活貧困潦倒的窮光蛋賭;②不受倫理想約束的人賭;③中年男子不當家作主,手頭多少有個錢,想碰碰運氣或有過賭瘾的人賭;④年齡較大、主事、沉穩的人為消閒也玩玩麻將,賭資小。前三種多以“推牌九”方式賭。過了正月十六晚上,人勻就洗手不干了。
農家認為:賭,男盜女娼。
婆婆們的歇法
一個女人當兒子長大成人,娶了媳婦,當了婆婆,自己算是熬出來了。她們多找老妯娌或長輩坐坐,敘敘舊,說些家常話,有的“摸摸紙牌”。
過年,差不多的村莊要唱大戲,耍“社火”,有許多好玩的去處。俗話說“十五十六,老騾子老馬也要歇個夠”。許多店鋪過年期間也關門休息。
如今,許多古老的、傳統的玩法已絕跡,取而代之的是富有時代精神的新形式。看電視、看電影、打游戲機,下棋、玩電腦、看花會、逛廟會、逛商場,出處旅游已成為新時尚。
恐 年
亦稱“年關”,一部《白毛女》把闖年關描寫的淋漓盡致。從前,藥鋪、雜貨店、染房等店鋪興賒賬,平時看病或購買日用雜貨有錢沒錢倒也方便。店家年終要結帳,三番五次催。賒賬者一拖再拖則拖不過年三十。還有的欠租。借高利貸,也得償還。可是有的人確實無力償還欠債,往往逼得人走投無路,如同過關一卡一般,故有恐年之說。
俗話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賴帳的二皮臉是極少數,破產戶也是極少數。多數人講自尊、信用,那怕是“拆東牆,補西牆”也要盡力還債。實在無法的忠厚老實人,到了除夕則東躲西藏若遇上逼債凶戶。往往會逼出人命。
這是驅鬼的原因.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