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骰的結構做法是什麼? 骰寶骰子是許多博戲必不可少的賭具之一,如麻將、骰寶等。相傳骰子由三國時的曹植發明,最初用於占卜。後演變成宮中嫔妃的游戲,擲骰論點數賭絲絹香袋等物。制作骰子的材料有骨、玉等,點穴描墨;在唐代增加描紅,有詩為證:“玲珑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也無(溫庭筠詩)。”擲骰論點數的 骰戲娛樂性不強,清代以後流行的是骰寶,一般采用三枚骰子和一個骰盅。最簡單的骰盅是用木碗或瓦缽,下面有一塊底板,搖骰時用骰盅蓋上,莊家和賭徒均不知道骰子的點數。在賭館,有制作精美、與盅底相配的骰盅的銅制賭具,名稱也叫骰寶。為防荷官疏忽搖骰或作弊,澳門賭商葉漢發明電動骰寶,迄今仍在澳門賭場使用。
骰寶台是一張大桌,上面墊著繪有圖案的布(也可直接繪圖案於桌面),共16格,供賭徒投買下注。一般先搖骰,後下注,然後揭開骰盅,看點數論輸贏。賭式之一:簡單分為大小兩門,規定4點至10點為小,10點至17點為大。若押小開小,押小者可獲一倍彩金,押大者則輸,賭注(現金籌碼)歸莊家;若押大開大,則類推。若莊家搖出全骰(即三枚骰子現出一樣的點數),賭徒無論押大押小皆輸。賭式之二:分16門押注,若押10,三枚骰子現出的點數之和正好是10,莊家就要付出十余倍的高額罰金,押其他15門者皆輸,若開出全骰,莊家統殺四方。賭式之三:以單一骰子的點數論輸贏,如三枚骰子有一枚符合所押的點數,莊家一賠一;若二枚押中,一賠二;若三枚全中,一賠三。賭式之四:單門與旁門相結合,如押15點,若開出15,莊家一賠二;押了14或16,一賠一。另外還有押大小門與單一門相結合的賭式等。無論哪種賭式,莊家搖出全骰皆統吃桌上的賭注。
骨牌是中國傳統的娛樂及賭博工具之一,某位文壇巨人(是林語堂那個級數的喲)就曾有過“城裡人搓麻將,鄉下人推骨牌”的說法,可見其流傳之廣。有人把“骨牌”和“牌九”、“天九”混淆起來,其實,骨牌是賭具的名稱,而“牌九”和“天九”只是骨牌中最流行的玩法而已,其他的玩法還有接龍等。(接龍又名“剝皮賭”,是一種根據牌面點數輪流出牌的玩法,輸贏很大,一個晚上足以使一個小富之家破產,經常有人連衣服都輸掉後光著身子回家的,所以有此外號)
一副骨牌只有32張,比起一百多張一副的麻將來簡單得多,所以才能在舊中國的農村流行起來。有人對骨牌的牌面感到很難理解,其實只要一句話就可以說清楚:每張骨牌的牌面都是兩個骰子的點數拼成的!了解?不過馬上帶來下一個問題,一個骰子有六種點數,兩個骰子點數的組合應該是21種(有人不信?你從1加到6就知道了!),怎麼一副骨牌倒有32張呢?其實,一副骨牌裡有11種牌面是成對的,共22只,再加上其余10種單張的牌面,正好32張。成對的牌有個專門的術語叫“文牌”,單張的則稱為“武牌”。下面就來逐一介紹。 文牌: 1、兩個六點:稱為天牌,一對天牌湊一塊就叫“天牌對”(“這麼簡單的事還用你說?是混稿費乎?!”“是是是,後面再也不敢羅嗦了...”); 2、兩個一點:稱為地牌; 3、兩個四點:稱為人牌; 4、一點和三點:稱為和牌,或者鵝牌; 5、兩個五點:稱為梅花,或者梅牌; 6、兩個三點:稱為長牌,或者長三; 7、兩個二點:稱為板凳,韋爵爺的寶貝女兒韋雙雙的名字就差點成了韋板凳(叨了這麼長一橛子才跟《鹿鼎記》扯上這點關系!?); 8、六點和五點:稱為虎頭,或者斧頭(韋爵爺的長子如果叫韋斧頭才有瞧的呢!)(為了方便大家記憶,以上8者可以合稱“天地人和,梅長板斧”) 9、六點和四點:就叫四六啦; 10、六點和一點:幺六,俗稱銅錘,也是韋家成員之一; 11、五點和一點:幺五,大家都知道了不是?
武牌: 1、五點和四點稱為四五,三點和六點稱為三六,這兩張牌湊一起就叫天九對,《鹿鼎記》裡稱為一對九的就是指這個; 2、五點和三點稱為三五,六點和二點稱為二六,湊一起叫地八對; 3、五點和二點稱為二五,三點和四點稱為三四,合稱人七對; 4、四點和一點稱為幺四,二點和三點稱為二三,合稱和五對; 5、最後兩張,二點和四點稱為二四,一點和二點稱為幺雞、丁三、丁雞等等,兩者合在一起就叫...“至尊寶”!(孫猴子也來湊一腿?!)
所謂“丁三配二四------絕配”就是這麼來的。(可能有些牌還有別名的,例如《鹿鼎記》裡就提過“牛頭”什麼的,我實在不知道了,哪位大俠幫忙說說?)
無論是文牌對,還是武牌對,都叫“寶”。
說完了牌面,再來是骨牌的玩法和一些相關資料。
最簡單的自然是小牌九,每人摸兩張牌比大小,“一翻兩瞪眼”。比大小時,如果能湊成任何一對寶,都比兩張不成對的牌大,而寶與寶之間的關系從大到小依次為:至尊、天牌、地牌、人牌、和牌、梅牌、長牌、板凳、虎頭、四六、銅錘、幺五、天九對、地八對、人七對、和五對。不成對的牌則將牌面上的點數加起來取其零頭,例如一張天牌和一張地牌湊在一起就是四點,而瘦頭陀摸到的一張梅花和一張四六就是不折不扣的“蹩十”了。但是在不成對的牌中也有特殊的,例如因為四五屬於天九對所以一張四六加一張四五就叫“天九”,其他還有“地八”、“人七”等等,
至於這些花色對牌的大小有何影響,藥鋪又是說不清楚了,且待高人吧。
這種玩法還有一種變化,即用四顆骰子代替骨牌,韋小寶和曾柔賭的一場生死注就是此類。這樣的玩法成對的機會更大,例如上面所說的一張天牌一張地牌是四點,而在用六點六點一點一點骰子時則會被認為是銅錘對。
所以曾柔擲出的三點已是極小的了,也虧得花差花差將軍用灌了水銀的骰子擲了個一點兩點兩點五點的蹩十出來。嚇得曾mm把四顆骰子要去做了紀念,不過後來在通吃島上卻只拿出兩顆來,不知另外兩顆是私吞了呢還是掉在哪裡了?
牌九還有一種是每人四張分成兩對分別比大小的,在這種玩法中最好的牌當然是一對天牌加一對至尊了,粵語中有“雙天至尊”一詞,不知是否就源於此?
天九是骨牌一種比較復雜的玩法,四個人每人摸8張牌,某人為莊家,坐他對面的人是天門,其余兩人為上家和下家(《鹿鼎記》22章擲骰子時也有這些稱呼,不知有何關系?)其打法和撲克中的升級類似,一人出牌,其余人視情況跟牌或墊牌,四人中牌面最大者得這一“墩”,並在下一輪首先出牌。它與升級不同之處在於,墊牌時牌面是朝下的,其他人不知道墊的是什麼牌,這也增加了旁觀者理解牌局形勢的困難。天九還有一套復雜的計算賭注的方法,這些都是藥鋪所不知道的。(有沒有感覺越看越糊塗?對了,這就是藥鋪的目的,以免大家成為真正的天九愛好者:)))現在回到打牌過程上來,打天九時不僅可以打各種對子,還可以打單張或三張牌,這自然就牽涉到打單張和三張牌時的大小次序問題。單張的問題 比較好解決,文牌和武牌等於升級中的兩門不同花色,互相之間不比較大小,沒有該花色時只能墊牌,在同花色間大小順序基本上按照上面介紹對子的次序,牌面相同者先出為大。只有至尊在拆開單打時有點特殊,不知哪位高人幫忙說說清楚?至於要滿足什麼條件才能一次打三張牌,以及三張牌 之間如何比較大小......咳,咳,對不起,又是一個不知道。:((
關於骨牌,藥鋪知道的全倒出來了,還想說個關於骰子的問題,在金大俠的著作裡有用兩個骰子賭博的,例如韋爵爺剛開始稱為賭注的時候,方法也簡單,純粹是比較兩個骰子點數之和;用四個骰子的情況上面已經討論過了。但據藥鋪所知有一種用三個骰子,以組合出骨牌的牌面來比較大小的玩法,實在猜想不出其具體規則是怎樣的,願眾家高手有以教我。古龍倒經常提到用三個骰子賭博的,但那種玩法比較簡單:三個六是豹子,四五六不用趕,一二三就輸定了,還有兩個六加一個一算一點,等等,大致 可知其端倪。
牌九天門和地門是兩套牌的叫法,所以窮家和莊家賭的時候,閒家可以看牌壓牌,壓天門或地門都成,要跟莊家就得包陪,要跟窮家就得陪莊,這就天地之門。砍砍牌九八,牌九每人受中要有四張,和莊家賭的時候等你組合好後,你可以只跟莊賭天門,或地門,樓上藥鋪可能是從哪裡看來的,所以有點稀裡糊塗,牌就從大到小分天地人皇四色,下面是豹子,然後就到神馬俺不記得了,豹子還分家豹子和野豹子,有人也叫土豹子,這從神馬銅錘等等太細,記不住這麼多。最後講講至尊,至尊只有兩張牌可湊成不是“丁三配二四”而是丁三配鬼六,至尊拿到就有輸無陪,因為地門即使差點,對家也不可能是至尊,再講講癟十,比丁三多一點,臭四配鬼六就成癟十,那是牌裡最小的,嘿嘿,就砍這麼多,剩下都是比大小, 俺在賭場玩過,錢多多一會就見底,兄弟們可別去碰,不過賭起來硬是過瘾。
牌九
牌九是中國古代傳統的游戲,主要是依據骨牌點數的不同組合來比牌的大小,並以此決出勝負。通常用於賭博。
最大的牌為“至尊寶”,由“白二紅四點”與“白一白二點”組成,其余依次為“天牌”(12點)、“地牌”(紅2點)、“人牌”(紅8點)、“鵝(和牌)”(紅1白3點)、“梅花”(白10點)、“長三”(白6點)、“板凳(長二)”(白4點)、“斧頭”(白11點)等對子,余下來的是不能組成對的雜牌,雜牌中也有大小。
稱謂
牌九的各個牌的稱謂,正式的牌九可以以撲克牌來代替,大小猴牌共兩張,大猴六點,小猴三點。一對紅色的q稱為天牌。一對紅色的2是地牌。一對紅色的8是人牌。一對紅色的4是和牌。一對黑色的10,一對黑色的6,一對黑色的4統稱為長牌。一對紅色的10,一對紅色的7,一對黑色的j.一對紅色的6統稱為矢牌。可能矢牌的稱謂或者寫法各地有不同。一對黑色的9,一對黑色的8,一對黑色的7,一對黑色的5統稱為雜牌。大小猴拆開的話也是雜牌。
牌九的大小比較,最大是一對猴,其次分別是一對q,一對2,一對紅8,一對紅4,三對長牌,四對矢牌,四對雜牌。這是對子的大小順序。如果莊家和別人都是對長或對矢或對雜的話,莊家贏,這是莊家占優的規則。但有的地方對雜按大小順序,即對9,對黑8,對黑7,對黑5這樣的順序。
玩法
推牌九時一般是輪流做莊,莊家砌好牌後,用骰子擲出點數,然後按順序將牌分配到每個參與者手中,參與者的牌來與莊家比大小。如比莊家大的莊家賠注,比莊家小的莊家吃注。 如果牌拆開的話就按點數比大小,同時按天地人和長矢雜的順序比較同點數的牌的大小。首先介紹一下幾個特殊的牌,大小猴分別是6點和3點。q是12點。j是11點。其它按牌面。q和8組成的牌是天罡,2和8組成的牌是地罡。其它的就按點數,小於等於九的按實際數值算,大於等於10的取其個位的數值,如13就是三點,21點就是1點。兩張牌中花色取最大的,天地人和長矢雜,如人牌和長牌搭配就稱為人幾(點數),人8和長6在一起就是人4.以次類推。所以對子以下分別是天罡地罡天9地9人9和9長9矢9雜9天8地8人8和8長8矢8雜8,一直到0.同樣的牌色和點數的話也按莊家贏。
一般的玩法是莊家擲出點數後,按順序每家發四張牌,每個人就把這四張牌兩兩搭配,小的點數放前,大的點數放後。莊家和每人比較,必須前後都大於對方才算贏,前贏後輸或前輸後贏就是和局。所以配牌也是很講究的學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