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屈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也就是所謂的竹筒飯。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編輯本段]粽子沿革 春秋時期:用菰葉([2][3]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南北朝:出現雜粽。品種增多,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還有“蜜餞粽”,見蘇東坡“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名。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局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璨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鹹蛋粽等等。 [編輯本段]粽子趣聞 歷史最悠久的粽子: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於唐韋巨源《食譜》。特點是只用糯米,無餡,煮熟後晾涼,吃時用絲線勒成薄片,澆以蜂蜜與黃桂醬――白糖腌桂花醬。 最大的粽子(正常食用):大肉粽產於廣西南寧,每只重約兩斤,以肥豬肉、綠豆為餡,清香、軟糯、甘潤、膏腴不膩。 最大的粽子(吉尼斯紀錄): 在2000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廣西(南寧)旅游美食節期間,南寧明園新都酒店的廚師烹制而成的一只巨粽,長3米,寬2.1米,高1.2米,蒸煮熟後達2000多公斤,打破了浙江粽王的紀錄,成為新的吉尼斯世界粽王。該粽王共用了20多口大缸、550公斤糯米、150公斤的五花肉、500公斤綠豆、150公斤板栗、10公斤蝦米、10公斤冬菇和7.5公斤粽醬,連包帶煮共花6天時間。此外,為煮這只巨粽,南寧化工集團機械廠特制了一口長3.5米、寬2.6米的巨鍋。共有3000多人品嘗了這只粽子。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廟,綠波廊、湖心亭兩處皆有。長約寸許,形如枕頭,火腿為餡,小巧清鮮;湖心亭以為茶食,甚妙。 [編輯本段]粽子流派 北方的粽子,多是簡單白米,或者雜以赤豆、棗子,蘸白糖食用。 江南的粽子名聲最盛,做法也復雜,尤其是餡,變化多端。和北方粽子的一個重大差異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預先用醬油浸漬,與肉餡相蒸,香味撲鼻。 國內的粽子,以江南嘉興出產的最為有名。[4]嘉興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譽。食書記載嘉興粽子的種類和做法:“竹葉粽”:“取竹葉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淨,夾棗、栗、綠豆,以艾葉浸米裹,入鍋煮。” “甜茶粽”:“取真武山優質甜茶取汁用來制作粽子,其粽子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去膩消食,營養豐富”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軟,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蓮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塊包粽,火腿要金華者,精肥適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蛋黃粽”:“中間一個蛋黃,蛋黃必須采用上好雞蛋,入口甜鹹而不反感。” 嘉興粽子中,又以五芳齋最為著名。嘉興五芳齋的鮮肉粽四季供應,用筷子分夾四塊,塊塊見肉,芬芳和潤,酥爛嫩鮮,肥糯不膩。湖州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見長,以豆沙、豬板油丁為餡並不稀罕,難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紅小豆煮爛去殼,再加糖、熟豬油、玫瑰原汁炒至烏黑晶亮有勁,這種豆沙吃口香、潤、細、滑。 在江南一帶,端午節頗見隆重,這種帶有濃烈民俗氣息的節日,也是形形色色的粽類食品上市暢銷之時。猶記筆者幼時,逢此節日,祖母會在我的頸脖上掛一串極可把玩的微型粽子,那碧綠的粽葉和隱隱透出的清香,卻是小伙伴們相聚時的快樂話題。漸長,才知粽子好吃不為無因,原來,江南一帶的粽子分廣式和蘇式兩種,竟如月餅的分類一樣。廣式,乃椰蓉粽、蓮蓉粽、燒鴨粽、豬油豆沙粽、叉燒蛋黃粽等。蘇式,則有白米粽、赤豆粽、鮮肉粽、火腿粽等。後來,我去過以出產粽子聞名的嘉興,才知此地的肉粽子果然不凡,其香糯和鮮美,至今尚無可與之相比的粽類。 二十多年前游廣東的韶關,見到所產的巨大粽,可謂眼飽。那呈方形的大粽子,只要吃一只,包你捧肚叫飽,不過論滋味,仍屬平常。 老一輩說,包粽的粽箬很有講究,那是一種專門栽種的青蘆葉或特見寬長的竹箬,以之裹粽而煮,便可令之清香和不易變馊。 作為傳統食品,今日各地所產之粽可以四季供應不絕,即如上述的嘉興肉粽,今日凡游嘉興的中外游人,均知嘗新而另買幾串攜歸。在本港,一些專售江南食品的店家,也是一年四季均有供應自制的鹹肉火腿粽或鮮肉粽,不過,論滋味,自然無法與嘉興當地所產者一較也。 比較有名的粽子有: 1五芳齋粽子(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中華老字號,嘉興特產) 2稻香村粽子(始建於1895年[清光緒21年],中華老字號企業) 3好利來粽子(知名品牌,大型糕點連鎖企業) 4三全粽子(中國名牌) 5思念粽子(中國名牌) 6利口福粽子(著名品牌,廣州酒家企業集團旗下企業) 7老邊粽子(始建於1829年,中華老字號餐飲企業) 8米旗粽子(1994年西安,著名品牌) 9津樂園粽子(1996年天津,知名品牌) 10功德林粽子(創始於1922年上海,中華老字號企業) 11大三元粽子(是一家集餐飲、食品加工為一體的知名企業。是改革開放以後在京城開設的第一家正宗高檔粵菜酒樓) 12鮮品屋粽子(青島地區知名品牌) [編輯本段]九子粽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粽後,龍顏大喜,贊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只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扎成,形成五彩缤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故“九子粽“。 清代詩人吳曼雲,也寫有一首贊美九子粽的詩篇:“裹就連筒米宿春,九子彩縷扎重重,青菰褪盡雲膚白,笑說廚娘藕復松。” [編輯本段]南北名粽 粽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由於我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鹹兩種。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蠶豆粽、棗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豬油粽、棗泥豬油粽等。鹹味有:豬肉粽、火腿粽、香腸粽、蝦仁粽、肉丁粽等,但以豬肉粽較多。也有南國風味的什錦粽、豆蓉粽、冬菇等;還有一頭甜一頭鹹、一粽兩味的“雙拼粽”。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異,使得粽子家族異彩紛呈。 廣東粽子:廣東粽子個頭大,外形別致,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蛋黃、冬菇、綠豆蓉等調配為餡料的什錦粽。日本粽子 閩南粽子:廈門、泉州的燒肉粽、鹼水粽皆馳名海內外。燒肉粽的粽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五花肉並先鹵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鹵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卜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而不膩。閩南的粽子分鹼粽、肉粽和豆粽。鹼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鹼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軟、滑的特色,冰透後加上蜂蜜或糖漿尤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鹵肉、香菇、蛋黃、蝦米、筍干等,以廈門的肉粽最為出名。豆粽則盛行於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後,豆香撲鼻,也有人蘸白糖來吃。 寧波粽子:浙江寧波粽子為四角形,有鹼水粽、赤豆粽、紅棗粽等品種。其代表品種鹼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適量的鹼水,用老黃箬葉裹扎。煮熟後糯米變成淺黃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嘉興粽子: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等品種。如鮮肉粽,常在瘦肉內夾進一塊肥肉,粽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肥而不膩。 甜茶粽子:取真武山優質甜茶葉經煎熬取汁用來制作粽子,其粽子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去膩消食,營養豐富又適合糖尿病人食用。浙江多數地方尤其是浙西山區居民祖祖輩輩、從古至今都有用甜茶煮粽子、煮茶飯、煮茶粥的傳統習慣。《紅樓夢》第六十二回等劇情中就曾多次講到賈寶玉愛吃甜茶飯的情節。 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其個頭較小,為斜四角形。北郊農村,習慣吃大黃米粽,粘韌而清香,多以紅棗、豆沙為餡。 廣西粽子:廣西靈山縣枕頭粽桂中地區喜包形態酷似枕頭的大枕頭粽。桂中地區的大枕頭粽一個用上半斤至一斤米;而桂林地區喜包一斤米可做六七個粽子的小枕頭粽。桂林以北則喜包形態恰似狗頭的狗頭粽。在粽子包制過程中的配料方面又各有特色。如桂林人包粽子喜加點鹼粉,以煮熟的粽子產生鹼香味;而全州人包粽子喜歡用稻草灰水浸泡糯米,用這種方法包制出來的粽子既有適中的鹼香味,亦有誘人食欲的色彩。 其他較為著名的粽子還有四川、兩湖的辣粽、貴州的酸菜粽、蘇北的鹹蛋粽。 上海地區粽子種類多 以杏花樓、新雅為代表的廣式粽子吃口松軟而味道濃烈,外形為底平,呈正方形、五角形,一角向上,其余伸向四方。廣式粽子品種很多,有栗子、鮮肉、蛋黃、香菇;裹枕粽有烤鴨、香菇、栗子、鮮肉、蛋黃、米仁,其他還有鹼水粽、豆沙粽、鮮肉粽、鮮肉蛋黃粽、赤豆粽等。 以老半齋、揚州飯店為代表的淮揚特色粽子為"八味八式",正宗"小腳"白米粽、四角形紅棗赤豆粽、秤砣形蛋黃栗子粽、元寶形火腿肉粽、三角形豆板鹹肉粽、枕式鮮肉粽、長枕風雞粽、菱形豆沙粽,特色鮮明。 功德林供應的香菇粽、豆板粽、豆沙粽、赤豆紅棗粽、松仁白米粽和羅漢粽,均以素食為特色。 清真洪長興的粽子很具穆斯林風范,粽殼略青,稜角分明,外觀清秀,品味純正,特別是"牛肉粽",是其他幫別所沒有的。 以沈大成、上海嘉興粽子店、五芳齋等傳統特色店所供應的粽子則是"五花八門",豆沙、鮮肉、白米、紅棗赤豆、鮮肉蛋黃等。沈大成首創咖喱雞粽,缤紛多彩。各類粽子從品種到外形,從口味到色澤都各不相同,大的廣式裹枕粽450克一只,而迷你粽每只僅25克。 [編輯本段]粽子的做法 甜茶粽子制作方法 1、主料:糯米,甜茶,蜜棗等粽餡。 2、將甜茶入鐵鍋煎熬取汁。將糯米淘洗干淨,瀝水,泡入甜茶汁備用。 3、粽子包好後和甜茶同時入鍋,以水蓋過粽子為宜,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口感:此粽子其色、香、味、美俱全,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營養豐富。 蜜棗粽子 類別:甜品/點心自汗盜汗食譜補虛養身食譜夜尿多食譜 工藝:煮口味:清香味食用: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口感:此粽子口感舒適,營養豐富。 主料:糯米1000克 輔料:葡萄干50克蜜棗100克 烹饪方法 1.將粽葉400克洗淨,放入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