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2009年諾貝爾獲得者都有誰?正文

2009年諾貝爾獲得者都有誰?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2009諾貝爾醫學獎

獲獎人:卡羅爾?格雷得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傑克?紹斯塔克

新華網北京10月5日電(記者潘治)生老病死,這或許是人類生命最為簡潔的概括,但其中卻蘊藏了無數的奧秘。獲得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三位美國科學家,憑借“發現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這一成果,揭開了人類衰老和罹患癌症等嚴重疾病的奧秘。

在生物的細胞核中,有一種易被鹼性染料染色的線狀物質,它們被稱為“染色體”。正常人的體細胞有23對染色體,它們對人類生命具有重要意義,例如眾所周知,決定男女性別的就是一對染色體。在染色體的末端部分有一個像帽子一樣的特殊結構,這就是端粒。而端粒酶的作用則是幫助合成端粒,使得端粒的長度等結構得以穩定。

“染色體攜有遺傳信息。端粒是細胞內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它能夠保護染色體,而端粒酶在端粒受損時能夠恢復其長度。”獲獎者之一的伊麗莎白?布萊克本介紹說:“伴隨著人的成長,端粒逐漸受到‘磨損’。於是我們會問,這是否很重要?而我們逐漸發現,這對人類而言確實很重要。”

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發布的新聞公報說,這三位科學家的發現“解釋了端粒如何保護染色體的末端以及端粒酶如何合成端粒”。借助他們的開創性工作,如今人們知道,端粒不僅與染色體的個性特質和穩定性密切相關,而且還涉及細胞的壽命、衰老與死亡等等。簡單地說,端粒變短,細胞就老化。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長度就能得到保持,細胞的老化就被延緩。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近年來陸續有研究發現,端粒和染色體等雖然與細胞老化有關,進而影響衰老,但並非唯一的因素,“生命衰老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進程,它有許多不同的影響因素,端粒僅僅是其中之一”。

“這是有關人類衰老、癌症和干細胞等研究的謎題拼圖中重要的一片,”新聞公報說,“他們的發現使我們對細胞的理解增加了新的維度,清楚地顯示了疾病的機理,並將促使我們開發出潛在的新療法。”

信息時報訊據《中國日報》報道,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5點45分許,200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被譽為“光纖之父”的華人科學家高锟、擁有美國和加拿大雙重國籍的威拉德?博伊爾和美國人喬治?史密斯三人共同獲得這一榮耀。

“他們為日常生活帶來許多實用的創新,為科學探索提供了新工具。”評獎委員會在聲明中說。評委會說,高锟因為在“光學通訊領域的光傳輸方面的突破性成就”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獎金500萬瑞典克朗,博伊爾與美國人史密斯因發明“成像半導體電路”而分享另外500萬瑞典克朗。

香港中文大學前任校長高锟一九九六年在“高锟星”命名典禮上。圖為香港中文大學向中新網提供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锟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這是高锟、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從左到右)的照片。新華社/路透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锟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新華社記者吳平攝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0月6日電(記者和苗吳平)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華裔科學家高锟以及美國科學家威拉德?博伊爾和喬治?史密斯。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貢諾?厄奎斯特在記者招待會上說,高锟在“有關光在纖來源:深圳衛視《正午30分》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將獲得今年物理學獎一半的獎金,共500萬瑞典克朗(約合70萬美元);博伊爾和史密斯發明了半導體成像器件——電荷耦合器件(ccd)圖像傳感器,將分享今年物理學獎另一半獎金。
隨後,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約瑟夫?努德格倫用一根光纖電纜形象地解釋了高锟的重要成就:早在1966年,高锟就取得了光纖物理學上的突破性成果,他計算出如何使光在光導纖維中進行遠距離傳輸,這項成果最終促使光纖通信系統問世,而正是光纖通信為當今互聯網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另一位評委英厄馬爾?倫德斯特勒默手持一部數碼照相機深入淺出地描述了另兩位科學家的成就。他說,博伊爾和史密斯1969年共同發明了ccd圖像傳感器。這個傳感器好似數碼照相機的電子眼,通過用電子捕獲光線來替代以往的膠片成像,攝影技術由此得到徹底革新。此外,這一發明也推動了醫學和天文學的發展,在疾病診斷、人體透視及顯微外科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用途。
在記者招待會上,厄奎斯特還撥通了博伊爾的電話向他表示祝賀。85歲高齡的博伊爾表示,能夠成為今年的獲獎者他非常激動,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會獲得諾貝爾獎。
高锟1933年生於中國上海,人稱“光纖之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博伊爾1924年出生於加拿大阿默斯特,史密斯1930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兩人發明ccd圖像傳感器時均供職於美國貝爾實驗室。諾貝爾科學獎通常頒發給年齡較大的科學家,因為獲獎成果都經過了幾十年的檢驗。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今年公布獲獎名單的第二個諾貝爾獎項。本年度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將獨享或分享總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的獎金。

中國網10月7日訊200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剛剛揭曉,英國人拉瑪克裡斯南、美國人斯泰茨、以色列的約納什因在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研究中的貢獻共同獲該獎。(周翔)
諾貝爾獎得主感言:
 

養的水仙葉子已經很長了,還沒有長花苞,怎麼能讓水仙快點開花?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